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铝土矿伴生轻稀土分布规律、富集机制研究及资源潜力评价
1
作者 禹明高 漆政威 +2 位作者 董化祥 谢祥 高飞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7-320,共24页
本文以河南省不同铝土矿成矿区含铝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铝土矿成矿区含矿岩系样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δCe、La/Y值等分析研究,探讨了河南省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富集机制及资源潜力。结果显示... 本文以河南省不同铝土矿成矿区含铝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铝土矿成矿区含矿岩系样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δCe、La/Y值等分析研究,探讨了河南省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富集机制及资源潜力。结果显示,河南省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元素配比总体呈右倾,LREE、HREE分异明显,LREE在含铝岩系的底部较富集,且在碱性环境下强烈富集,垂向上pH的变化是导致LREE富集的主要原因之一,LREE的富集还与含铝岩系的矿物组成(黏土矿物、针铁矿等相关)、风化淋滤作用有关;平面上,河南省由北西向南东方向,LREE含量逐渐降低;垂向剖面上,含铝岩系由下至上,伴生LREE含量逐渐降低;研究了LREE的富集机制,其富集过程与铝土矿成矿过程密切相关,主要分为红土化阶段(轻、重稀土发生分异,HREE相对亏损,LREE相对富集)、沉积阶段(LREE呈独立矿物或于黏土矿物和铁的氢氧化物表面,与铝土物质一起成岩)和表生淋滤(LREE元素活化迁移,在含铝岩系底部富集)三个阶段;根据河南省铝土矿统计数据,估算了河南省铝土矿伴生轻稀土资源量,累计查明资源量59.82万吨,保有资源量50.27万吨,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轻稀土 分布规律 富集机制 资源潜力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贡二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为熊耳山银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在该成矿带上相继发现了上宫、康山等大、中型金矿床和以铁炉坪、蒿坪沟、沙沟西为代表的银铅矿床。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矿床类型、矿床成... 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为熊耳山银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在该成矿带上相继发现了上宫、康山等大、中型金矿床和以铁炉坪、蒿坪沟、沙沟西为代表的银铅矿床。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矿床类型、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指出在该区应以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银铅矿为主并指出了在该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的方向和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坪沟 银金多金属 断裂破碎带 破碎蚀变岩型金银铅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嵩县土岭村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自森 刘国印 +1 位作者 王小高 李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8-273,共6页
通过对河南省嵩县土岭村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土岭村钼多金属矿有蚀变破碎带型和石英脉型两种。蚀变破碎带矿化以金为主,局部含钼,总体矿化较差;石英脉型在北部土岭村一带以铅钼矿化为主,南部大西沟一带则以钼金... 通过对河南省嵩县土岭村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土岭村钼多金属矿有蚀变破碎带型和石英脉型两种。蚀变破碎带矿化以金为主,局部含钼,总体矿化较差;石英脉型在北部土岭村一带以铅钼矿化为主,南部大西沟一带则以钼金矿化为主。矿体受三级火山机构、断裂及下伏的隐伏岩体控制。石英脉型钼矿形成于熊耳晚期,为晚期火成岩岩浆热液沿早期流纹斑岩近水平节理及裂隙充填形成,后期经下伏隐伏岩体形成的含矿热液叠加,出现铅钼矿化和金钼矿化。综合分析认为蚀变破碎带中的金钼矿化较弱,找矿应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同时应注重深部隐伏斑岩型钼矿的验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河南嵩县土岭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20年河南省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志刚 娄嘉慧 史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6,共11页
全球变暖加快了水文循环速度,导致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增强了城市排水负荷和洪涝风险,并影响了区域气候的时空特征。在河南省均匀选取26个雨量站对1960—2020年61年间的降水资料进行研究,采用趋势分析、Kriging插值、M-K突变分析、Morlet... 全球变暖加快了水文循环速度,导致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增强了城市排水负荷和洪涝风险,并影响了区域气候的时空特征。在河南省均匀选取26个雨量站对1960—2020年61年间的降水资料进行研究,采用趋势分析、Kriging插值、M-K突变分析、Morlet小波变换和Spearman相关系数等方法对河南省9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呈下降趋势,河南省整体气候逐渐变得湿润。河南省极端降水指数具有显著空间差异,东南部极端降水风险显著大于西北部。除降水强度、最大连续降水日数和1 d最大降水量外,其余指数与年降水量、汛期和6—9月的各月降水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对于评估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布特征、极端降水事件频率有较好的参考作用。结果表明:降水从短历时高强度向长历时低强度演变,要应对此类长历时极端降水的风险,防涝思路应从提高短时间大量排水能力转变到提高长时间低强度吸收降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河南省 趋势分析 相关系数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板厂银多金属矿床钾长石氩-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厚民 王登红 +3 位作者 郭保健 陈毓川 白凤军 仇建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60,共7页
河南内乡板厂矿床通过近年来的勘查工作,为一大型斑岩—热液型银铜铅锌(钼)矿床。本文对该矿床斑岩型铜矿石中钾长石进行了Ar-Ar定年,获得两个年龄坪:900~1150℃年龄坪包括了43.4%的39Ar,坪年龄为(148.1±1.6)Ma,反等时线年龄为(145... 河南内乡板厂矿床通过近年来的勘查工作,为一大型斑岩—热液型银铜铅锌(钼)矿床。本文对该矿床斑岩型铜矿石中钾长石进行了Ar-Ar定年,获得两个年龄坪:900~1150℃年龄坪包括了43.4%的39Ar,坪年龄为(148.1±1.6)Ma,反等时线年龄为(145.7±2.3)Ma;1200~1450℃年龄坪包括了48.8%的39Ar,坪年龄为(161.0±1.6)Ma,反等时线年龄(159.0±14.0)Ma。前者代表了该矿床的成矿年龄,后者代表了含矿斑岩的成岩年龄。该二阶段年龄谱特征反映了板厂矿床成岩成矿的阶段性。在我国不少矿区的Ar-Ar法年龄谱上均有多坪显示,这与我国许多矿区成矿作用和构造事件的多期多阶段特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氩法定年 钾长石 银铜铅锌(钼)矿床 板厂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洛宁县月亮沟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昊 李健 +4 位作者 路坦 张景超 涂恩照 张文博 张莹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4-1142,共9页
河南省洛宁县月亮沟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熊台缘坳陷熊耳山隆起熊耳山北坡的Ag-Au-Cu-Pb-Zn多金属成矿带,矿体赋存于太古界太华群草沟组及石板沟组,矿体以脉状、透镜状为主,次为扁豆状、不规则似层状。通过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特征... 河南省洛宁县月亮沟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熊台缘坳陷熊耳山隆起熊耳山北坡的Ag-Au-Cu-Pb-Zn多金属成矿带,矿体赋存于太古界太华群草沟组及石板沟组,矿体以脉状、透镜状为主,次为扁豆状、不规则似层状。通过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物化探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对该成矿区带找矿前景、找矿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由太华群及熊耳群组成的变质核杂岩体及其接触部位发育的拆离断层,奠定了区内基本的构造格架,对区内金属矿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太华群及熊耳群之间穹状接触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认为在该地区开展拆离断层-变质核杂岩构造研究工作,对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多金属矿 床地质特征 找矿意义 洛宁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崤山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模式浅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磊 杨俊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43-148,共6页
河南省崤山地区位于位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较大。在总结本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石和围岩进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测试矿石包裹体成分以及含金石英脉中硫、氧、碳同位素特征,建立了矿床的... 河南省崤山地区位于位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较大。在总结本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石和围岩进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测试矿石包裹体成分以及含金石英脉中硫、氧、碳同位素特征,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发现本区成矿物质有多种来源,且成矿具多期多阶段特点,并提出了河南省崤山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模式为:区域变质-混合岩化-重熔花岗岩侵入-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山地区金多金属矿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陕—新铝土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被引量:50
8
作者 翟东兴 刘国明 +2 位作者 陈德杰 张巧梅 赵锡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共4页
陕 (县 )—新 (安县 )铝土矿带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三门峡之间 ,累计探明铝土矿储量达2亿多吨 ,具有埋藏浅 ,规模大 ,分布广 ,高A/S ,矿石质量好的特点 ,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古气候等因素控制。通过研究 ,认为该区铝土矿成矿... 陕 (县 )—新 (安县 )铝土矿带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三门峡之间 ,累计探明铝土矿储量达2亿多吨 ,具有埋藏浅 ,规模大 ,分布广 ,高A/S ,矿石质量好的特点 ,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古气候等因素控制。通过研究 ,认为该区铝土矿成矿有八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铝土矿带 河南 储量 岩性 古气候 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昊 赵金洲 +1 位作者 秦旺 张莹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7,共6页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床位于秦岭褶皱带东段的南召—刘山岩铜锌多金属成矿带内,该矿床产于早古生界二郎坪群酸性火山岩(Pz1er)内,并受水洞岭复向斜东北翼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床位于秦岭褶皱带东段的南召—刘山岩铜锌多金属成矿带内,该矿床产于早古生界二郎坪群酸性火山岩(Pz1er)内,并受水洞岭复向斜东北翼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物源区,成矿热液则是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属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弱改造块状黄铁矿型铜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矿床 地质特征 水洞岭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西峡县水地沟金矿地质特征及S、Pb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玉见 梁涛 +1 位作者 卢仁 谢小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2-483,共12页
水地沟金矿是河南省北秦岭高庄-二郎坪金多金属矿成矿带内新发现的金矿,为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质释放机制,对水地沟金矿矿石进行了S、Pb同位素分析。4件黄铁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0. 5‰~4. 5‰,平均值为2. 5‰,具有塔式分布特... 水地沟金矿是河南省北秦岭高庄-二郎坪金多金属矿成矿带内新发现的金矿,为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质释放机制,对水地沟金矿矿石进行了S、Pb同位素分析。4件黄铁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0. 5‰~4. 5‰,平均值为2. 5‰,具有塔式分布特征,峰值在2‰~4‰之间,显示幔源硫特征。7件样品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的比值范围分别为15. 80~18. 32、15. 11~15. 68和35. 17~38. 39,它们的μ值、△α值、Δβ值和Δγ值的范围依次为8. 97~9. 85、32. 93~74. 31、-1. 98~30. 64和4. 10~50. 61。在^(206)Pb/^(204)Pb-^(207)Pb/^(204)Pb比值图解中,水地沟金矿样品点位于下地壳铅演化趋势线和上地壳铅演化趋势线之间,在^(206)Pb/^(204)Pb-^(208)Pb/^(204)Pb比值图解中,它们集中于上地幔和造山带铅演化趋势线两侧,铅同位素Δβ-Δγ图解表明它们位于地幔Pb、上地壳Pb和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俯冲带Pb三个源区内。S、Pb同位素特征表明水地沟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下地壳,成矿过程中有上地壳物质加入。水地沟金矿床的形成与北秦岭燕山期陆内(板内)造山过程密切相关,它是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在这一区域岩石圈灾变过程中,不仅使水地沟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内不同源区的流体混合,造成了"宽泛"的S、Pb同位素示踪结果,而且有利于深部流体的大规模快速释放,说明水地沟金矿及其邻区具有大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地沟金矿 西峡县 S同位素 PB同位素 岩石圈拆沉 成矿潜力 北秦岭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南省地质大数据的档案资源信息标准化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婉珠 王冠华 王琦琦 《中国矿业》 2023年第4期33-37,80,共6页
国家鼓励推动地质资料朝着信息标准化模式发展,以促进地质大数据的共享利用,实现地质大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本文针对河南省地质大数据档案资源存在的数据量大、数字化程度不高、共享效率低等问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 国家鼓励推动地质资料朝着信息标准化模式发展,以促进地质大数据的共享利用,实现地质大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本文针对河南省地质大数据档案资源存在的数据量大、数字化程度不高、共享效率低等问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统一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一致的地质大数据档案资源融合方法及应用服务体系、规范的共享服务管理四个方面的信息标准化体系。同时依托地质云河南节点支撑环境,搭建河南省地质大数据档案资源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多源异构的河南地质档案资源难以集成、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实现数据汇聚、存储、处理、交换、共享、服务等功能,提高河南省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利用水平、共享服务效率和地质资料数据挖掘价值,发挥地质数据的战略优势,实现潜在价值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大数据 地质资料 信息标准化 共享服务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内乡县洞清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12
作者 李忠宝 李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2-85,共4页
通过对洞清沟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矿床的形成受控于二郎坪群地层、NE和NWW向断裂构造以及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区内各种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最后,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洞清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窑场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东阳 苏慧敏 +2 位作者 秦松 田磊 陈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1-335,共15页
通过对窑场铁矿床围岩和矿石的地球化学分析,得出本区条带状硅铁建造可能与海相火山沉积物有关,属于前寒武纪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范围,可进一步划分为火山岩-中酸性杂砂岩-硅铁质沉积建造。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含矿围岩中的包裹体... 通过对窑场铁矿床围岩和矿石的地球化学分析,得出本区条带状硅铁建造可能与海相火山沉积物有关,属于前寒武纪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范围,可进一步划分为火山岩-中酸性杂砂岩-硅铁质沉积建造。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含矿围岩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20~340℃之间,矿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220~300℃,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w(NaCleq)为0.88%~11.34%)、低密度(0.66~0.99g/cm3)特征。由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可知,石英中气液包裹体具有较复杂的气液相成分,显示除水外,还具有较强还原性物质成分的特征峰值,表明整个成矿过程均处于还原环境。窑场铁矿床经历了前期含硅铁沉积物的沉积阶段和后期的区域变质作用阶段,变质成矿流体发生了不混溶现象,对成矿元素的富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铁矿床 前寒武纪 窑场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构造演化与矿床成矿系列 被引量:10
14
作者 彭翼 黄凡 +5 位作者 卢欣祥 李华 余郑生 李怀乾 钟江文 罗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52-1366,共15页
河南省大地构造单元涉及华北陆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陆块。前中侏罗世华北陆块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在省内外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而有关秦岭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划分存在较大分歧,许多岩石地层单位具有跨代性。根据大地构造演化特征和新发表... 河南省大地构造单元涉及华北陆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陆块。前中侏罗世华北陆块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在省内外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而有关秦岭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划分存在较大分歧,许多岩石地层单位具有跨代性。根据大地构造演化特征和新发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将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10个构造演化阶段,各阶段均形成了优势大地构造相和相应的矿产资源。在一定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一定的大地构造相分布一定的矿产或矿床组合,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各个构造阶段的相系清晰反映了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成矿作用等特征,将河南省众多矿床厘定出27个矿床成矿系列。文章基于大地构造演化进行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是一种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大地构造演化 成矿时代 矿床成矿系列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评价——以河南省叶县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利利 秦明周 +1 位作者 范云峰 张鹏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60-463,共4页
土地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土地利用的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出发,运用Costanza等的研究方法,参考谢高地等修正的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构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修正系数;以河南省... 土地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土地利用的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出发,运用Costanza等的研究方法,参考谢高地等修正的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构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修正系数;以河南省叶县为例,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视角定量评价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叶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2000年的15.83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26.30亿元,年均变化率达到2.57%;(2)2005—2010年,与其他单项服务价值相比,叶县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和调节服务价值大幅度增加;(3)2005—2010年,各乡镇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明显上升。通过分析叶县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进一步明确叶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调整方向,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决策和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叶县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效应 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熊耳山矿集区金银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文毅 刘继顺 +2 位作者 何美香 丁云河 李永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01-1417,共17页
研究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出露基底岩性为太华群变质岩,盖层为熊耳群火山岩,岩浆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通过对典型矿床C-H-O-S-Pb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对区内... 研究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出露基底岩性为太华群变质岩,盖层为熊耳群火山岩,岩浆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通过对典型矿床C-H-O-S-Pb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对区内金银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及控矿规律的综合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熊耳山矿集区金银多金属矿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来源于地幔;成矿阶段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及石英-碳酸盐阶段(Ⅲ);熊耳山矿集区成矿高峰期集中在220 Ma-140 Ma-120 Ma等3个时间段,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其次为印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山 金银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内乡北部铅锌银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向世红 薛春纪 +3 位作者 曹纪虎 张旭 李永峰 李丙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369,共6页
河南省内乡县北部大型铅锌银矿床产于北秦岭造山带朱夏断裂北侧的二郎坪地体内,形成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环境的(变质)火山-沉积建造。矿区已发现铅锌银矿(化)脉近百条,多呈板状、脉状充填于近垂直造山带的断裂构造中。为了研究... 河南省内乡县北部大型铅锌银矿床产于北秦岭造山带朱夏断裂北侧的二郎坪地体内,形成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环境的(变质)火山-沉积建造。矿区已发现铅锌银矿(化)脉近百条,多呈板状、脉状充填于近垂直造山带的断裂构造中。为了研究碳酸岩矿物的C、O同位素组成,本文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选取了银洞沟铅锌银矿Y1、Y6、Y10号矿脉和周庄铅锌银Z2号矿脉中方解石进行了C、O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是δ13 C为-5.45‰~-2.19‰,δ18 O为10.03‰~14.50‰,计算的碳同位素平衡状态的成矿流体的δ13 C∑C值为0.06‰~1.42‰,指示成矿流体来源于秦岭群沿朱夏大断裂向北俯冲到二郎坪群时的变质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O同位素 铅锌银矿床 成矿物质来源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姚冲钼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清泉 陈昕梦 +1 位作者 李冰 张智慧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117,共4页
以姚冲钼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石硫化物S、Pb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分析,探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矿石δ34S为-2.89‰^-1.6‰,同位素组成具塔式分布特点,反映其来源较单一,显示岩浆硫特征;矿石δ206Pb/δ204Pb为16.193~16.818,... 以姚冲钼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石硫化物S、Pb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分析,探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矿石δ34S为-2.89‰^-1.6‰,同位素组成具塔式分布特点,反映其来源较单一,显示岩浆硫特征;矿石δ206Pb/δ204Pb为16.193~16.818,δ207Pb/δ204Pb为15.105~15.288,δ208Pb/δ204Pb为36.698~37.319,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矿床铅同位素μ值较小且相对集中,而ω值则相对较大,均显示铅源下地壳来源特征。结合姚冲钼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已有矿床成因认识,综合分析认为,姚冲钼矿床成矿斑岩体源于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矿床属于与下地壳熔融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钼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冲钼矿床 S同位素 PB同位素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金、铜遥感地质综合找矿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侍威 和志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根据TM、SPOT等遥感图像影像特征,综合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地质特点,分析了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的线性影像和环形影像特征,探讨了其对金、铜矿的控制作用。在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线性、环形构造网络为主体的遥感地质综合找... 根据TM、SPOT等遥感图像影像特征,综合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地质特点,分析了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的线性影像和环形影像特征,探讨了其对金、铜矿的控制作用。在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线性、环形构造网络为主体的遥感地质综合找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秦岭构造带 线性影像 环形影像 遥感 找矿模式 金矿床 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崤山地区金银矿床控矿构造特征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书奎 刘红涛 +1 位作者 冯昂 王秀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6-1366,共11页
崤山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是河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为进一步明确崤山地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探讨成矿就位机制,指导崤山地区中深部地质找矿工作,本文对崤山地区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性质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崤山地区控矿构造分为... 崤山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是河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为进一步明确崤山地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探讨成矿就位机制,指导崤山地区中深部地质找矿工作,本文对崤山地区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性质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崤山地区控矿构造分为拆离断层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控矿构造和张扭性断裂控矿构造三类。①拆离断层沿太古界太华岩群的结晶基底与中元古界熊耳群盖层间发育,带内发育糜棱岩,崤山北部主要含矿石英脉多发育在紧靠拆离断层带下盘的太华岩群中,矿体就位于拆离剪切形成的拆离断层及其次级断裂带中;②韧性剪切带主要位于崤山中西部和北部,早期呈压扭特性,发育绿泥片岩质初糜棱岩、糜棱岩、花岗质超糜棱岩等,申家窑韧性剪切带晚期表现为张性特征,在其下盘发育有多组与其走向一致的羽列状次级断裂构造,矿体就位于韧性剪切带及其下盘羽状次级断裂带中;③张扭性断裂多发育于崤山中东部,断裂内充填有含金石英脉条带,围岩中多具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钾化、黄铁矿化等,矿体就位于张扭性断裂带中。按照岩体、构造对成矿的作用关系,建立了崤山地区以深源岩浆为流体、以构造侵位为空间的“双控”成矿模式,指出韧性剪切带、拆离断层带中深部及其次级断裂带是寻找脉型金银矿床的有利地段,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周缘有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矿床 控矿构造 成矿模式 双控 崤山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