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铝土矿伴生轻稀土分布规律、富集机制研究及资源潜力评价
1
作者 禹明高 漆政威 +2 位作者 董化祥 谢祥 高飞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7-320,共24页
本文以河南省不同铝土矿成矿区含铝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铝土矿成矿区含矿岩系样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δCe、La/Y值等分析研究,探讨了河南省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富集机制及资源潜力。结果显示... 本文以河南省不同铝土矿成矿区含铝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铝土矿成矿区含矿岩系样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δCe、La/Y值等分析研究,探讨了河南省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富集机制及资源潜力。结果显示,河南省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元素配比总体呈右倾,LREE、HREE分异明显,LREE在含铝岩系的底部较富集,且在碱性环境下强烈富集,垂向上pH的变化是导致LREE富集的主要原因之一,LREE的富集还与含铝岩系的矿物组成(黏土矿物、针铁矿等相关)、风化淋滤作用有关;平面上,河南省由北西向南东方向,LREE含量逐渐降低;垂向剖面上,含铝岩系由下至上,伴生LREE含量逐渐降低;研究了LREE的富集机制,其富集过程与铝土矿成矿过程密切相关,主要分为红土化阶段(轻、重稀土发生分异,HREE相对亏损,LREE相对富集)、沉积阶段(LREE呈独立矿物或于黏土矿物和铁的氢氧化物表面,与铝土物质一起成岩)和表生淋滤(LREE元素活化迁移,在含铝岩系底部富集)三个阶段;根据河南省铝土矿统计数据,估算了河南省铝土矿伴生轻稀土资源量,累计查明资源量59.82万吨,保有资源量50.27万吨,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轻稀土 分布规律 富集机制 资源潜力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陕—新铝土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被引量:49
2
作者 翟东兴 刘国明 +2 位作者 陈德杰 张巧梅 赵锡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共4页
陕 (县 )—新 (安县 )铝土矿带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三门峡之间 ,累计探明铝土矿储量达2亿多吨 ,具有埋藏浅 ,规模大 ,分布广 ,高A/S ,矿石质量好的特点 ,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古气候等因素控制。通过研究 ,认为该区铝土矿成矿... 陕 (县 )—新 (安县 )铝土矿带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三门峡之间 ,累计探明铝土矿储量达2亿多吨 ,具有埋藏浅 ,规模大 ,分布广 ,高A/S ,矿石质量好的特点 ,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古气候等因素控制。通过研究 ,认为该区铝土矿成矿有八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铝土矿带 河南 储量 岩性 古气候 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西峡县水地沟金矿地质特征及S、Pb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玉见 梁涛 +1 位作者 卢仁 谢小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2-483,共12页
水地沟金矿是河南省北秦岭高庄-二郎坪金多金属矿成矿带内新发现的金矿,为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质释放机制,对水地沟金矿矿石进行了S、Pb同位素分析。4件黄铁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0. 5‰~4. 5‰,平均值为2. 5‰,具有塔式分布特... 水地沟金矿是河南省北秦岭高庄-二郎坪金多金属矿成矿带内新发现的金矿,为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质释放机制,对水地沟金矿矿石进行了S、Pb同位素分析。4件黄铁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0. 5‰~4. 5‰,平均值为2. 5‰,具有塔式分布特征,峰值在2‰~4‰之间,显示幔源硫特征。7件样品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的比值范围分别为15. 80~18. 32、15. 11~15. 68和35. 17~38. 39,它们的μ值、△α值、Δβ值和Δγ值的范围依次为8. 97~9. 85、32. 93~74. 31、-1. 98~30. 64和4. 10~50. 61。在^(206)Pb/^(204)Pb-^(207)Pb/^(204)Pb比值图解中,水地沟金矿样品点位于下地壳铅演化趋势线和上地壳铅演化趋势线之间,在^(206)Pb/^(204)Pb-^(208)Pb/^(204)Pb比值图解中,它们集中于上地幔和造山带铅演化趋势线两侧,铅同位素Δβ-Δγ图解表明它们位于地幔Pb、上地壳Pb和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俯冲带Pb三个源区内。S、Pb同位素特征表明水地沟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下地壳,成矿过程中有上地壳物质加入。水地沟金矿床的形成与北秦岭燕山期陆内(板内)造山过程密切相关,它是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在这一区域岩石圈灾变过程中,不仅使水地沟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内不同源区的流体混合,造成了"宽泛"的S、Pb同位素示踪结果,而且有利于深部流体的大规模快速释放,说明水地沟金矿及其邻区具有大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地沟金矿 西峡县 S同位素 PB同位素 岩石圈拆沉 成矿潜力 北秦岭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洛宁范庄金银铅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全树 谢从瑞 +1 位作者 杨忠智 刘海波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7-1092,共6页
范庄银、铅矿床位于熊耳山变质核杂岩的北缘,区内拆离断层和北东—北北东的断裂发育,矿床主要是受上述两组断裂控,形成以构造蚀变岩型的银、铅矿。矿体均产于强烈蚀变的北东—北北东的构造蚀变带,或者是与拆离断层交汇处的蚀变带中,呈... 范庄银、铅矿床位于熊耳山变质核杂岩的北缘,区内拆离断层和北东—北北东的断裂发育,矿床主要是受上述两组断裂控,形成以构造蚀变岩型的银、铅矿。矿体均产于强烈蚀变的北东—北北东的构造蚀变带,或者是与拆离断层交汇处的蚀变带中,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方解石等,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强硅化与成矿关系较密切,蚀变的分带现象较为明显,从矿体中心向两侧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从目前已发现的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已可构成矿床,从构造特征和物化探资料分析,矿区的找矿前景良好,可望能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山变质核杂岩 范庄银铅矿床 控矿因素 拆离断层 构造蚀变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王庄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琳 王昊 +1 位作者 闫石 张文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4-851,共8页
河南省王庄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带北秦岭构造亚带五里川锑Ⅴ级成矿带,产于中元古界秦岭群变质岩内,严格受北西西向双槐树断裂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物源区,成矿... 河南省王庄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带北秦岭构造亚带五里川锑Ⅴ级成矿带,产于中元古界秦岭群变质岩内,严格受北西西向双槐树断裂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物源区,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组成的混合水,成矿温度为中-低温,首次提出王庄锑矿床为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同时,通过对成矿规律的研究,为该区找矿指出了方向,双槐树断裂及其次一断裂复合部位、大理岩分布区及Ⅱ号矿(化)体侧伏方向深部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方向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陕县瓦碴坡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全树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3-59,共7页
矿床产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的控制。矿区及外围是由3个矿带、30余个矿体组成的大型铝土矿床,是河南省内主要富铝(黏)土矿成矿带之一。矿床受潮湿热带气候中形成的红土化与成矿密切相关;侵蚀面上形成大小不等... 矿床产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的控制。矿区及外围是由3个矿带、30余个矿体组成的大型铝土矿床,是河南省内主要富铝(黏)土矿成矿带之一。矿床受潮湿热带气候中形成的红土化与成矿密切相关;侵蚀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洼地及溶斗是铝土矿的定位空间,海湾泻湖相沉积环境是铝土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研究表明,矿床属于海相成因的短距离搬运-机械沉积为主的铝土矿类型,认为此区具有较好的铝土矿成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床 成矿背景 矿化特征 成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陕县柿树沟铝土矿床控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全树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2期73-80,共8页
柿树沟铝土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控制。铝土矿规模较大、稳定,矿体为层状或似层状,矿石构造类型为块状、层状。主要矿物成分由一水硬铝石、高岭石组成,有害元素少,并伴生有Ga元素等。矿床受潮... 柿树沟铝土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控制。铝土矿规模较大、稳定,矿体为层状或似层状,矿石构造类型为块状、层状。主要矿物成分由一水硬铝石、高岭石组成,有害元素少,并伴生有Ga元素等。矿床受潮湿热带气候中形成的红土化与成矿密切相关。侵蚀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洼地及溶斗是铝土矿的定位空间,海湾泻湖相沉积是铝土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矿床属于经过短距离搬运-机械沉积为主的铝土矿,具有较好的铝土矿成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矿化特征 成因类型 柿树沟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卢氏桃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8
作者 翟东兴 张巧梅 赵锡岩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14-118,共5页
桃花金矿床位于苍房—胡家院加里东期石英脉型金成矿带上 .区域性的瓦穴子 -鸭河口断裂从矿区中部通过 ,是复经加里东—燕山期的历次地质事件形成的由北向南逆冲推覆构造 .含金石英脉分布在该断裂以北 ,数量多 ,密度大 .其走向近南北 ,... 桃花金矿床位于苍房—胡家院加里东期石英脉型金成矿带上 .区域性的瓦穴子 -鸭河口断裂从矿区中部通过 ,是复经加里东—燕山期的历次地质事件形成的由北向南逆冲推覆构造 .含金石英脉分布在该断裂以北 ,数量多 ,密度大 .其走向近南北 ,受次级南北向断裂控制 .石英脉中金的富集与黄铁矿含量成正相关关系 ,与烟灰色硅化及碳酸盐化关系密切 ,蚀变带宽、蚀变强烈时金品位较高 .宽坪群地层为金的主要矿源层之一 ,区域性的瓦穴子 -鸭河口断裂与矿区北部一韧性剪切带的叠加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地带 ,岩浆活动除为金矿化提供了热源和有利的物化环境之外 ,其本身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含金石英脉 控矿因素 河南 成矿作用 韧性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堪苏祁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向前 姜玉平 +4 位作者 赵锡岩 徐宪立 周亚涛 闫艳玲 刘显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82,共8页
文章在系统总结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的基础上,分析了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堪苏祁铜钴矿床严格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罗安群为初始矿源层,形成于距今880Ma~750Ma年间,成矿温度在153.2℃~324.2℃之间。同生成... 文章在系统总结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的基础上,分析了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堪苏祁铜钴矿床严格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罗安群为初始矿源层,形成于距今880Ma~750Ma年间,成矿温度在153.2℃~324.2℃之间。同生成岩成矿期后构造变质作用对矿床进行了热液改造,造成钴矿化叠加与局部富集。韧(脆)性剪切带良好的透水性、充沛的降水量、适宜的温度以及巨大的时间跨度,使矿床次生氧化作用极为充分,矿床铜氧化物含量为87.74%,钴氧化物含量为93.56%。矿床成因类型属与韧(脆)性剪切带关系密切的同生沉积-热液改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堪苏祁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铜钴刚果(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铜带残坡积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艳玲 李向前 +2 位作者 姜玉平 周亚涛 刘显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2-517,共6页
残坡积钴矿床是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中非铜带上的新发现之一,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和垂向分层特征,钴矿物主要为水钴矿。残坡积型钴矿床是由原生铜钴矿床蚀变碎裂岩型和滑石片岩型矿石在物理-化学条件下风化形成。残坡积钴矿床因... 残坡积钴矿床是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中非铜带上的新发现之一,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和垂向分层特征,钴矿物主要为水钴矿。残坡积型钴矿床是由原生铜钴矿床蚀变碎裂岩型和滑石片岩型矿石在物理-化学条件下风化形成。残坡积钴矿床因开采条件简单、加工技术性能好而具有较大的勘查、开发和研究价值。研究发现,刚果(金)科卢韦奇-利卡西之间的加丹加铜钴矿带南部区域,是寻找残坡积钴矿床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钴矿 残坡积 矿床特征 找矿方向 中非铜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陕州区五门沟铝土矿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华东 马玉见 +3 位作者 胡举勇 郑建锋 张晨 孙强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五门沟铝土矿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在中国首个实施的煤矿下部铝土矿整装勘查项目过程中发现的中深部大型隐伏铝土矿床。该矿床为产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侵蚀面上的沉积型岩溶铝土矿,其含矿岩系为上石炭统本溪组,为一套含铁富铝的铁铝质... 五门沟铝土矿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在中国首个实施的煤矿下部铝土矿整装勘查项目过程中发现的中深部大型隐伏铝土矿床。该矿床为产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侵蚀面上的沉积型岩溶铝土矿,其含矿岩系为上石炭统本溪组,为一套含铁富铝的铁铝质泥岩组合,形成于晚石碳世。本区铝土矿石结构以碎屑状、致密状和豆鲕状为主。成矿环境为泻湖或海湾,以及其近岸,沉积相为泻湖或海湾相。区内共发现铝土矿体3个,矿体规模为中大型,总体形态呈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呈单斜产出,矿体厚度不稳定。矿体厚度与含矿岩系厚度、Al 2 O 3含量、A/S值均呈较明显正相关。矿体以多种矿石类型分层产出时,垂向上表现为下粗上细的粒序特征和下富上贫的品位特征。矿体品位与埋深并无直接关系,其品位更多依赖于与原生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成矿物源风化剥蚀程度越高,越容易形成品位较富的矿体。基底溶洞、洼地、溶斗等负地形控制着铝土矿的矿体形态、产状、规模;低洼处会沉积更多的含矿物质,往往形成厚大的矿体,品位较高。矿体的赋存标高对硫含量影响较大,后期构造运动可使铝土矿体标高抬升,当标高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时,铝土矿体处于氧化环境,脱硫作用发生,硫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提高矿石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门沟 铝土矿 成矿规律 控矿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洛宁县三官庙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全树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0-116,共7页
三官庙金矿位于太华群与熊耳群接触带附近的似斑状花岗岩体南侧,矿床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内拆离断裂带和层间滑脱断裂蚀变带发育,含金蚀变破碎带中的构造岩石为含矿主岩。矿体形态以较稳定的似层状为主,金矿物为银金矿等;金的载体... 三官庙金矿位于太华群与熊耳群接触带附近的似斑状花岗岩体南侧,矿床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内拆离断裂带和层间滑脱断裂蚀变带发育,含金蚀变破碎带中的构造岩石为含矿主岩。矿体形态以较稳定的似层状为主,金矿物为银金矿等;金的载体矿物为黄铁矿、石英和方铅矿。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等,矿化类型属蚀变岩型金矿。在多期次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Au元素得以沿层间滑脱断裂蚀变带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拆离断裂 蚀变岩型 控矿特征 三官庙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团山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3
作者 侯高阳 张跃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5-298,共14页
豫南团山花岗岩是灵山岩体的一个独立单元,具有含斑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两种岩性,是在灵山序列主岩浆期后形成的第一个补充期产物,也是最大规模的补充期产物,基本代表了灵山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下限。为了限定此年龄和... 豫南团山花岗岩是灵山岩体的一个独立单元,具有含斑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两种岩性,是在灵山序列主岩浆期后形成的第一个补充期产物,也是最大规模的补充期产物,基本代表了灵山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下限。为了限定此年龄和研究灵山岩体与紧邻的肖畈小岩体的关系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对团山花岗岩的两种岩石进行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测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论述了团山花岗岩的基本地质特征。测试结果显示团山独立单元两种岩性的形成时间分别为129.90±0.63 Ma(MSWD=0.78)和129.92±0.61 Ma(MSWD=0.74),两种岩性形成时间基本一致。灵山岩体晚于肖畈岩体近10 Ma形成,推测两者为两期不同的岩浆活动产物。灵山及其附近早白垩世花岗岩体均具有与区域韧性断裂带形迹方向基本一致的北西-北西西轴线和接触界线,可作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事件和断裂事件的岩浆活动响应的证据。此外,通过分析收集到的灵山岩体年龄测试数据发现灵山岩体的形成年龄集中分布于95~110 Ma、120~135 Ma,推测灵山岩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经历了两次大的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山 灵山 肖畈 花岗岩 LA-MC-ICP-MS 锆石U-PB年龄 豫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缘张士英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4
作者 姜玉平 张森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53,共9页
通过研究张士英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体成因及地质意义。主量元素研究表明,花岗斑岩、角闪石英正长岩及暗色包体均表现出碱性岩特征。微量元素显示,张士英岩体内的角闪石英正长岩和暗色包体具有相似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轻稀土... 通过研究张士英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体成因及地质意义。主量元素研究表明,花岗斑岩、角闪石英正长岩及暗色包体均表现出碱性岩特征。微量元素显示,张士英岩体内的角闪石英正长岩和暗色包体具有相似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轻稀土富集,曲线总体右倾;两者都有着较高的稀土总量,前者稀土总量平均值319.28×10^-6,δEu=0.24~0.25;后者稀土总量略高,平均值357.00×10^-6,δEu=0.24~0.31;张士英岩体内的花岗斑岩稀土总量平均值156.63×10^-6,δEu=0.12~0.19。3类岩石都表现出Eu的负异常和Ce的正异常。角闪石英正长岩与暗色包体的微量元素蛛网图相似,均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暗示成岩以幔源物质为主。花岗斑岩有着较低的w(Nb)/w(Ta),其形成过程中可能有壳源物质加入。综合认为,张士英岩体形成于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折以及之后的岩石圈大规模的伸展、减薄期间,是一种具有壳源特征的花岗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南缘 地球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特征 张士英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刚果(金)加丹加铜钴矿带主要矿化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127
15
作者 李向前 毛景文 +3 位作者 闫艳玲 高洪山 李蒙文 徐宪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6-380,共15页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勘查实践与认识,简要概括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构造演化及沉积环境的变迁、铜钴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层控特征。在同生沉积成因理论的基础上,依据铜钴矿床在卢菲利弧内...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勘查实践与认识,简要概括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构造演化及沉积环境的变迁、铜钴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层控特征。在同生沉积成因理论的基础上,依据铜钴矿床在卢菲利弧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加丹加造山运动对矿床的改造程度,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层状铜钴矿床归纳为受D1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铜钴矿床以及受D2-D3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热液改造铜钴矿床2种类型。前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矿山亚群,褶皱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与空间展布,矿床受热液改造的程度低,氧化程度亦较低,氧化带深度一般为20~50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辉铜矿为主,铜主要以结合氧化铜形式存在,矿床的钴含量相对较低,铜钴比值较大。后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迪佩特亚群和木瓦夏亚群,线型构造如韧性剪切带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热液改造程度高,矿床氧化程度较高,氧化带最深可达300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水钴矿为主,钴含量高,铜钴比较值小,铜和钴主要以自由氧化铜及自由氧化钴形式存在。文章解剖了典型矿床的特征,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加丹加铜钴矿带 矿床类型 刚果(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流域陕西段水环境容量估算和分配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菊翠 陈书中 +2 位作者 胡安焱 霍艾迪 仵彦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0-165,共6页
非点源污染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研究对其污染物总量控制具有现实意义。采用输出系数法计算年投放量和年入河量,对年入河量进行按月分配,通过河流输入—输出平衡关系计算研究河段的月自净水量。结果表明: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划中Ⅲ类水质的要求... 非点源污染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研究对其污染物总量控制具有现实意义。采用输出系数法计算年投放量和年入河量,对年入河量进行按月分配,通过河流输入—输出平衡关系计算研究河段的月自净水量。结果表明: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划中Ⅲ类水质的要求,泾河流域陕西段总氮全年超标,流域内各污染源的总氮投放量均需削减,削减总量达到3 191.891 1t;按照污染源削减量分配结果,土地利用类型是总氮污染削减量最大的(1 294.239 6t),而畜禽养殖是削减比例最大的污染源(47.76%)。从污染源的时间分配来看,降水量大的丰水期是污染物削减量最大的时期,各污染源的削减量随着降水径流的增大而增大,说明降水径流是造成泾河流域陕西段总氮污染的限制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输出系数法 总氮 泾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陕渑新铝土矿成矿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雷显权 刘福春 +2 位作者 唐华东 熊有为 刘恩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2-150,共9页
豫西陕州—渑池—新安铝土矿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铝土矿资源基地。通过野外调查、构造解析、统计分析和综合研究,总结了区域及典型矿区地质构造特征,阐明了区域构造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建立了区域构造变形动力学概念模型,研究了不同尺度... 豫西陕州—渑池—新安铝土矿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铝土矿资源基地。通过野外调查、构造解析、统计分析和综合研究,总结了区域及典型矿区地质构造特征,阐明了区域构造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建立了区域构造变形动力学概念模型,研究了不同尺度地质构造对铝土矿成矿、保存、空间分布和破坏等方面的控制作用,指出了构造研究对本区铝土矿找矿、勘查和开采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①本区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以断裂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形成断块和断陷构造为主要特征,是印支—中燕山期近SN向不对称挤压与左旋剪张耦合作用和晚燕山—喜山期区域伸展作用的产物;②区域上发育近EW向、NW向和NE向3组不同性质的断裂,以及由它们交叉切割形成的不同规模断块、断陷构造,对铝土矿的赋存和空间展布起着重要控制作用,保存良好的矿床主要分布于断陷盆地的北部边缘地区;③正断层在各矿区普遍发育,对矿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具有显著的破坏作用,给矿床勘查、资源储量估算和矿山开采设计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应重视和加强本区构造控矿作用研究,以更好地指导铝土矿找矿、勘查和开采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构造变形 构造控矿 正断层破矿 陕渑新成矿带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泾河陕西段氮组分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菊翠 陈书中 +1 位作者 仵彦卿 胡安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70,110,共5页
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泾河陕西段氮营养物质NH+4-N、NO-3-N、TN的浓度变化,通过模拟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和河流机理性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模型的输入因子,从而构建不同结构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实测的月水文、水质、降水量资料... 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泾河陕西段氮营养物质NH+4-N、NO-3-N、TN的浓度变化,通过模拟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和河流机理性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模型的输入因子,从而构建不同结构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实测的月水文、水质、降水量资料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检验,结果表明:对NO-3-N和TN的模拟结果精度较高,不同结构的模拟结果相对误差在18%以内;对NH+4-N的模拟结果相对误差大,NH+4-N主要来源于点源排放,年内不稳定排放是模型模拟误差大的主要原因;单参数输出结构的网络模拟结果优于三参数输出结构的,单隐含层结构的BP网络模拟结果要比多隐含层结构的模拟结果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模拟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泾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不同频谱分解算法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双安 宋晓乾 +1 位作者 杨柳鑫 田玉培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0,共5页
页岩气勘探开发已经成为近年来能源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尤其是页岩气地震勘探成果越来越多,从地震资料中有效分析地震信息,寻找页岩气储层显得尤为重要。瞬时振幅属性有效地反映了页岩气富集特征。就如何提高页岩气储层识别的精度,以贵州... 页岩气勘探开发已经成为近年来能源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尤其是页岩气地震勘探成果越来越多,从地震资料中有效分析地震信息,寻找页岩气储层显得尤为重要。瞬时振幅属性有效地反映了页岩气富集特征。就如何提高页岩气储层识别的精度,以贵州绥阳页岩气区块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频谱分解算法(DFT,CWT,TFCWT,ST)对地震资料中的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地层提取了地震信息。把不同频谱分解算法的道集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内同时展现振幅随频率的变化特征,对比分析后发现,TFCWT及ST算法反映页岩气储层分辨率效果较好,可为页岩气气藏地震勘探资料反演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息 页岩气储层 时频分析 频率道集 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银根-额济纳盆地苏红图火山机构特征及火山喷发作用演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翼鹏 张维杰 +5 位作者 王根厚 鲁扬 冯翼鲲 李杰 孙强 王艳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0-1109,共10页
通过区域地质填图和岩石化学分析,对阿拉善地区银根-额济纳盆地苏红图火山群的火山机构特征及火山喷发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苏红图组火山岩相可划分为爆发坠落相、溢流相、侵出相及潜火山岩相;火山机构可分为中心式与裂隙式,... 通过区域地质填图和岩石化学分析,对阿拉善地区银根-额济纳盆地苏红图火山群的火山机构特征及火山喷发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苏红图组火山岩相可划分为爆发坠落相、溢流相、侵出相及潜火山岩相;火山机构可分为中心式与裂隙式,早期裂隙式喷发为火山活动的主体阶段,晚期中心式火山覆盖在早期裂隙式火山之上;活动时间为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化学分析显示,苏红图火山岩为有一定分异程度(DI=45.30~69.81)的准铝质钾玄岩系列;富集Rb、Ba、Nb、Ta、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LREE,且中心式及裂隙式喷发岩浆二者的稀土及微量元素分配模式相似,岩浆来源于同一物源区并形成于板内拉张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红图 火山机构 火山岩相 火山喷发活动 岩石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