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稳杆菌的分离情况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国戗 邢善霞 傅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960-3962,共3页
目的:探讨我院2008-2010年短稳杆菌的感染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短稳杆菌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5软件,对我院近三年短稳杆菌的感染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短稳杆菌的感染率虽然没有上升,但是它的耐药性... 目的:探讨我院2008-2010年短稳杆菌的感染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短稳杆菌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5软件,对我院近三年短稳杆菌的感染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短稳杆菌的感染率虽然没有上升,但是它的耐药性却连续三年增强,特别是对对氨基糖甙类(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β-内酰胺类(安曲南)的耐药性大幅增强,2010年对上述药物的耐药性基本都超过了70%;相对而言,对左旋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相对较为敏感,最高的耐药率只有33.3%,但是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强,耐药率从13.3%上升至33.3%;痰液标本是短稳杆菌的重要来源,73.4%的短稳杆菌来源于患者的痰标本,在所有的送检痰标本中短稳杆菌的分离率为0.56%;短稳杆菌主要分离自10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的科室主要分布于小儿内科11例、呼吸内科12例、感染科4例、监护室4例、神经内科4例、血液病科4例,其余科室分有很少。结论:短稳杆菌三年来感染率虽然没有增加,但耐药性却又大幅度的提高,这种现象应引起重视,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种现象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稳杆菌 感染率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