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鉴别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姚阳阳 梁长华 +6 位作者 韩东明 崔俊伟 潘犇 王慧慧 魏正琦 甄思雨 危涵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10,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在鉴别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NTM-PD)中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在鉴别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NTM-PD)中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细菌培养证实的NTM-PD患者和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PTB组(75例)和NTM-PD组(58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用于构建临床模型。以CT图像中空洞性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个病灶被纳入研究,然后将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逻辑回归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联合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评估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TB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5(26,66)岁,与NTM-PD组年龄[63(54,7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4,P<0.001);PTB组BMI(19.95±2.83)与NTM-PD组BMI(18.78±2.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9,P=0.015);PTB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IGRA)阳性患者55例(73.33%),NTM-PD组IGRA阳性患者16例(27.5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969,P=0.004)与IGRA(OR=6.026,P<0.001)均是鉴别PTB与NTM-PD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832(95%CI:0.765~0.899)和0.800(95%CI:0.689~0.911);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74(95%CI:0.952~0.996)和0.939(95%CI:0.877~1.000);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93(95%CI:0.986~1.000)和0.995(95%CI:0.985~1.000)。结论:临床特征结合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模型是一种无创、方便、快捷的辅助诊断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鉴别PTB与NTM-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预测活动性耐药肺结核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3
2
作者 潘犇 梁长华 +6 位作者 韩东明 崔俊伟 姚阳阳 魏正琦 甄思雨 危涵羽 杨鑫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301,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模型预测肺结核耐药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4例肺结核患者。根据耐药情况将患者分为耐药组88例和药物敏感组146例,并按照7∶3比例随机分... 目的:构建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模型预测肺结核耐药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4例肺结核患者。根据耐药情况将患者分为耐药组88例和药物敏感组146例,并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病灶进行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VOI)勾画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inimum redundancy maximum relevance,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方法进行特征筛选。利用logistics回归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随后将经过筛选的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和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CT特征相结合,构建联合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估每个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耐药组初治患者48例(54.55%)、复治患者40例(45.45%),树芽征检出率为69.32%(61/88)。药物敏感组初治患者131例(89.73%)、复治患者15例(10.27%),树芽征检出率为81.51%(119/146)。耐药组和药物敏感组患者临床特征及CT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史(χ^(2)=37.796,P<0.001)和树芽征(χ^(2)=4.595,P=0.032)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CT征象分析中,2名医师对结节及卫星灶、钙化结节、实变、纤维条索、支气管扩张、树芽征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57、0.784、0.818、0.777、0.863、0.781)。应用MRMR和LASSO方法共筛选出14个影像组学特征作为预测指标构建预测模型。临床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0.760(95%CI:0.687~0.834)和0.820(95%CI:0.704~0.937),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0.822(95%CI:0.758~0.885)和0.845(95%CI:0.744~0.947),联合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0.878(95%CI:0.823~0.932)和0.888(95%CI:0.788~0.987)。结论: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性能高于临床模型,联合模型的诊断性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戈启萍 杜建 +35 位作者 舒嶶 马艳 马丽萍 赵彩燕 陈瑜晖 张立杰 黄学锐 韩喜琴 陈盛玉 王飞 李波 曹文利 刘倩颖 陈东进 石莲 王鑫 黎友伦 杨尚鹏 彭章丽 吴超 欧阳兵 王芙蓉 李钋 吴湘 席秀娥 冷学艳 张海晴 李华 李鹃 杨澄清 张朋 崔洪哲 谢莉 刘宇红 李亮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28-334,共7页
目的评价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心单位统一发放随机号随机分组,选取复治涂阳培阳或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共3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优化治疗方... 目的评价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心单位统一发放随机号随机分组,选取复治涂阳培阳或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共3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优化治疗方案组(简称"优化方案组")244例和标准化治疗方案组(简称"标准方案组")137例。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理论频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方案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疗程结束,优化方案组治愈175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成功率为84.0%(205/244);标准方案组治愈92例,完成治疗10例,治疗成功率为74.5%(102/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24)。优化方案组和标准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8%(63/244)和21.2%(29/1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30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6/244)和4.4%(6/1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5,P=0.469)。结论优化方案可提高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再治疗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菌量与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失败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立杰 韩喜琴 +27 位作者 王敬萍 陈瑜晖 陈盛玉 陈玲 李波 林明贵 黎友伦 石莲 席秀娥 马丽萍 王鑫 王飞 赵彩燕 王芙蓉 陈森林 吴湘 李钋 张朋 冷学艳 张海晴 曹文利 舒薇 孙玙贤 谢仕恒 田希忠 黄学锐 杜建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量与治疗失败和再次复发的关系,为研究复治肺结核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22家结核病诊疗机构纳入的400例非耐多药及广泛耐药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资料,采取复治新方案和复治标... 目的探讨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量与治疗失败和再次复发的关系,为研究复治肺结核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22家结核病诊疗机构纳入的400例非耐多药及广泛耐药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资料,采取复治新方案和复治标准方案治疗,对治疗成功患者随访至2019年7月(共随访7年)。将治疗中失败者51例作为失败组,治疗成功后随访再次复发者23例作为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逐一对比分析。结果失败组与复发组在既往使用低剂量利福霉素类药物[低剂量70.2%(33/47)和52.2%(12/23)、正常剂量29.8%(14/47)和47.8%(11/23)]、复治类型[复发51.0%(26/51)和56.6%(13/23)、初治失败23.5%(12/51)和21.7%(5/23)、其他复治25.5%(13/51)和21.7%(5/23)]、治疗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敏感34.0%(17/50)和31.8%(7/22)、耐异烟肼32.0%(16/50)和31.8%(7/22)、耐利福平12.0%(6/50)和13.7%(3/22)、其他耐药22.0%(11/50)和22.7%(5/22)]、既往累计用药时间[<6个月24.0%(12/50)和21.7%(5/23)、≥6个月76.0%(38/50)和78.3%(18/23)]和复治次数[1次78.4%(40/51)和87.0%(20/23)、≥2次21.6%(11/51)和13.0%(3/23)]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89,P=0.139;χ2=0.206,P=0.902;Fisher确切概率法,P>0.999;χ2=0.045,P=0.832;χ2=0.298,P=0.585)。失败组治疗前痰涂片和痰培养菌量检测>2+的比例分别为44.9%(22/49)和63.9%(23/36),均高于复发组8.7%(2/23)和12.5%(2/1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232和11.718,P值分别为0.002和0.001)。结论复治菌阳肺结核在治疗前痰菌量大的患者治疗失败率高于复发率,在制定复治新方案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再治疗 分枝杆菌 结核 治疗失败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