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肥胖儿童心脏体积及其增大发生率与肥胖度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华 贺新民 +3 位作者 曹爱勤 孙绪荣 王衡 郗园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5-688,共4页
目的 :了解单纯肥胖儿童心脏体积与正常体重儿童的差异和不同程度肥胖心脏体积增大发生率。提供不同程度肥胖儿童心脏体积X线解剖数据。方法 :用X线测定正常和单纯肥胖儿童心脏体积 ,对正常体重儿童和不同程度肥胖儿童心脏体积及其增大... 目的 :了解单纯肥胖儿童心脏体积与正常体重儿童的差异和不同程度肥胖心脏体积增大发生率。提供不同程度肥胖儿童心脏体积X线解剖数据。方法 :用X线测定正常和单纯肥胖儿童心脏体积 ,对正常体重儿童和不同程度肥胖儿童心脏体积及其增大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用胸围预测肥胖儿童心脏深径的直线回归方程。结果 :正常体重儿童、轻度、中度、重度肥胖四者比较 ,肥胖程度越重 ,心脏体积越大。肥胖儿童心脏体积非常显著地大于正常儿童。结论 :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心脏体积及其增大发生率增大。肥胖影响了儿童心脏形态大小和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单纯肥胖 正常 肥胖儿童 X线 肥胖度 体重 童心 体积 肥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直肠和乙状结肠比值的测量及其意义
2
作者 贺新民 王建华 邢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X线测量直肠和乙状结肠比值及其意义,提高对新生儿不典型巨结肠病的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X线测量先天性巨结肠病14例、非先天性巨结肠病22例的直肠和乙状结肠正侧位的最大横径R和S,并计算其比值(R/S)。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病组... 目的:探讨X线测量直肠和乙状结肠比值及其意义,提高对新生儿不典型巨结肠病的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X线测量先天性巨结肠病14例、非先天性巨结肠病22例的直肠和乙状结肠正侧位的最大横径R和S,并计算其比值(R/S)。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病组的R/S比值,正位:0.625±0.227;侧位:0.586±0.292。非先天性巨结肠病组的R/S比值,正位:1.056±0.254,侧位:0.997±0.291。非先天性巨结肠病组的R/S比值明显大于先天性巨结肠病组。结论:新生儿直肠和乙状结肠正侧位的横径的比值约为0.6时,对于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巨结肠 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