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原”与小说——李佩甫文学访谈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宏志 李佩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刘宏志:李老师好,谢谢你接受采访。对于你的访谈,我觉得,应该首先从头开始吧。你是1978年发表了第一篇作品,不过,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是很小就有作家梦么?从喜欢文学,到发表作品,到专业作家,这条路走得顺畅么?
关键词 文学 李佩甫 小说 平原 专业作家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与地景艺术 被引量:4
2
作者 毛毳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170-171,共2页
随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表现在艺术上,便是地景艺术的产生。地景艺术打破既有的艺术形式,走出画廊和美术馆,进入人们生活的实际空间。它以大自然为创作舞台,追求纯粹艺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拒绝商业的宰制有其相... 随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表现在艺术上,便是地景艺术的产生。地景艺术打破既有的艺术形式,走出画廊和美术馆,进入人们生活的实际空间。它以大自然为创作舞台,追求纯粹艺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拒绝商业的宰制有其相当深沉的哲学。本文就地景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对应关系做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地景艺术 艺术家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需要打造经典的民间文化产品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挽群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本期的这组文章,汪振军教授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价值,对其如何传承作了具体的思考。夏挽群先生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打造经典的民间文化产品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本期的这组文章,汪振军教授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价值,对其如何传承作了具体的思考。夏挽群先生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打造经典的民间文化产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倪宝诚先生以丰富的历史和民间资料,揭示了浚县泥咕咕深厚的文化内涵。吴文瀚副教授则从科技与传播的角度,对河南戏曲文化的传承做了论述。几位作者虽切入点不一,但都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承、保护、开发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化遗产 文化产品 河南 民间文化产业 市场培育 文化资源 构建过程 急功近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体会
4
作者 徐志刚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19-22,共4页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之所以被我们视之为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永葆其生机与活力,就是因为她自始至终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提出的“马克思主...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之所以被我们视之为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永葆其生机与活力,就是因为她自始至终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重要观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即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本质特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规律。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具有理论创新、理论突破性质的重要观点,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 理论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