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介入性栓塞子宫肌瘤的经验
1
作者 张晓民 毛东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91-391,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基层医院 介入性栓塞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含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蒽环类/紫杉类治疗后)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留兴 樊青霞 +19 位作者 王瑞林 吴欣爱 宗红 秦艳茹 鲁培 张蕾 武素芳 罗素霞 马智勇 王居峰 吴敏 周云 万里新 路平 库建伟 杨柳 徐志巧 王俊生 邢国臣 裴志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观察含长春瑞滨方案对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1例,其中58例可评价疗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41例,长春瑞滨25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含长春瑞滨方案对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1例,其中58例可评价疗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41例,长春瑞滨25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顺铂75~80mg/m2,静脉滴注,分割为2~5天,3周为一周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加氟(NF)17例,长春瑞滨用法同NP组,卡培他滨800~1000mg/m2,分早晚两次服用,第1~14天,或替加氟600mg/m2,第2~6天,3周为一周期。化疗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调整药物用量。每两周期评价疗效。结果: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组,CR2例(4.9%),PR23例(56.1%),SD14例(34.1%),PD2例(4.9%),有效率为61.0%;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加氟(NF)组,CR1例(5.9%),PR8例(47.1%),SD7例(41.2%),PD1例(5.9%),有效率52.9%。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症、神经毒性等。结论:含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确切,毒性可耐受,是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 长春瑞滨 顺铂 卡培他滨 替加氟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n Willebrand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高维强 苏健 +4 位作者 邢秀萍 王京华 白霞 王兆钺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6-729,共4页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vWF cp)是新近发现的一个金属蛋白酶 ,其活性在多种生理病理状态下发生改变。为了研究vonWillebrand因子裂解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用ELISA法检测了vWF cp酶解前及裂解后血清 (浆 )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vWF cp)是新近发现的一个金属蛋白酶 ,其活性在多种生理病理状态下发生改变。为了研究vonWillebrand因子裂解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用ELISA法检测了vWF cp酶解前及裂解后血清 (浆 )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的胶原结合能力 ,两者之比作为该待测血清 (浆 )的相对vWF cp活性水平。同时观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患者与肿瘤患者体内vWF cp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 ,该方法准确测出了87名健康成人和 79例患者血样的残余胶原结合力 (R CBA) ,批内变异和批间变异分别为 3.6 0 % (n =9)和 8.35 %(n =5 )。 5 3名健康成人血清vWF cp活性水平为 (79.4 7± 10 .78) % ,30名健康成人血浆vWF -cp活性水平为(78.79± 9.17) %。 6例TTP患者中 5例血浆vWF cp活性水平显著降低 ,2 5例良性肿瘤患者血清vWF cp水平轻度降低 ,4 9例恶性肿瘤患者则明显下降 (P值分别小于 0 .0 0 1,0 .0 3和 0 .0 0 1)。结论 :以R CBA检测vWF cp活性水平简单易行 ,可应用于临床检验。恶性肿瘤患者 ,尤其是TTP患者血浆 (清 )vWF cp活性水平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残余胶原结合试验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在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腹外斜肌腱膜中的表达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贺志宽 陈健民 +1 位作者 陈亚柯 董文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0-632,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基因mRNA在成人腹股沟疝腹外斜肌腱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50例腹...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基因mRNA在成人腹股沟疝腹外斜肌腱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50例腹股沟疝患者和25例无疝患者腹外斜肌腱膜中MMP-2和TIMP-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直疝组MMP-2高表达(P<0.05),TIMP-2低表达(P<0.05)。两者在斜疝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TIMP-2在腹外斜肌腱膜中的异常表达是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直疝的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外斜肌腱膜 MMP-2基因 TIMP-2基因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肌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亚强 颜平 +2 位作者 杨华 周大新 赵耀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4-664,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损伤 心肌肌钙蛋白Ⅰ 血清 CK-MB 红斑狼疮 坏死 SLE 作者 意义 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申森 陈志冉 樊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581-10582,10584,共3页
[目的]研究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选择pH、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山药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山药多糖对H2O2、O2-.及.OH的清除效果。[结果]试验得出,山药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 9,料液比... [目的]研究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选择pH、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山药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山药多糖对H2O2、O2-.及.OH的清除效果。[结果]试验得出,山药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 9,料液比1∶20g/ml,温度100℃,浸提时间1.5 h;且山药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山药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多糖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eolin-1和survivin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任选义 魏金星 +3 位作者 张雪培 李惠翔 王智勇 吕新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81-3683,共3页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和存活素(survivin)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95例RCC标本和14例正常肾组织中caveolin-1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RCC中caveolin-1阳...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和存活素(survivin)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95例RCC标本和14例正常肾组织中caveolin-1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RCC中caveolin-1阳性表达率为38.9%(37/95),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69.5%(66/95)。局限性肾癌中caveolin-1和survivin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s=-0.665,P<0.05),在局部进展性和转移性肾癌中两者呈正相关(rs=0.563,P<0.05)。结论:Caveolin-1和survivin在RCC的发生和临床进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可望作为反映RCC发展变化有用的生物学标记,两者的联合检测对于判断RCC预后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CAVEOLIN-1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巨大脂肪瘤1例报告
8
作者 胡国章 王锐 +2 位作者 李朝晖 张文学 田增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19-320,I0003,共3页
患者男性,37岁。因全身麻木伴双下肢无力1年、不能行走1个月于2007年7月3日人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麻木,伴双下肢无力,仍能行走,无明显感觉减退.当时未在意。之后麻木感渐进性加重,双下肢肌力逐渐下降,伴感觉减退... 患者男性,37岁。因全身麻木伴双下肢无力1年、不能行走1个月于2007年7月3日人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麻木,伴双下肢无力,仍能行走,无明显感觉减退.当时未在意。之后麻木感渐进性加重,双下肢肌力逐渐下降,伴感觉减退。从足部逐渐向上发展,右半侧肢体无汗,无大小便失禁,但小便控制差。1个月前,患者不能独立行走,双下肢瘫痪。于当地医院行MRI检查示颈胸段脊髓肿瘤,考虑为“C3~T2脊髓脂肪瘤”,因手术风险大,未予手术治疗。患者为求手术治疗来我院,以“C3~T2脊髓脂肪瘤”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脂肪瘤 椎管内 颈胸段脊髓肿瘤 双下肢无力 大小便失禁 脊髓脂肪瘤 感觉减退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手足口病脑炎的MRI表现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杰 周旭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脑炎的MRI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儿手足口病脑炎的MRI表现。结果:3例病灶局限在脑桥和延脑交界部,1例病灶以脑桥和延脑交界为主向两侧延伸,1例病灶位于脑桥偏背侧。5例病变均呈略长T...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脑炎的MRI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儿手足口病脑炎的MRI表现。结果:3例病灶局限在脑桥和延脑交界部,1例病灶以脑桥和延脑交界为主向两侧延伸,1例病灶位于脑桥偏背侧。5例病变均呈略长T1、略长T2斑片状信号,边界不清,DWI图呈略高信号。结论:小儿手足口病脑炎MRI表现主要为位于脑桥和延脑交界区斑片状信号,MRI能真实地显示其脑炎脑部受损情况,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脑炎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学龄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新建 王红 +4 位作者 杨秀玲 王汴凤 张凤英 李莉 韩远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00-701,共2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患者 2 6 1例 ,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 (137例 )和依那普利治疗组 (12 4例 ) ,其他治疗...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患者 2 6 1例 ,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 (137例 )和依那普利治疗组 (12 4例 ) ,其他治疗方案一致。在治疗前和观察期满 2年时分别对心功能NYHAⅡ~Ⅲ级患者做踏车负荷试验 ,记录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运动功率和运动持续时间。结果  2年期间 ,缬沙坦治疗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 2 5 6 2 %和 2 8 35 % (P >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8 0 3%和 10 4 8% (P >0 0 5 ) ;两组患者心功能 (NYHA分级 )、最大运动功率和运动持续时间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均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依那普利 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CD62p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逯锦涛 段宝民 闫西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961-962,共2页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99~ 2 0 0 0年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 30例为研究组 ,每晚顿服洛伐他汀 2 0mg ,连用 8周 ,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 4周、 8周的血脂变化和血小板CD 6 2...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99~ 2 0 0 0年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 30例为研究组 ,每晚顿服洛伐他汀 2 0mg ,连用 8周 ,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 4周、 8周的血脂变化和血小板CD 6 2p的变化 ,并与 30例体检正常者 (对照组 )作对照。结果 治疗前两组CD 6 2p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洛伐他汀治疗前 ,治疗 4周时 ,8周时CD 6 2 p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在降脂的同时 ,可抑制血小板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患者 血小板活化功能 CD62P 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术式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海波 张培勋 王义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自1996年2月~2001年8月应用节段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共计50个病变间隙),对其诊断和手术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平均随访2年6个月,间歇... 目的:探讨多节段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自1996年2月~2001年8月应用节段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共计50个病变间隙),对其诊断和手术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平均随访2年6个月,间歇性跛行和腰腿痛症状均消失,无腰椎滑脱者。根据陆裕朴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6.4%。结论:全面分析临床资料是正确诊断多节段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提,节段减压术不仅对各病变间隙减压彻底,而且有效保护了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术式合理,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骨化型 节段减压 手术治疗 髓核骨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16
13
作者 杨文 刘洁云 秦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4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15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7...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4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15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76例,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晚;B组74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晚,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2个月时测定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及肝肾功能情况。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Hcy水平、颈动脉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时两组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降低血hs-CRP及Hcy水平,从而有利于延迟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但瑞舒伐他汀的作用较阿托伐他汀的近期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降血脂药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要鑫 刘洁云 秦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1-962,970,共3页
胱抑素C作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既往研究认为其是评价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胱抑素C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5
作者 帖晓静 田永巍 +3 位作者 高岭 李宁 刘培杰 徐志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共5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观察两组总体...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共5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观察两组总体有效率(ORR)、毒副作用、癌胚抗原(CEA)水平、无进展生存期(PFS)、1年及2年生存率等。结果对照组ORR为16/25,观察组为2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0,P=0.049);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腹泻。两组治疗前、治疗后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组治疗前后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FS为(20.4±1.1)个月,观察组为(27.0±1.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5,P<0.05);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25/25,观察组为2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对照组2年生存率为21/25,观察组为2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939,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CEA水平与PFS呈负相关(r=-0.329,P=0.017)、与OS无线性相关性(r=-0.185,P=0.189)。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疗效优于单纯放疗,CEA水平可能为预测其疗效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放射疗法 直肠肿瘤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申麒 蒋忠仆 +4 位作者 任丽军 王海亭 毛冬让 黄力光 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 1 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左锁骨下动脉穿刺药盒植入术 ,将导管留置于患侧肢体髂外动脉 ,经导管药盒系统每日灌注前列腺素E1 (PGE1 ) 1 0 0 μg ,尿激酶 (UK) 2 0万U...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 1 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左锁骨下动脉穿刺药盒植入术 ,将导管留置于患侧肢体髂外动脉 ,经导管药盒系统每日灌注前列腺素E1 (PGE1 ) 1 0 0 μg ,尿激酶 (UK) 2 0万U及脉络宁 2 0ml。每一疗程为 7~ 1 0d。 结果 所有 1 3例患者血管造影显示 :1例于股浅动脉中段闭塞 ,9例腘动脉水平完全闭塞 ,3例胫前动脉完全闭塞 ,胫后动脉及腓动脉远端闭塞。经治疗后 ,其中 3例已有坏疽者最终截肢 ,1 0例无坏疽者皮温升高 ,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明显改善 ,行走距离均大于 5 0 0m ,Fontain分级至少提高 2级。其中 1例术后 1年复查造影显示有大量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①对于未出现坏疽的脉管炎患者 ,导管药盒系统的序贯治疗 ,能有效改善下肢缺血症状 ,降低截肢率。对于已有坏疽者 ,序贯治疗难以起到挽救肢体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介入治疗 导管药盒系统 TAO 序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造瘘在结石梗阻性肾积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任选义 黄随富 +4 位作者 张延明 窦建卫 张树言 张万铭 李华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1-140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PCN)在结石梗阻性肾积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例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一期行PCN引流,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进行二期微造瘘通道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结果 26例患者穿刺成功,解除梗阻...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PCN)在结石梗阻性肾积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例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一期行PCN引流,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进行二期微造瘘通道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结果 26例患者穿刺成功,解除梗阻,其中21例患者患侧肾功能恢复正常,5例患侧肾功能改善。二期微造瘘通道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清石率为84.6%(22/26),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期PCN引流脓液可提高二期手术碎石的安全性,对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肾积脓 肾造口术 经皮 引流术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引导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毅 蒋忠仆 +5 位作者 王海亭 张燕军 蒋强 王军 任丽君 谢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PET-CT引导靶区定位技术,在经皮穿刺种植放射性125Ⅰ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不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术前胸部X线检查可疑为中心型肺癌导致阻塞性肺不张,但不能分辨肺不张和肿瘤边界的患者,行胸部CT检查仍无法... 目的探讨PET-CT引导靶区定位技术,在经皮穿刺种植放射性125Ⅰ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不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术前胸部X线检查可疑为中心型肺癌导致阻塞性肺不张,但不能分辨肺不张和肿瘤边界的患者,行胸部CT检查仍无法区别者,行PET-CT检查。确定肿瘤靶区后,在行PET-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Ⅰ粒子。结果 21例经PET-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肿块与肺不张的界限,肿瘤靶区体积平均约为26cm3,行粒子植入。而CT检查的靶区体积平均约为37cm3。粒子植入后6个月复查胸CT显示有效率为93.0%(28/30)。1年生存率100%。粒子植入并发气胸9例(30%),少量咯血13例(43.3%),发热2例。无粒子移位、游走。结论 PET-CT对于确定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不张的肿瘤靶区方面的价值明显优于CT检查,有利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靶区 肺癌 阻塞性肺不张 125I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压调节在治疗脑室出血铸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树民 刘俊超 +2 位作者 李革军 张文学 袁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脑室出血铸型 脑室内 治疗 调节 流脑 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脑室外引流 应用 高度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手术治疗中迷走神经的处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树民 张文学 +2 位作者 袁冬 刘俊超 孙建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7-367,369,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 迷走神经 手术治疗 舌咽神经根 传统术式 诊治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