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型铜转运ATP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常炜 赵影影 +8 位作者 王立东 何欣 吴达龙 高珊珊 易会兴 范宗民 郭花芹 李吉林 侯晓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型铜转运ATP酶(ATP7B)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64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TP7B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TP7B的免疫阳性反应主...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型铜转运ATP酶(ATP7B)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64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TP7B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TP7B的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食管癌细胞的细胞膜和(或)细胞浆,癌组织中ATP7B的阳性率为63%(40/64),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ATP7B阳性率为73%(30/41),无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3%(10/23),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9);术后生存期<5年组的ATP7B阳性表达率为72%(33/46),术后生存期>5年组的ATP7B阳性表达率为39%(7/18),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5)。结论:ATP7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与食管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ATP7B 淋巴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IMP1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杜芳 王立东 +16 位作者 焦新英 孙哲 高珊珊 范宗民 何欣 郭涛 齐义军 余炜伟 王智卿 江亚南 常志伟 李吉林 常扶保 郭花芹 尹艳春 牛牧 李江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1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23例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IMP1蛋白的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食管:IMP1在正常鳞状上皮组织...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1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23例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IMP1蛋白的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食管:IMP1在正常鳞状上皮组织表达最高(100%),并随病变进展,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正常食管上皮与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91·67%)、不典型增生(DYS,85·71%)和鳞状细胞癌(SCC,83·33%)之间差有异显著性(P<0·05),且BCH与SCC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明显(P<0·05)。贲门:IMP1在各级病变组织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不典型增生组织(DYS,83·33%%)阳性率最高,表达最低是慢性萎缩性贲门炎组织(CAG,54·55%),DYS与正常贲门腺上皮(61·11%)、CAG和贲门腺癌(GCA,61·90%)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MP1表达率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IMP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贲门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鳞状细胞癌 腺癌 癌前病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个体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前病变组织中Rb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娴娟 王立东 +4 位作者 李吉林 王能超 焦新英 李学民 韩锁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esophageal epithelial dysplasia,EDYS)和贲门腺上皮不典型增生(gastriccardia dysplasia,GDYS)组织中Rb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esophageal epithelial dysplasia,EDYS)和贲门腺上皮不典型增生(gastriccardia dysplasia,GDYS)组织中Rb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30例同一个体同时发生EDYS和GDYS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b在EDYS组织中阳性率为70%(21/30),GDYS组织阳性率为80%(24/30),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0,P>0.05);同一个体EDYS和GDYS组织Rb表达有明显一致性(Kappa=0.561,P<0.01),25例(83%,25/30)同时出现EDYS和GDYS组织Rb表达的一致性改变,一致阳性率为67%(20/30),一致阴性率为17%(5/30);EDYS和GDYS组织中Rb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Rb在同一个体EDYS和GDYS组织中存在较高的表达一致性改变,进一步提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不典型增生 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癌旁肠上皮化生类型与贲门癌发生部位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温巍 丁广成 +9 位作者 王立东 王能超 范宗民 陈志国 任景丽 李吉林 伍玥 宋昕 秦豫培 周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2,146,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GCA)发生部位与癌旁肠上皮化生(IM)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肿瘤与齿状线的关系,将770例贲门癌分成6种类型:A型:肿瘤全部位于齿状线下方;B型:肿瘤2/3位于齿状线下方;C型:肿瘤1/2位... 目的探讨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GCA)发生部位与癌旁肠上皮化生(IM)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肿瘤与齿状线的关系,将770例贲门癌分成6种类型:A型:肿瘤全部位于齿状线下方;B型:肿瘤2/3位于齿状线下方;C型:肿瘤1/2位于齿状线下方;D型:肿瘤1/3位于齿状线下方;E型:肿瘤全部位于齿状线上方;F型:齿状线完全被肿瘤侵犯,难以区分肿瘤与齿状线的关系。采用阿利新兰-雪夫试剂染色法和高铁二胺-阿利新兰染色法研究295例GCA癌旁IM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特征。分析GCA发生部位与癌旁IM关系。结果GCA以A型和B型为主(94%),高于C型和D型(P<0.05),未检出E型和F型。GCA癌旁IM的检出率为39%(115/295),完全性结肠型所占比例39%(45/115),高于另外3型(χ2=36.765,P<0.05)。A、B、C三型GCA癌旁IM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00,P>0.05)。A、B型GCA癌旁IM均以完全型为主(χ2=81.203,P<0.05;χ2=34.154,P<0.05),这两种不同部位GCA癌旁IM亚型分布无差异(χ2=4.174,P>0.05)。结论河南贲门癌高发区GCA癌旁IM以完全型为主,但与贲门癌发生部位无关,而与胃远端癌及西方Barrett食管的IM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肠上皮化生 发生部位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