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黄河流域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单雅敏 李贺颖 +6 位作者 张建辰 唐岭军 郭建忠 王光霞 王家耀 张瀚雯 郑浩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本文利用景观指数、核密度估计、土地转移矩阵和地理探测器的方法,以城市群为研究单元,分析了1980-2020年黄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力。结果表明:①农村居民点总体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主要由旱地转换而来;中原城市群农村... 本文利用景观指数、核密度估计、土地转移矩阵和地理探测器的方法,以城市群为研究单元,分析了1980-2020年黄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力。结果表明:①农村居民点总体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主要由旱地转换而来;中原城市群农村居民点密度变化最大;除关中平原城市群外,其他6个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的形状变得更为规则。②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为“东南部聚集,西部、北部较分散”,呈现出更为密集的发展趋势,中原城市群变化最为明显。③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高程1 km以下、距河流2~5 km处,其规模与距道路的距离成反比;道路是影响兰西、宁夏沿黄、关中平原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而高程是影响呼包鄂榆、晋中和中原城市群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群 农村居民点 时空演变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外天体形貌测绘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青 耿迅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0-310,M0001,共12页
地外天体的形貌测绘产品为深空探测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以及各种行星科学研究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用于着陆区选址、巡视器路径规划、行星地质与地貌分析等。对月球、火星、小行星探测任务中有代表性的形貌测绘技术与遥感制图成果进行... 地外天体的形貌测绘产品为深空探测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以及各种行星科学研究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用于着陆区选址、巡视器路径规划、行星地质与地貌分析等。对月球、火星、小行星探测任务中有代表性的形貌测绘技术与遥感制图成果进行了总结,重点梳理了利用测绘相机、激光高度计等科学仪器获取月球与行星表面的数字正射影像图与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现状。结合中国开展地外天体形貌测绘的实际需求,针对标准制定、数据共享、关键技术瓶颈、数据处理技术体系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地外天体测绘 行星摄影测量 正射影像图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污染气体时空变化特征卫星遥感监测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鹏飞 白杨 +1 位作者 王盼 吴沛卿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53,共6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大气污染的时空演变特征,本文从城市群角度出发,选取HCHO、NO_(2)及SO_(2)为诊断指标,对比分析2005—2019年七大城市群OMI观测对流层HCHO、NO_(2)及边界层SO_(2)柱浓度的年、季、月变化。研究揭示,流域内:(1)HCHO、NO_(2)... 为探究黄河流域大气污染的时空演变特征,本文从城市群角度出发,选取HCHO、NO_(2)及SO_(2)为诊断指标,对比分析2005—2019年七大城市群OMI观测对流层HCHO、NO_(2)及边界层SO_(2)柱浓度的年、季、月变化。研究揭示,流域内:(1)HCHO、NO_(2)及SO_(2)柱浓度高值区均集中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南部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东部。(2)HCHO柱浓度在2005—2019年呈波动上升趋势,七大城市群的月变化均呈单峰结构,且夏季高、冬季低、春季和秋季相当。(3)NO_(2)柱浓度在2005—2011年呈上升趋势,仅2008年出现短暂小幅下降。2011年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后,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和晋中城市群开始大幅下降,山东半岛(2012年有小幅下降)、中原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则在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才开始大幅下降。月变化呈开口向上抛物线形态,浓度越高单峰结构越明显,且冬季高、夏季低、春季和秋季相当。(4)SO_(2)柱浓度在2007年达到顶峰,2008年开始大幅下降,2010年后呈波动下降趋势,月变化、季变化均与NO_(2)相似。黄河流域上游的兰西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上中游交界处的呼包鄂榆城市群空气质量较好,中游的关中平原和晋中城市群次之,中下游交界处的中原城市群和下游山东半岛城市群则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群 污染气体 遥感监测 臭氧观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湿地景观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贺颖 张建辰 郭建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33,共6页
湿地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是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的重要参考,本文利用1980—2015年7期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黄河流域湿地矢量数据集,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对黄河流域湿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采用转移矩阵对每两... 湿地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是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的重要参考,本文利用1980—2015年7期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黄河流域湿地矢量数据集,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对黄河流域湿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采用转移矩阵对每两个时期湿地资源的转移类型和数量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5年,黄河流域湿地率为3.5%,其中自然湿地率约为2.0%,即黄河流域的湿地类型以自然湿地为主。(2)斑块面积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湿地总面积减少了312.74 km^(2),表现为人工湿地增加,自然湿地减少;自然湿地中沼泽湿地呈增加状态,主要是在2005—2010年增加了979.22 km^(2),滩地呈减少状态,减少了1 218.19 km^(2),主要发生在1990—1995年和2005—2010年。斑块密度结果显示,随着河渠和滩地受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的加大,两者的斑块破碎化程度逐渐加大。最大斑块指数结果显示,水田是黄河流域的主导湿地类型,沼泽和湖泊是自然湿地中的主导湿地类型。(3)黄河流域湿地类型与非湿地之间转换是黄河流域景观转换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沼泽与滩地是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湿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湿地 时空演变格局 景观指数 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年黄河流域人文经济数据集 被引量:3
5
作者 康建芳 张耀南 +1 位作者 刘春 吴亚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4期112-126,共15页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幸福黄河建设纲领,而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人文数据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数据集针对黄河全流域...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幸福黄河建设纲领,而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人文数据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数据集针对黄河全流域的经济和人文,通过对县级行政区尺度历史纸质件资料和网络数据的梳理、订正与加工等措施,整编形成了2015-2019年覆盖黄河流域9省区103个县区的人口(总人口、城镇人口分布、民族分布及人口情况、人口性别结构)、经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业(耕地面积、粮食种植面积、小麦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棉花种植面积、油料种植面积、粮食产量、肉蛋奶产量、水产品产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指数)、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大中型工业企业单位数、国有控制工业企业单位数、私营工业企业单位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建筑业增加值)、城乡(城乡统筹规划、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电力消耗量)和旅游(沿黄红色文化)等6大类28个数据集。本数据集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政策制定、发展规划等决策形成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经济 人口 工业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经济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家耀 李贺颖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共7页
为厘清不同尺度下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作用,通过搜集黄河流域九省(区)近20 a共7个城市群、73个市域的经济数据,包括GDP、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 为厘清不同尺度下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作用,通过搜集黄河流域九省(区)近20 a共7个城市群、73个市域的经济数据,包括GDP、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3个不同尺度下经济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黄河流域城市群间、省域间和市域之间GDP悬殊,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差异越来越大。(2)1999年和2019年的GDP和三大产业产值在空间上均呈现聚集效应,Moran’s I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呈"高高聚集"分布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东部山东半岛城市群,呈"低低聚集"分布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西部兰西城市群及其附近,分布格局较为稳定。(3)城市群GDP主要与地形因素和利用外商投资额有关;省域GDP主要与在岗职工人数、邮电业务总量和公路通车里程,以及利用外商投资额等因素有关;市域GDP主要与利用外商投资额、在岗职工人数、邮电业务总量和铁路营业里程,以及地形等因素有关。利用外商投资额在不同尺度下对经济均具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时空分异特征 影响因素 空间自相关 市域 城市群 省域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时空邻近与卷积网络车道级高精度定位算法
7
作者 滕文鑫 张建辰 邵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1,共6页
提高车道水平定位精度是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车道级定位方法——时空邻近卷积神经网络(STP-CNN),利用时空附近(STP)动态细化候选匹配道路,再进一步采用个性化卷积神经网络(CNN)自适应识别最优匹配车道... 提高车道水平定位精度是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车道级定位方法——时空邻近卷积神经网络(STP-CNN),利用时空附近(STP)动态细化候选匹配道路,再进一步采用个性化卷积神经网络(CNN)自适应识别最优匹配车道。该方法通过优化集成GPS、车速和惯性测量单元等参数,实现了厘米级和车道级车辆位置的平滑估计。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车道级定位 智能交通系统 时空邻近 地图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黄河“智能大脑” 服务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家耀 秦奋 郭建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共8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黄河流域水文、地理景观和地貌特征,下游河道变迁和河口变迁历史及生态治理,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等基本背景,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具有的优势。然后重点论述黄河"智能大脑"如何服... 本文首先介绍了黄河流域水文、地理景观和地貌特征,下游河道变迁和河口变迁历史及生态治理,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等基本背景,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具有的优势。然后重点论述黄河"智能大脑"如何服务流域保护和发展,提出黄河"智能大脑"三要素,即感知系统(天地一体智能感知网)、存储管理系统(资源池)和操作系统(时空大数据平台);论述了流域一体化时空大数据中心的构成及其基本功能,时空大数据平台及其目标要求,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网格集成与弹性云的混合式时空大数据平台技术体制和构建技术,提出采用"共用时空大数据平台+"应用概念模型及其具体应用模式。最后讨论了时空大数据平台服务黄河流域城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加强流域上中下游7大城市群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基于流域时空大数据平台构建服务保护和发展的综合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平台,支撑流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增强流域整体性和协同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黄河“智能大脑” 资源池 时空大数据中心 时空大数据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线阵推扫式行星遥感影像摄影测量快速处理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耿迅 徐青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8-356,共9页
对地外天体表面的遥感影像进行摄影测量处理是制作行星制图产品的主要技术途径。然而,现有行星摄影测量方法在处理长条带线阵推扫式遥感影像时存在效率较低与适用性有限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快速几何纠正的线阵推扫式行星遥感影像的摄影... 对地外天体表面的遥感影像进行摄影测量处理是制作行星制图产品的主要技术途径。然而,现有行星摄影测量方法在处理长条带线阵推扫式遥感影像时存在效率较低与适用性有限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快速几何纠正的线阵推扫式行星遥感影像的摄影测量处理方法并自主研发了相应的软件模块,在建立线阵影像严密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快速反投影算法进行几何纠正,并开展多线程程序设计进一步提升正射影像图生成效率。首先在快速几何纠正生成的近似正射影像上进行匹配获取连接点,然后再利用严密几何模型将连接点转换至原始影像空间,有效地解决了大数据量线阵推扫式行星遥感影像的连接点控制网构建问题。利用月球侦察轨道器NAC影像与火星快车HRSC影像开展试验验证,处理生成了“嫦娥四号”(Chang’E-4)着陆区与Mars 2020预选着陆区局部区域的正射影像图与数字高程模型,与USGS ISIS软件相比,所提方法显著提升了线阵推扫式行星遥感影像的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摄影测量 月球测绘 火星测绘 几何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密度和Voronoi算法的点选取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庆高 牛红光 +2 位作者 张保卫 赵耀 郭建忠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6期29-33,共5页
为了清晰有效表达不同尺度下的点状应急态势符号,使其能够适应尺度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密度和Voronoi算法的点选取模型,通过核密度分析、建立Voronoi图的方法对同类点进行选取。实验表明,该模型有效保持了应急态势符号的空间分布特征... 为了清晰有效表达不同尺度下的点状应急态势符号,使其能够适应尺度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密度和Voronoi算法的点选取模型,通过核密度分析、建立Voronoi图的方法对同类点进行选取。实验表明,该模型有效保持了应急态势符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属性信息,解决了因比例尺缩小而导致的压盖、重叠等问题;同时降低了大数据量下符号选取的计算难度,提高了选取效率,保证了应急态势图的清晰易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密度分析 VORONOI图 点选取模型 可视化表达 应急态势综合 应急态势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极化SAR风速反演评估
11
作者 张保卫 郭建忠 +2 位作者 成毅 张耀南 冯立强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52,共5页
海面风速反演模型多基于VV极化SAR数据建立的经验函数,但这类模型并不能直接用于HH极化SAR数据。随着SAR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的不断积累,新的风速反演模型应运而生。在已有的HH极化风速反演方法中,对于Sentinel-1 HH极化SAR数据的适用性... 海面风速反演模型多基于VV极化SAR数据建立的经验函数,但这类模型并不能直接用于HH极化SAR数据。随着SAR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的不断积累,新的风速反演模型应运而生。在已有的HH极化风速反演方法中,对于Sentinel-1 HH极化SAR数据的适用性研究尚不多见。文章旨在解决有关HH极化数据在风速反演时最优模型选择的问题。选取24幅Sentinel-1 HH极化SAR影像,分别利用无需极化率和需要极化率的两类风速模型对海面风速进行反演,通过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偏差和标准差4个指数,评价模型在风速反演上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无需极化率风速模型优于需要极化率的模型,且CMODH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函数 CMODH模型 风速 合成孔径雷达 HH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急态势多尺度制图的点选取模型
12
作者 李庆高 张保卫 +1 位作者 赵耀 郭建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7,共5页
应急态势综合是解决应急态势信息有效表达的主要方法,而点的选取是应急态势综合的重要内容。地理底图能适应尺度变化而改变,但应急态势符号因无法适应尺度变化而变得疏密不当。该文通过分析对比制图综合点选取的相关算法,结合点状应急... 应急态势综合是解决应急态势信息有效表达的主要方法,而点的选取是应急态势综合的重要内容。地理底图能适应尺度变化而改变,但应急态势符号因无法适应尺度变化而变得疏密不当。该文通过分析对比制图综合点选取的相关算法,结合点状应急态势符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应急态势多尺度制图的点选取模型:通过k均值聚类和构建Delaunay三角网对不同类别的点进行选取。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保持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属性信息,成功解决了应急态势图因尺度变化而导致的符号间压盖、重叠等问题,保证了应急态势符号的有效表达和信息的准确传输,降低了大数据量下不同类别点的选取难度,减少了人工计算成本,为应急态势图自动化综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态势综合 聚类 TIN 点选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