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红伟
杨树涵
+1 位作者
王成
邢永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43-145,共3页
目的 观察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介入治疗中,采取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应用研究分析.方法 将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治疗,联...
目的 观察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介入治疗中,采取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应用研究分析.方法 将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治疗,联合组行介入治疗前实施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术后2个月回访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 联合组患者无复流、慢血流、MACE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TIMI3及ST段回落几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心肌酶标志物CK-MB浓度峰值时间,LVEF及LVEDd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出院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联合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对于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上,采取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几率,改善心肌灌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严松彪
苏淑红
+6 位作者
陈晖
韩炜
高红丽
梁思文
李虹伟
王雷
贾三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00-200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入选AMI患者共71例,于入院即刻采用比色法测血浆MPO水平;同时测CK-MB、cTNT、hs-CRP、WBC、N;按MPO水平行二分位数分组。行30、90d随访,以缺血...
目的:研究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入选AMI患者共71例,于入院即刻采用比色法测血浆MPO水平;同时测CK-MB、cTNT、hs-CRP、WBC、N;按MPO水平行二分位数分组。行30、90d随访,以缺血性胸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原因的再住院、心血管原因的死亡为终点事件。结果:MPO≥125.86U/L组的30d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MPO<125.86U/L组(OR4.00,95%CI[1.06,16.38],P=0.04);90d终点事件发生率亦明显高于MPO<125.86U/L组(OR3.88,95%CI[1.09,13.77],P=0.03)。MPO水平与WBC、N正相关,和cTNT、CK-MB、hs-CRP无相关性。回归分析,MPO和cTNT峰值是30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83,P=0.03;cTNT:B=0.38,P=0.01);cTNT峰值、MPO和hs-CRP是90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92,P=0.02;cTNT峰值:B=0.42,P=0.01;hs-CRP:B=0.15,P=0.04)。结论:血浆MPO水平升高的AMI患者随访30、90d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MPO水平对AMI患者的预后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
心肌梗塞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红伟
杨树涵
王成
邢永生
机构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43-145,共3页
文摘
目的 观察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介入治疗中,采取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应用研究分析.方法 将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治疗,联合组行介入治疗前实施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术后2个月回访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 联合组患者无复流、慢血流、MACE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TIMI3及ST段回落几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心肌酶标志物CK-MB浓度峰值时间,LVEF及LVEDd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出院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联合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对于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上,采取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几率,改善心肌灌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疗效分析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严松彪
苏淑红
陈晖
韩炜
高红丽
梁思文
李虹伟
王雷
贾三庆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医院
心
内科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00-2002,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入选AMI患者共71例,于入院即刻采用比色法测血浆MPO水平;同时测CK-MB、cTNT、hs-CRP、WBC、N;按MPO水平行二分位数分组。行30、90d随访,以缺血性胸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原因的再住院、心血管原因的死亡为终点事件。结果:MPO≥125.86U/L组的30d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MPO<125.86U/L组(OR4.00,95%CI[1.06,16.38],P=0.04);90d终点事件发生率亦明显高于MPO<125.86U/L组(OR3.88,95%CI[1.09,13.77],P=0.03)。MPO水平与WBC、N正相关,和cTNT、CK-MB、hs-CRP无相关性。回归分析,MPO和cTNT峰值是30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83,P=0.03;cTNT:B=0.38,P=0.01);cTNT峰值、MPO和hs-CRP是90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92,P=0.02;cTNT峰值:B=0.42,P=0.01;hs-CRP:B=0.15,P=0.04)。结论:血浆MPO水平升高的AMI患者随访30、90d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MPO水平对AMI患者的预后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
心肌梗塞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预后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陈红伟
杨树涵
王成
邢永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严松彪
苏淑红
陈晖
韩炜
高红丽
梁思文
李虹伟
王雷
贾三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