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胡爱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5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发病特征。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本院小儿呼吸内科确诊的MP感染诱发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8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在本院诊治的非MP感染诱发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2例...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发病特征。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本院小儿呼吸内科确诊的MP感染诱发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8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在本院诊治的非MP感染诱发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肺外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MP感染诱发组患儿咳嗽持续时间、咳嗽发作间期、睡眠状况、发热、热程、肺外器官受累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MP感染诱发组以肺炎为主,而对照组则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P<0.05)。MP感染诱发组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咳嗽发作间期明显延长,睡眠状况明显改善(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自己的特征,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肺炎支原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爱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4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儿童随机分为孟鲁司特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所有患儿均为首次发病,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儿童随机分为孟鲁司特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所有患儿均为首次发病,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孟鲁司特4mg/次,1次/d,共用4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住院天数,并对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观察各组患儿喘息的复发率。结果:孟鲁司特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缓解天数、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3个月,喘息复发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加用孟鲁司特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喘息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爱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6期147-148,共2页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4~9月我科诊治的39例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儿发病年龄以≤3岁居多,临床表现除发热、疱疹...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4~9月我科诊治的39例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儿发病年龄以≤3岁居多,临床表现除发热、疱疹外,以合并四肢反射性抖动、嗜睡、易惊等症状多见。辅助检查方面,92.3%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69.2%的患儿静脉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48.7%的患儿血糖轻度增高。结论:肢体抖动、膝反射亢进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具特征的表现,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对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有提示意义。对于重症病例早期综合治疗有助于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可以最大化地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