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草药治疗精神病的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子梅 王云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4期332-332,共1页
关键词 中草药 精神病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联合健康信念模型护理干预在肺结核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华 崔俊伟 +2 位作者 尚秋白 李四清 彭瑞琴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联合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HBM)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联合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HBM)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收治的7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7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TTM联合HBM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肺功能、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 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分别为(1.67±0.15)L、(2.56±0.18)L、0.65±0.03;观察组分别为(1.99±0.19)L、(2.81±0.21)L、0.71±0.04;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186、-7.792、-9.311,P值均<0.01)。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56±1.35)分、(5.29±1.11)分、(66.08±8.66)分;观察组分别为(6.03±1.22)分、(6.99±0.87)分、(73.68±10.99)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58、-10.188、-4.639,P值均<0.01)。结论:基于TTM联合HBM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同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共病现象 康复护理 护理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广东、内蒙古三地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勋 马宁 +4 位作者 姚丰菊 谭文艳 白银霞 张五芳 吴霞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64-768,共5页
目的:评估《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标情况。方法:在广东、河南、内蒙古3个省(区)各选取2个地市,每个地市选取1个区和1个县,每个区(县)抽取2个街道(乡镇),每个省抽取582名城市普通居民和1355名农... 目的:评估《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标情况。方法:在广东、河南、内蒙古3个省(区)各选取2个地市,每个地市选取1个区和1个县,每个区(县)抽取2个街道(乡镇),每个省抽取582名城市普通居民和1355名农村普通居民,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对调查地区18~60岁普通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果:8676份问卷中7203份有效。三地总知晓率为80.4%,农村居民4687人,知晓率为79.8%;城市居民2516人,知晓率为81.4%。城乡和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地域、受教育程度、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已达标,应加强对低受教育程度、老年人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知晓率 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期刊参考文献中英文刊名和人名的缩写规则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君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期刊 参考文献 英文写作 刊名 人名 缩写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期刊投稿的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雪立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56-457,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期刊 投稿 投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鉴别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姚阳阳 梁长华 +6 位作者 韩东明 崔俊伟 潘犇 王慧慧 魏正琦 甄思雨 危涵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10,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在鉴别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NTM-PD)中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在鉴别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NTM-PD)中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细菌培养证实的NTM-PD患者和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PTB组(75例)和NTM-PD组(58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用于构建临床模型。以CT图像中空洞性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个病灶被纳入研究,然后将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逻辑回归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联合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评估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TB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5(26,66)岁,与NTM-PD组年龄[63(54,7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4,P<0.001);PTB组BMI(19.95±2.83)与NTM-PD组BMI(18.78±2.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9,P=0.015);PTB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IGRA)阳性患者55例(73.33%),NTM-PD组IGRA阳性患者16例(27.5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969,P=0.004)与IGRA(OR=6.026,P<0.001)均是鉴别PTB与NTM-PD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832(95%CI:0.765~0.899)和0.800(95%CI:0.689~0.911);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74(95%CI:0.952~0.996)和0.939(95%CI:0.877~1.000);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93(95%CI:0.986~1.000)和0.995(95%CI:0.985~1.000)。结论:临床特征结合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模型是一种无创、方便、快捷的辅助诊断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鉴别PTB与NTM-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预测活动性耐药肺结核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7
作者 潘犇 梁长华 +6 位作者 韩东明 崔俊伟 姚阳阳 魏正琦 甄思雨 危涵羽 杨鑫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301,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模型预测肺结核耐药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4例肺结核患者。根据耐药情况将患者分为耐药组88例和药物敏感组146例,并按照7∶3比例随机分... 目的:构建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模型预测肺结核耐药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4例肺结核患者。根据耐药情况将患者分为耐药组88例和药物敏感组146例,并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病灶进行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VOI)勾画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inimum redundancy maximum relevance,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方法进行特征筛选。利用logistics回归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随后将经过筛选的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和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CT特征相结合,构建联合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估每个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耐药组初治患者48例(54.55%)、复治患者40例(45.45%),树芽征检出率为69.32%(61/88)。药物敏感组初治患者131例(89.73%)、复治患者15例(10.27%),树芽征检出率为81.51%(119/146)。耐药组和药物敏感组患者临床特征及CT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史(χ^(2)=37.796,P<0.001)和树芽征(χ^(2)=4.595,P=0.032)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CT征象分析中,2名医师对结节及卫星灶、钙化结节、实变、纤维条索、支气管扩张、树芽征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57、0.784、0.818、0.777、0.863、0.781)。应用MRMR和LASSO方法共筛选出14个影像组学特征作为预测指标构建预测模型。临床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0.760(95%CI:0.687~0.834)和0.820(95%CI:0.704~0.937),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0.822(95%CI:0.758~0.885)和0.845(95%CI:0.744~0.947),联合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0.878(95%CI:0.823~0.932)和0.888(95%CI:0.788~0.987)。结论: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性能高于临床模型,联合模型的诊断性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7
8
作者 李奋保 杨瑞民 +1 位作者 张铭秋 赵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 0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反复咯血患者 ,咯血史 3个月~ 12年不等 ,发病时咯血量 30 0~ 80 0ml 2 4h ,其中肺结核 8例 ,支气管扩张 6例 ,肺血管畸形 1例 ,肺癌伴咯血 5例。采用Seldinger技...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 0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反复咯血患者 ,咯血史 3个月~ 12年不等 ,发病时咯血量 30 0~ 80 0ml 2 4h ,其中肺结核 8例 ,支气管扩张 6例 ,肺血管畸形 1例 ,肺癌伴咯血 5例。采用Seldinger技术 ,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先用 1mm×1mm× 1mm的明胶海绵颗粒 ,待血流缓慢或停止后 ,用血管栓塞胶 (D TH)以栓塞供血主干。常规行患侧锁骨下动脉、肋间动脉及对侧支气管动脉造影。以了解有无多支供血 ,发现供血血管则尽量行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结果  2 0例患者均 1次栓塞成功 ,即刻止血 18例 ,咯血明显减少 2例 ,有效率 10 0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对内科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是一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大咯血 临床应用 Seldinger技术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支气管动脉造影 明胶海绵颗粒 咯血患者 内科治疗 支气管扩张 肺血管畸形 锁骨下动脉 超选择插管 严重并发症 临床价值 超选择性 栓塞材料 血流缓慢 血管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5p和miR-152-3p联合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化疗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娜 张哲莹 +5 位作者 朱会芳 贺国洋 韩正华 原志庆 王凡平 王明永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miR-7-5p和miR-152-3p协同抑制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及紫杉醇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7-5p和miR-152-3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两者与TCF4的... 目的探讨miR-7-5p和miR-152-3p协同抑制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及紫杉醇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7-5p和miR-152-3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两者与TCF4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调控因子β-catenin及TCF4蛋白的表达;在转染miR-7-5p mimics和miR-152-3p mimics基础上给予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处理后,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TAX细胞中β-catenin、TCF4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CF-7/TAX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MTT实验检测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MCF-7/TAX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结果TCF43′UTR区域存在能够与miR-7-5p及miR-152-3p互补的结合位点;转染miR-7-5p mimics和miR-152-3p mimics后可使TCF4野生型(TCF4-WT)报告基因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较NC组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转染miR-7-5p mimics和miR-152-3p mimics后各组紫杉醇耐药MCF-7/TAX细胞中β-catenin和TCF4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两者共同转染后MCF-7/TAX细胞中β-catenin和TCF4蛋白的表达水平较miR-7-5p组或miR-152-3p组进一步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iCl处理后MCF-7/TAX细胞中β-catenin、TCF4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LiCl处理后MCF-7/TAX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miR-7-5p+LiCl组细胞增殖活力较miR-7-5p组明显升高;同时miR-152-3p+LiCl组和miR-7-5p/152-3p+LiCl组细胞的增殖活力较NC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TCF4是miR-7-5p和miR-152-3p的共同靶标。miR-7-5p和miR-152-3p可共同抑制MCF-7/TAX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miR-7-5p miR-152-3p 上皮-间质转化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新娟 魏林郁 +4 位作者 李超堃 卢娜 王国红 赵红岗 李东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硫氢化钠(NaHS)+I/R。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计算各组...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硫氢化钠(NaHS)+I/R。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计算各组死亡率、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法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P2X7受体蛋白表达。结果 NaHS+I/R组大鼠死亡率(27.27%)明显低于I/R组(42.86%),该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也明显低于I/R组(P<0.05),且脑梗死体积(21.88%±3.53%)明显低于I/R组(36.71%±3.73%)(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大脑皮质、海马CA1区P2X7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与I/R组相比,NaHS+I/R组大脑皮质、海马CA1区P2X7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H2S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2X7受体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P2X7受体 TTC染色 大鼠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介素6、10、12水平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贾福军 李恒芬 +5 位作者 冯砚国 王新友 孟焱 姚丰菊 娄涛 郭新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 (IL) 6、1 0、1 2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SIA)检测 57例精神分裂症和 2 9名健康对照的血浆IL 6、IL 1 0、IL 1 2水平。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浆IL 1 2水平明显高于对... 目的 探讨白介素 (IL) 6、1 0、1 2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SIA)检测 57例精神分裂症和 2 9名健康对照的血浆IL 6、IL 1 0、IL 1 2水平。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浆IL 1 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而IL 6、IL 1 0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女性患者的血浆IL 1 0水平明显低于女性对照组 (P <0 0 5) ,其IL 1 2则高于对照组 (P <0 0 5) ;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IL 6水平明显高于Ⅰ型(P <0 0 5) ,家族性亚型患者的IL 6水平明显高于散发性亚型 (P <0 0 1 ) ;患者组IL 6与IL 1 0呈正相关 (P <0 0 0 1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 1 2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 ,血浆IL 6水平升高可能是其某些临床亚型的特征性免疫学指标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细胞因子 白介素6 白介素10 白介素12 酶联免疫吸附法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相关信号通路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高建芝 杜经丽 +2 位作者 李佳 姬翔 韦立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VEGF、GPC-3、p53及p16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HCC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34例2年内复发转移的HCC和27例2年内未复发转移HCC中VEGF、GPC-3、p53及p1...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VEGF、GPC-3、p53及p16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HCC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34例2年内复发转移的HCC和27例2年内未复发转移HCC中VEGF、GPC-3、p53及p1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数目、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是否合并肝硬化、包膜完整性和血管浸润的关系。结果 2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组HCC中VEGF、GPC-3、p53(突变型)的表达均明显高于2年内未复发转移组(P<0.05);p16在2年内复发转移组HC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2年内未复发转移组(P<0.05);GPC-3、突变型p53和p16表达与肿瘤分级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肿瘤数目、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是否合并肝硬化、包膜是否完整及血管浸润无关联(P>0.05),VEGF表达与肿瘤数目、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是否合并肝硬化、包膜完整性和血管浸润均无关;HCC组织中VEGF表达与GPC-3及突变型p53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与p16表达呈负相关(P<0.05);GPC-3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16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VEGF、GPC-3、p53三者高表达和p16表达缺失可能提示HCC患者预后较差,肿瘤易转移和复发,通过检测HCC组织中它们的表达水平有助于筛选HCC的临床预后指标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信号转导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薯蓣皂调控JNK/P38 MAPK信号通路对卵巢癌SKOV3细胞系增殖、凋亡及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利红 段树鹏 +4 位作者 秦海霞 张秀玲 赵淑珍 李少儒 王世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728-1734,共7页
目的:探索原薯蓣皂苷(PD)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生存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PD处理SKOV3细胞,探究PD用药浓度。将细胞分为Control、PD(2μmol/L)、PD(5μmol/L)、PD(10μmol/L)、PD+SB203580及PD+SP600125组,细胞经PD、SB2... 目的:探索原薯蓣皂苷(PD)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生存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PD处理SKOV3细胞,探究PD用药浓度。将细胞分为Control、PD(2μmol/L)、PD(5μmol/L)、PD(10μmol/L)、PD+SB203580及PD+SP600125组,细胞经PD、SB203580和SP600125分别或共同处理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印迹实验检测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cleaved caspase-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p38激酶(p-p38)、p38、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ERK1/2、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1/2(p-JNK1/2)和JNK1/2的表达。结果:PD浓度达到20μmol/L时,SKOV3细胞存活率不足80%,故将PD用药浓度分别设为2、5、10μmol/L。与Control组比较,PD(2μmol/L)、PD(5μmol/L)和PD(10μmol/L)组SKOV3细胞增殖速率及Bcl-2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百分比及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D(2μmol/L)组中Ki67表达无显著差异,PD(5μmol/L)和PD(10μmol/L)组中Ki67表达显著减少。同时,与Control组比较,PD(2μmol/L)、PD(5μmol/L)和PD(10μmol/L)组SKOV3细胞划痕闭合率显著降低,PD(2μmol/L)组中侵袭细胞数及VEGF、MMP-2、MMP-9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D(5μmol/L)和PD(10μmol/L)组中侵袭细胞数及VEGF、MMP-2、MMP-9的表达显著减少。此外,与Control组比较,PD(2μmol/L)组、PD(5μmol/L)组和PD(10μmol/L)组中p-p38/p38和p-JNK1/2/JNK1/2的比值显著升高,p-ERK1/2/ERK1/2的比值无显著差异。SB203580显著抑制SKOV3细胞P38MAPK亚通路的激活,SP600125显著抑制SKOV3细胞JNKMAPK亚通路的激活。与PD(10μmol/L)组比较,PD+SB203580及PD+SP600125组中细胞增殖速率和Ki67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细胞百分比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划痕闭合率、侵袭细胞数及MMP-9表达显著升高。结论:PD通过激活JNK/P38MAPK信号通路降低卵巢癌SKOV3细胞生存及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薯蓣皂苷 JNK/P38 MAPK信号通路 卵巢癌 细胞生存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康复疗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董新春 杨纯生 +1 位作者 贾杰 李晓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6-1127,共2页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高康复医学教学水平已经刻不容缓。河南省新乡医学院自1999年开始招收康复专业以来,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通过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比较,发现引导式、启发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比传...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高康复医学教学水平已经刻不容缓。河南省新乡医学院自1999年开始招收康复专业以来,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通过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比较,发现引导式、启发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我院于2002年率先在河南省开办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专业方向)本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学模式 康复医学 多元化 传统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 法学 新乡医学院 主观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2α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娜 王洪兴 +2 位作者 张洁 李永真 千新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s-2α,HIF-2α)siRNA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oCl2处理细胞,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CF-7细胞中HIF-2α的表达;运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s-2α,HIF-2α)siRNA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oCl2处理细胞,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CF-7细胞中HIF-2α的表达;运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中HIF-2αmRNA的表达;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生长速度和倍增时间;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采用RT-PCR技术检测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细胞缺氧模型建立成功。RNA干扰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HIF-2αmRNA的表达与单纯缺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倍增时间显著延长(P均<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p21基因表达上调(P<0.05),Cyclin B基因表达下调(P<0.05)。结论 HIF-2αsiRNA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能力,可能与p21基因表达上调、Cyclin B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2α RNA干扰 CoCl2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刘振 刘玲玲 杨廷桐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5,共7页
对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法和药物注射法引起心肌梗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模型的优缺点。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冠状动脉结扎组和药物注射组。冠状动脉结扎组大鼠行气管插管连通动物呼吸机,打开胸廓暴露心脏,用6-0缝合线结扎大鼠左冠状... 对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法和药物注射法引起心肌梗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模型的优缺点。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冠状动脉结扎组和药物注射组。冠状动脉结扎组大鼠行气管插管连通动物呼吸机,打开胸廓暴露心脏,用6-0缝合线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药物注射组按10 mg/100 g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连续注射2 d。两组模型分别于处理后24 h、48 h7、2 h、1周、2周处死动物,做心肌TTC染色、HE染色及IHC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TTC染色显示,二者均有灰黄色心肌梗死区域的出现,冠脉结扎组心肌梗死范围较大;而药物注射组出现的梗死范围较小、散在;HE染色显示,两组心肌组织均出现凝固性梗死,炎细胞浸润,继而有肉芽组织长入,最后形成疤痕。不同的是,结扎组心肌梗死较彻底,梗死面积的大小与结扎部位的高低呈正相关;药物组的梗死区域内偶尔可见有未坏死心肌,梗死灶主要分布在左心室壁和室间隔上,尤以靠近心尖部为重。IHC显示,两组均有心肌坏死凋亡相关基因p53和Caspase-3的强阳性表达。冠状动脉结扎组较药物注射组动物的死亡数量多,在操作方法上药物注射法较冠状动脉结扎法简便易行,容易操作掌握,不需要太多的仪器设备。二者均可有效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可用于对心肌梗死的研究,但各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科研工作可根据要求及实际需要合理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结扎法 药物注射法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梗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鹏 崔红凯 +1 位作者 杨瑞民 张希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放射性^(125)Ⅰ子食管支架治疗高龄中、晚期食管癌的初步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食管支架治疗的43例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自愿接受^(125)Ⅰ粒子支架分为A、B两组。A组为^(125... 目的探讨携带放射性^(125)Ⅰ子食管支架治疗高龄中、晚期食管癌的初步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食管支架治疗的43例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自愿接受^(125)Ⅰ粒子支架分为A、B两组。A组为^(125)Ⅰ粒子支架治疗组,18例;B组为普通支架治疗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变长度、狭窄程度以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未做放疗及化疗)。术中、术后观察、统计并随访支架置入成功率、吞咽困难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期。结果 A、B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短期吞咽困难缓解率100%。A组的平均生存期为9.8个月,B组的平均生存期为4.8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架置入后疼痛、食管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8%及2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短期临床观察,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初步应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性^(125)Ⅰ粒子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性^(125)Ⅰ粒子 食管支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婧婧 赵庆伟 +2 位作者 杨景瑞 段巨洪 于海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活性以及凋亡的影响,以及与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cell counting kit-8法、细胞核Hochest33258染色法、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等多种方法,体外研究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活性以及凋亡的影响,以及与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cell counting kit-8法、细胞核Hochest33258染色法、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等多种方法,体外研究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的活性、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吉西他滨(0.1~1 000 ng/ml)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并有促凋亡效应。此外,可以将细胞阻滞在S期。在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吉西他滨可以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S期周期阻滞,其诱导的凋亡可能是其杀死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之一,此外,凋亡与相关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人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 吉西他滨 BCL-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许翠玲 王改萍 胡胜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2-507,共6页
为了监测有机磷农药给人类及整个生态环境所造成了的危害和影响 ,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十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在有机磷农药 (OPs)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研究进展 有机磷农药 环境污染 胆碱酯酶 有机磷水解酶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大便失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宋翠萍 张海洋 +1 位作者 饶旺 苏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后大便失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加拿大产Labofie生物电反馈刺激仪,对37例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后大便失禁的患儿进行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37例中,普通型31例,...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后大便失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加拿大产Labofie生物电反馈刺激仪,对37例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后大便失禁的患儿进行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37例中,普通型31例,长段型5例,全结肠型无神经节细胞症1例。新生儿期手术2例,3~6个月手术23例,6个月至1岁手术6例,1岁以后手术6例。所有患儿在医院接受10次以上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并每天在家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结果3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37例中,经10次生物反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34例(91.89%),其中有8例(21.62%)半年后又出现污粪现象,再次予10次生物反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3例(8.11%)仍有污粪现象,其中2例为新生儿期手术后一直污粪的患儿,经3个疗程生物反馈治疗后明显好转,在腹泻时仍会出现污粪现象。结论内括约肌损伤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后大便污粪的原因之一,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可靠、无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HIRSCHSPRUNG病 手术后并发症 大便失禁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