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增材再制造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军华 姚成 +4 位作者 彭建军 颉潭成 杨芳 马喜强 徐彦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3-1325,共13页
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是基于激光熔覆、激光堆焊等激光沉积技术原理实现各种金属零部件损伤部位的几何尺寸或综合性能恢复的绿色制造新技术。针对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具体阐述了增材再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并详细介绍了激光增材再制造的... 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是基于激光熔覆、激光堆焊等激光沉积技术原理实现各种金属零部件损伤部位的几何尺寸或综合性能恢复的绿色制造新技术。针对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具体阐述了增材再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并详细介绍了激光增材再制造的工艺类型以及在各行业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 再制造技术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机械锤击辅助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分析
2
作者 张辉 王军航 +2 位作者 刘刚田 王军华 李东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5,共8页
为了有效提升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熔覆层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采用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同步辅助机械锤击的工艺方法,以机械锤击力、锤击次数和锤击频率为因素,以熔覆成形结构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为优化目标,设计3因素、3水平实... 为了有效提升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熔覆层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采用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同步辅助机械锤击的工艺方法,以机械锤击力、锤击次数和锤击频率为因素,以熔覆成形结构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为优化目标,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机械锤击工艺参数组合,以期获得理想的熔覆层与基体间界面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当机械锤击力为2 000 N,锤击次数为3次,锤击频率为2 Hz时,抗拉强度为1 209 MPa,延伸率为11.8%,显微硬度为486HV,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机械锤击 响应面分析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宽带激光熔覆裂纹缺陷预测
3
作者 史墨可 路妍 +4 位作者 颉潭成 王军华 徐彦伟 倪崇智 翟文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9-123,128,共6页
针对宽带激光熔覆裂纹缺陷难以准确预测问题,以扫描速度、搭接率、激光功率作为输入,以熔覆试样裂纹密度为输出,建立了BP神经网络裂纹缺陷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BP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和权值,对比分析了模型优化前后的相对误差。... 针对宽带激光熔覆裂纹缺陷难以准确预测问题,以扫描速度、搭接率、激光功率作为输入,以熔覆试样裂纹密度为输出,建立了BP神经网络裂纹缺陷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BP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和权值,对比分析了模型优化前后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对误差在0.22%~2.10%;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对误差在2.09%~14.31%,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远远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裂纹 正交试验 遗传算法 宽带激光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预测
4
作者 倪崇智 路妍 +4 位作者 颉潭成 王军华 徐彦伟 史墨可 翟文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8-83,共6页
针对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所受影响因素较多且难以控制的问题,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作为输入,以熔覆层宽度和高度作为输出,构建了BP神经网络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预测模型,分析了其预测精度,并使用遗传算法对所建BP神经... 针对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所受影响因素较多且难以控制的问题,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作为输入,以熔覆层宽度和高度作为输出,构建了BP神经网络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预测模型,分析了其预测精度,并使用遗传算法对所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熔覆层形貌尺寸的相对误差均在7.434%以内,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熔覆层形貌尺寸的相对误差均在5.348%以内。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方面精度较高,能有效指导宽带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层 工艺参数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立体成形熔道截面形貌尺寸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军华 许俊飞 +3 位作者 路妍 韩福柱 彭建军 颉潭成 《电加工与模具》 2023年第3期47-53,共7页
为实现复杂结构金属零件高精度制造成形,系统研究了激光立体成形各工艺参数对熔道截面形貌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立体成形熔道形貌尺寸与工艺参数有重要关系。沉积层截面面积、高度和宽度随着激光功率、送粉速率和基板温度的增... 为实现复杂结构金属零件高精度制造成形,系统研究了激光立体成形各工艺参数对熔道截面形貌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立体成形熔道形貌尺寸与工艺参数有重要关系。沉积层截面面积、高度和宽度随着激光功率、送粉速率和基板温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离焦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重熔层截面面积、高度和宽度随着激光功率和基板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与扫描速度、送粉速率和离焦量等因素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立体成形 形貌尺寸 沉积层 重熔层 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和GA-BP的宽带激光立体成形裂纹缺陷工艺参数优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军华 王佳萌 +5 位作者 李斌 许俊飞 倪崇智 史墨可 何奎 颉潭成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177,共8页
为减少宽带激光立体成形熔覆层的裂纹缺陷,本研究以最小裂纹密度为优化目标,分别通过响应面法设计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裂纹缺陷GA-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裂纹缺陷预测模型及裂纹密度最少的工艺参数组合。通过对比发现:响应面法得到的裂... 为减少宽带激光立体成形熔覆层的裂纹缺陷,本研究以最小裂纹密度为优化目标,分别通过响应面法设计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裂纹缺陷GA-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裂纹缺陷预测模型及裂纹密度最少的工艺参数组合。通过对比发现:响应面法得到的裂纹密度为0.075 mm/mm^(2),该参数下试验得到的裂纹度为0.077486 mm/mm^(2),误差为3.21%;GA-BP神经网络模型工艺参数优化得到的最小裂纹密度为该为0.0572 mm/mm^(2),试验值为0.058123 mm/mm^(2),其相对误差为1.59%;验证了GA-BP神经网络在实际激光立体成形过程中参数优化的有效性,为有效消除或减少裂纹缺陷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立体成形 响应面法 GA-BP神经网络 裂纹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宽带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
7
作者 王军华 梁向源 +4 位作者 路妍 许俊飞 彭建军 徐彦伟 颉潭成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226,共7页
为了获得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粉末在宽带激光熔覆过程中的最优工艺参数,本研究将激光功率、预热温度、扫描速度作为可控输入参数,以熔覆层宽高比、饱和度、润湿角作为输出,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通过麦夸特算法构建的响应值非线... 为了获得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粉末在宽带激光熔覆过程中的最优工艺参数,本研究将激光功率、预热温度、扫描速度作为可控输入参数,以熔覆层宽高比、饱和度、润湿角作为输出,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通过麦夸特算法构建的响应值非线性数学模型,探究优化变量及其权重排序对熔覆层宏观形貌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进行寻优,输出具有Pareto最优前沿,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1878 W,扫描速度14 mm/s,预热温度200℃,此时获得的熔覆层宽高比32.08,饱和度0.76,润湿角度10.2°。优化后的结果输出平均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 NSGA-Ⅱ 工艺参数优化 宽高比 饱和度 润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送粉激光熔覆粉束质量分布密度模型与实验测量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军华 许俊飞 +3 位作者 路妍 彭建军 李东林 颉潭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5,M0003,M0004,共12页
为实现四粉针同轴送粉模式下粉束空间质量分布密度的全参数化准确预测,本文建立了粉束空间质量分布密度的全参数化理论计算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实验检测方法。理论计算与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为实现四粉针同轴送粉模式下粉束空间质量分布密度的全参数化准确预测,本文建立了粉束空间质量分布密度的全参数化理论计算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实验检测方法。理论计算与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在离焦量为0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接近100%),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空间质量分布密度 粉束 同轴送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