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微胶囊改性UHMWP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炳力 李宁 +4 位作者 杜三明 孙乐民 刘继纯 楚广成 张永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1-640,共10页
以石蜡为囊芯,蜜胺树脂为高分子囊壁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相变微胶囊,并将其作为填料添加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中,制得相变微胶囊改性UHMWPE复合材料.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物相组成,并研究了其在室温,低速和高速试验条件下... 以石蜡为囊芯,蜜胺树脂为高分子囊壁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相变微胶囊,并将其作为填料添加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中,制得相变微胶囊改性UHMWPE复合材料.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物相组成,并研究了其在室温,低速和高速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微胶囊填料的加入可以起到较好的减摩降磨作用,填料的最适宜添加比例为20%,在低速试验条件下经改性的复合材料摩擦系数较纯UHMWPE降低60%以上,高速试验条件下改性后的复合材料耐磨性较之纯UHMWPE有明显提高,不同试验条件下材料呈现不同的磨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微胶囊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牛永平 王勇峰 +2 位作者 汪小伟 张军凯 张永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121,共5页
综述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的前沿进展,从无机润滑填料、纳米填料、纤维、有机填料的单一填充以及无机/无机、有机/无机、纤维/填料复合填充等方面阐述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填充不同填料改性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复合填... 综述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的前沿进展,从无机润滑填料、纳米填料、纤维、有机填料的单一填充以及无机/无机、有机/无机、纤维/填料复合填充等方面阐述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填充不同填料改性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复合填充多种填料可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降低其摩擦系数,使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填充改性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制压力对铜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的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培 陈跃 张永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研究压制压力对铜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密度和硬度的影响,制备的闸片材料与15CrMo配副,采用MMS-1G型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铜基粉末冶金材料的摩擦特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材料金相形貌及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压制压力的增大... 研究压制压力对铜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密度和硬度的影响,制备的闸片材料与15CrMo配副,采用MMS-1G型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铜基粉末冶金材料的摩擦特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材料金相形貌及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压制压力的增大,试样烧结体的密度和硬度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压制压力为900 MPa时,试样的硬度和密度性能较好,同时摩擦因数较大且稳定,磨损量相对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制压力 硬度 摩擦磨损 粉末冶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流摩擦参数对C/C复合材料/QCr0.5摩擦副起弧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会杰 孙乐民 +1 位作者 上官宝 张永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0,4,共4页
以C/C复合材料/QCr0.5为摩擦副,在HST-100销盘式高速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载流摩擦磨损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电流、速度、载荷对C/C复合材料/QCr0.5摩擦副起弧率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摩擦表面形貌和元素... 以C/C复合材料/QCr0.5为摩擦副,在HST-100销盘式高速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载流摩擦磨损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电流、速度、载荷对C/C复合材料/QCr0.5摩擦副起弧率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摩擦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和速度的增加,C/C复合材料/QCr0.5摩擦副的起弧率增加;载荷为70 N时起弧率最小;磨损形貌观察发现:起弧率较高情况下,磨损表面有大量的电弧侵蚀坑和转移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C 复合材料 摩擦 起弧率 电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温度对PTFE编织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智源 杜三明 +1 位作者 张永振 刘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6,共4页
利用高频压摆摩擦试验机对PTFE编织复合材料进行干摩擦试验,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摩擦温度对PTFE编织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摩擦温度与摩擦因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摩擦温度是影响PTFE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的重要... 利用高频压摆摩擦试验机对PTFE编织复合材料进行干摩擦试验,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摩擦温度对PTFE编织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摩擦温度与摩擦因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摩擦温度是影响PTFE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的重要因素,摩擦温度的急剧升高是导致摩擦副失效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的摆动速度条件下,大频率、小摆角的条件对减小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和降低其波动性均有利,但对摩擦温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温度 摩擦因数 PTFE 频率 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双环戊二烯自润滑材料的高速干摩擦行为 被引量:3
6
作者 潘炳力 赵菁 +1 位作者 张玉清 张永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8-243,共6页
采用拟反应注射成型法制备了含油聚双环戊二烯(PDCPD)材料.利用MMS-1G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PDCPD材料在摩擦速率处于中高速(5~20 m/s)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含油PDCPD材料在中高速干摩擦下,表现出比纯PDCPD更优良的减摩耐磨性能.... 采用拟反应注射成型法制备了含油聚双环戊二烯(PDCPD)材料.利用MMS-1G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PDCPD材料在摩擦速率处于中高速(5~20 m/s)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含油PDCPD材料在中高速干摩擦下,表现出比纯PDCPD更优良的减摩耐磨性能.纯PDCPD材料的耐磨性受摩擦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而PDCPD含油复合材料对摩擦速率更为敏感.在较低的摩擦速率下,纯PDCPD的磨损模式呈现明显的磨粒磨损;较高摩擦速率下,纯PDCPD主要为黏着磨损和微坑损伤.含油PDCPD材料具有完全不同于纯PDCPD的磨损模式,表现为轻微的表面擦伤和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双环戊二烯 高速摩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和SiO_2质量分数配比对铜基粉末冶金制动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学良 陈跃 +1 位作者 杜三明 张永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提高制动闸片的使用性能,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Al_2O_3和SiO_2质量分数配比分别为2∶6、4∶4、6∶2和8∶0的铜基摩擦材料,测定其密度和硬度。用MM1000-Ⅱ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其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的摩擦形貌,并分... 为了提高制动闸片的使用性能,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Al_2O_3和SiO_2质量分数配比分别为2∶6、4∶4、6∶2和8∶0的铜基摩擦材料,测定其密度和硬度。用MM1000-Ⅱ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其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的摩擦形貌,并分析其摩擦磨损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质量分数的增加,制动材料的孔隙率减小,布氏硬度增加。当制动初速度较低(2303 r/min)时,随着Al_2O_3质量分数的增加,制动材料的摩擦因数减小,耐磨性能逐渐提高;当制动初速度较高(5 757 r/min)时,随着Al_2O_3质量分数的增加,制动材料的摩擦因数减小,耐磨性能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孔隙率 粉末冶金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轴承衬垫材料摩擦温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江煜 李文辉 杜三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127,共4页
在高频压摆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自润滑关节轴承衬垫材料进行摩擦学性能研究,探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温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载荷一定时,摩擦温度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与其他载荷范围不同,衬垫材料在15—20MPa载荷范围内的摩擦温... 在高频压摆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自润滑关节轴承衬垫材料进行摩擦学性能研究,探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温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载荷一定时,摩擦温度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与其他载荷范围不同,衬垫材料在15—20MPa载荷范围内的摩擦温度出现降低趋势,表明在该载荷范围内转移膜状态稳定,润滑性能提高。磨屑的显微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温度对磨屑的大小及组成成分具有决定性影响,摩擦温度越高,产生的磨屑形状越大,增强纤维含量越高,即磨损越严重。通过载荷、频率、摩擦温度的关系图得到摩擦温度等值线图,分析衬垫在不同PV值下的摩擦温度变化趋势,为不同工况下衬垫的选择及其寿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轴承 衬垫 摩擦温度 载荷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晶须改性聚四氟乙烯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军凯 郑志武 +2 位作者 汪小伟 牛永平 张永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1-44,69,共5页
以硫酸钙晶须(CSW)作为填料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采用模压成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CSW含量的PTFE复合材料;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偶联剂改性CSW和未改性CSW对PTF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TFE复合... 以硫酸钙晶须(CSW)作为填料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采用模压成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CSW含量的PTFE复合材料;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偶联剂改性CSW和未改性CSW对PTF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TFE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SW用量的增加,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摩擦因数逐渐增大,磨损量先减小而后增大;相对于未改性CSW,偶联剂改性CSW填充PTFE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和较高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晶须 聚四氟乙烯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x掺杂DLC薄膜的摩擦磨损行为Ⅱ: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飞 逄显娟 +4 位作者 杜三明 刘敬超 牛永平 李红轩 张永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4-530,共7页
采用RF-PECVD与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了MoSx掺杂的DLC(a-C:H:Mo:S)薄膜,并对其组成、表面形貌、纳米硬度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QG-700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不同滑动速度下的摩擦行为.通过对摩擦表面的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镜(SEM)... 采用RF-PECVD与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了MoSx掺杂的DLC(a-C:H:Mo:S)薄膜,并对其组成、表面形貌、纳米硬度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QG-700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不同滑动速度下的摩擦行为.通过对摩擦表面的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镜(SEM)观察及能谱(EDS)分析,简单探讨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速度的增加,a-C:H:Mo:S/Si3N4体系的摩擦系数先升高后降低,而磨损率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分析认为摩擦系数的升高与高湿度下薄膜表面的氧化反应有关,而降低则主要是由于石墨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膜 掺杂 摩擦磨损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x掺杂DLC薄膜的摩擦磨损行为Ⅰ:载荷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飞 逄显娟 +4 位作者 杜三明 刘敬超 牛永平 李红轩 张永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6-523,共8页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与非平衡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了MoSx掺杂的DLC薄膜(a-C:H:Mo:S),在QG-700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行为.通过对摩擦表面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及能谱(EDS)分析,简单探讨了其摩擦磨损...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与非平衡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了MoSx掺杂的DLC薄膜(a-C:H:Mo:S),在QG-700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行为.通过对摩擦表面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及能谱(EDS)分析,简单探讨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加,a-C:H:Mo:S/Si3N4体系的摩擦系数及磨损率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高速下尤为明显.初步分析认为该现象与摩擦热效应导致的接触层结构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膜 掺杂 摩擦磨损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粒径对铜基复合材料载流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敬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7-81,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SiC粒径改性的SiC/C/Cu复合材料,研究SiC颗粒大小对材料组织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在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载流磨损试验,研究不同滑动速度下,SiC粒径对材料磨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C/C/Cu复合材料中小颗...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SiC粒径改性的SiC/C/Cu复合材料,研究SiC颗粒大小对材料组织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在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载流磨损试验,研究不同滑动速度下,SiC粒径对材料磨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C/C/Cu复合材料中小颗粒SiC偏聚于C/Cu界面处,而大颗粒SiC均卡嵌在铜基体内,并且随着SiC颗粒的增大,复合材料硬度和密度稍有增加,孔隙率迅速降低,导电率增加;在较低滑动速度下,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随SiC粒径增大不断降低;在较高滑动速度下,随SiC粒径增大,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先降低后升高,25μmSiC改性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低的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粒径 载流磨损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氧化镧的纳米Al_2O_3-13%TiO_2等离子喷涂涂层高速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延彦 杜三明 +1 位作者 肖宏滨 张永振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39,共5页
以添加了少量氧化镧的团聚纳米Al2O3-13%TiO2粉末为原料,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纳米陶瓷涂层。在MMS-1G型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涂层组织呈现出典型的层状结构... 以添加了少量氧化镧的团聚纳米Al2O3-13%TiO2粉末为原料,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纳米陶瓷涂层。在MMS-1G型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涂层组织呈现出典型的层状结构特征,界面结合良好。在高速摩擦磨损试验中,随着载荷的增加,涂层摩擦因数下降,而涂层微裂纹扩展引起涂层剥落,导致磨损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纳米涂层 摩擦因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镧对纳米Al2O3-13TiO2等离子喷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延彦 杜三明 +1 位作者 肖宏滨 张永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6-40,共5页
以添加少量氧化镧的团聚纳米Al2O3-13%TiO2粉末为原料,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纳米陶瓷涂层,在MMS-1G型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表征其磨损表面。结果表明:添加1%氧化镧的涂层具有更低的孔隙率,... 以添加少量氧化镧的团聚纳米Al2O3-13%TiO2粉末为原料,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纳米陶瓷涂层,在MMS-1G型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表征其磨损表面。结果表明:添加1%氧化镧的涂层具有更低的孔隙率,更高的抗拉结合强度;在高速摩擦磨损试验过程中,氧化镧可起到降低摩擦因数及磨损率的作用,添加1%氧化镧的纳米涂层摩擦磨损性能优良。磨损是由涂层微裂纹扩展导致的涂层剥落引起的,黏着磨损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纳米涂层 摩擦因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等离子喷涂涂层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杜三明 靳俊杰 +1 位作者 肖宏滨 张永振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6,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微/纳米Al2 O3等离子喷涂涂层的组织、力学及摩擦磨损行为。方法以纳米Al2 O3粉末为原料,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出粒径分布在35-75μm的喷涂喂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20钢基体上制备纳米Al2 O3涂层。采用商用微米Al2 O3喂料... 目的:对比研究微/纳米Al2 O3等离子喷涂涂层的组织、力学及摩擦磨损行为。方法以纳米Al2 O3粉末为原料,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出粒径分布在35-75μm的喷涂喂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20钢基体上制备纳米Al2 O3涂层。采用商用微米Al2 O3喂料,以相同的喷涂工艺制备出微米Al2 O3涂层。对粉末、涂层的显微结构及涂层的磨损形貌进行表征,对比分析两种涂层的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行为。结果与微米Al2 O3涂层相比,纳米Al2 O3涂层粒子间结合更为致密,使得其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载荷750 g,转速1000 r/min的条件下,微米Al2 O3涂层的摩擦系数为0.41,而纳米Al2 O3涂层仅为0.34,并且摩擦系数值的波动幅度更为稳定。在不同转速下,纳米Al2 O3涂层的磨损率均降低明显。结论纳米Al2 O3等离子喷涂涂层组织致密,表现出了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纳米Al2O3涂层 磨损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弓网电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会杰 孙乐民 +1 位作者 上官宝 张永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120,共4页
从电弧的形成机制、电弧侵蚀及其影响因素、电弧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及电弧抑制方法 4个方面,综述当前电弧的研究成果,归纳出电弧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目前采用的熄弧方法,并指出各种有效熄弧方法的研究是未来电弧理论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电弧 电弧侵蚀 摩擦磨损 熄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的动态防滑性能和耐磨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传恒 杜三明 张永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2-46,共5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Al2O3-13%Ti O2和WC复合涂层。利用MMS-1G高速摩擦试验机评价涂层在高速动态条件下防滑性能和耐磨性,并分析涂层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所有涂层防滑性能随着速度和载荷的增加而下降,在相同条件下WC涂层的防滑性...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Al2O3-13%Ti O2和WC复合涂层。利用MMS-1G高速摩擦试验机评价涂层在高速动态条件下防滑性能和耐磨性,并分析涂层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所有涂层防滑性能随着速度和载荷的增加而下降,在相同条件下WC涂层的防滑性能最好,但Al2O3-13%Ti O2涂层耐磨性要好于WC涂层;所有涂层磨损率均随载荷和速度增加呈现上升趋势,Al2O3-13%Ti O2涂层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和层片剥落为主,而裂纹扩展引起的脆性断裂则主导了WC涂层的磨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涂层 等离子喷涂 防滑性能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