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轻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健辉 张庆兵 +2 位作者 余建雨 孟海平 张涵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为了揭示水胶比、河砂和碎石体积取代率对半轻页岩陶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规律,进行了水胶比分别为0.30、0.35、0.40,河砂取代率分别为5%、10%、15%,碎石取代率分别为5%、10%、15%、20%、25%、30%时的相互交叉试验。结果表明:在... 为了揭示水胶比、河砂和碎石体积取代率对半轻页岩陶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规律,进行了水胶比分别为0.30、0.35、0.40,河砂取代率分别为5%、10%、15%,碎石取代率分别为5%、10%、15%、20%、25%、30%时的相互交叉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胶比为0.35、河砂取代率为10%、碎石取代率为25%时,半轻混凝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折压比与抗折强度、干表观密度和比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均存在强相关关系;但干表观密度和比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敏感于抗压强度的变化;通过普通骨料对部分轻骨料的同时取代,不仅能保证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小于1 950 kg/m3的技术要求,而且还能克服全轻混凝土的技术缺陷,以及降低工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半轻混凝土 页岩陶粒 水胶比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比强度 干表观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轻页岩陶粒混凝土的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健辉 徐璐 +1 位作者 樊晓 余建雨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86,共5页
为了探讨水胶比和碎石体积取代率对次轻页岩陶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LC20最佳配合比,然后再通过不同水胶比(0.30、0.35、0.40)和不同碎石体积取代率rg(0、10%、20%、30%、40%、50%)进行试验,并通过干表观密度... 为了探讨水胶比和碎石体积取代率对次轻页岩陶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LC20最佳配合比,然后再通过不同水胶比(0.30、0.35、0.40)和不同碎石体积取代率rg(0、10%、20%、30%、40%、50%)进行试验,并通过干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拉强度、比强度和折压比,以及断截面破坏形态,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碎石取代率为30%,水胶比为0.30时,次轻页岩陶粒混凝土的上述各项指标除折压比外均为最优,并能同步提高强度和韧性,而且还可以有效弥补页岩陶粒产量有限、价格较高和施工性能较差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混凝土 次轻混凝土 石轻页岩陶粒混凝土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轻质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健辉 朱利伟 +1 位作者 余建雨 袁慧童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143,148,共6页
以LC30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为基准开展不同轻质混凝土的正交试验,并以河砂取代率分别为5%、10%、15%、20%、25%时获得砂轻混凝土;以碎石取代率分别为5%、15%、25%、35%、45%时获得石轻混凝土;以普通砂石最佳取代率同时取代获得混合轻质... 以LC30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为基准开展不同轻质混凝土的正交试验,并以河砂取代率分别为5%、10%、15%、20%、25%时获得砂轻混凝土;以碎石取代率分别为5%、15%、25%、35%、45%时获得石轻混凝土;以普通砂石最佳取代率同时取代获得混合轻质混凝土(简称混轻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取代率范围内,混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干表观密度得到显著提高,但碳化深度变化幅度较小;当河砂、碎石取代率分别为10%、20%时,其抗氯离子性能为最优;河砂取代率为20%时的砂轻混凝土、碎石取代率为25%时的石轻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较基准全轻混凝土提高幅度为最大;其干表观密度则分别随碎石、河砂取代率增加呈现线性增长;其碳化深度则随碎石替代率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却随河砂取代率增加而逐渐增大;其6 h电通量与碎石取代率(除一点外)呈正相关,表明其抗氯离子性能降低,但却与河砂取代率呈负相关,表明其抗氯离子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页岩陶粒 取代率 碳化深度 氯离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向冈 陈停伟 +1 位作者 杨健辉 陈建中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2-968,共7页
为了兼顾全轻和普通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以LC30级全轻自密实混凝土为基准,通过河砂、碎石按等体积取代率以单独和同时取代部分陶砂、陶粒方法,形成相应的砂轻、石轻和混轻自密实混凝土,再依次进行特征强度、弹性模量、干表观密度和碳化... 为了兼顾全轻和普通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以LC30级全轻自密实混凝土为基准,通过河砂、碎石按等体积取代率以单独和同时取代部分陶砂、陶粒方法,形成相应的砂轻、石轻和混轻自密实混凝土,再依次进行特征强度、弹性模量、干表观密度和碳化、氯离子渗透和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河砂、碎石单独取代时均能提高混凝土的特征强度和比强度,并分别在20%、25%时达到最大值,而弹性模量则一直增大且砂轻自密实混凝土较大,但在同时取代时,比强度和弹性模量在河砂取代率降为15%时达到最大值;河砂、碎石单掺时的碳化深度几乎均随取代率增大而减小且二者相近,混掺时虽有所增大但差别也不大;河砂、碎石单掺时的抗氯离子渗透和硫酸盐侵蚀性能均随取代率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混掺时则在相同河砂取代率时随碎石取代率增大而降低,且最佳值均与上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 页岩陶粒 碳化 氯离子渗透 硫酸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硬硅钙石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程朝霞 陈建中 彭小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79-83,共5页
综述了硬硅钙石材料制备的研究现状,重点对纳米硬硅钙石的制备方法、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合成纳米硬硅钙石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微乳液法、微波辅助法、化学沉淀法;适量的Mg、Na离子及化学外加剂CaCl2、Sr(NO3)2... 综述了硬硅钙石材料制备的研究现状,重点对纳米硬硅钙石的制备方法、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合成纳米硬硅钙石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微乳液法、微波辅助法、化学沉淀法;适量的Mg、Na离子及化学外加剂CaCl2、Sr(NO3)2、ZrOCl2·8H2O、C2S等有助于纳米硬硅钙石的生成;Al离子会阻碍产物硬硅钙石的生成。最后对纳米硬硅钙石制备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硅钙石 水热合成 晶须 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量陶粒对普通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健辉 张哲 +1 位作者 袁慧童 陈建中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为了改善普通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以等体积页岩陶粒取代普通粗骨料的方式,对少陶粒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取代... 为了改善普通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以等体积页岩陶粒取代普通粗骨料的方式,对少陶粒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取代率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在10%时达到最大值;干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则均呈线性减小关系;应力-应变曲线仍然符合过镇海模型(1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混凝土 少陶粒混凝土 页岩陶粒 导热系数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抗爆涂层的轻骨料纤维混凝土SHPB冲击强度和耗能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健辉 朱森 +1 位作者 刘东晖 陈建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37,共8页
为了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采用普通粗骨料替代部分轻粗骨料、掺入不同纤维和表面喷涂抗爆涂层等方法,对相应不同种类混凝土分别进行单轴静力和SHPB冲击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普通粗骨料和抗爆涂层均能提高轻骨料混凝土... 为了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采用普通粗骨料替代部分轻粗骨料、掺入不同纤维和表面喷涂抗爆涂层等方法,对相应不同种类混凝土分别进行单轴静力和SHPB冲击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普通粗骨料和抗爆涂层均能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效应和耗能效应,但其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不同。其中,高弹性模量纤维和粗骨料对峰前耗能具有显著影响,而峰后和总耗能则与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有关;静载条件下的总耗能与轴心抗压强度呈线性关系,动载条件下的峰前耗能与动态峰值应力呈线性关系,与总耗能则呈指数关系,且动载时的峰前、峰后和总耗能分别较静载时有提高;在相同冲击荷载条件下,只有喷涂抗爆涂层的所有试件保持完整,表明其还能够承受更高的冲击强度和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纤维混凝土 页岩陶粒 抗爆涂层 SHPB冲击 耗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憎水化处理提升水工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四化 郭东芹 +2 位作者 李果 王俊伟 吕亚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为了研究憎水化处理对水工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影响,选择有机硅和硅烷两种憎水剂,制作水工混凝土试件并对其进行憎水化处理,进而测试其接触角和吸水率及随盐冻循环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研究结果表明:憎水化处理能够显著提升水... 为了研究憎水化处理对水工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影响,选择有机硅和硅烷两种憎水剂,制作水工混凝土试件并对其进行憎水化处理,进而测试其接触角和吸水率及随盐冻循环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研究结果表明:憎水化处理能够显著提升水工混凝土的憎水性,大幅度降低其吸水率,平均改善幅度达70%,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工混凝土的抗盐冻剥蚀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起到延缓和减轻水工混凝土盐冻破坏的作用。对应200次盐冻循环,憎水化处理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分别平均降低了64.4%和51.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憎水化处理在水工混凝土表层所形成的憎水层会随着盐冻循环逐渐破坏,导致憎水化处理对水工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改善作用逐渐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憎水化 水工混凝土 盐冻 剥蚀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纱机浆槽的事故树建立与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李铬 李坤 +4 位作者 李钫 崔运喜 梁睦 许小黑 李幼筠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6-560,共5页
针对浆纱机浆槽易发生高温浆液灼伤事故问题,从浆槽工作特点入手,结合上浆工艺,建立了浆纱机浆槽高温浆液灼伤事故树,找出引起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为浆液灼伤事故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事故树分析结果而改进设计的浆槽结... 针对浆纱机浆槽易发生高温浆液灼伤事故问题,从浆槽工作特点入手,结合上浆工艺,建立了浆纱机浆槽高温浆液灼伤事故树,找出引起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为浆液灼伤事故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事故树分析结果而改进设计的浆槽结构,有效控制了高温浆液灼伤事故,大大提高浆槽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纱机浆槽 浆液灼伤 事故树分析法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粒孔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杨健辉 方彬 +1 位作者 高腾飞 余建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了探讨陶粒和少陶粒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对其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镜扫描(SEM)和气孔结构分析仪分析微-细观气孔结构特征,探讨陶粒在不同取代率时混凝土孔隙直径、孔径率、孔隙率与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关... 为了探讨陶粒和少陶粒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对其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镜扫描(SEM)和气孔结构分析仪分析微-细观气孔结构特征,探讨陶粒在不同取代率时混凝土孔隙直径、孔径率、孔隙率与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关系,以及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损伤模型。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组,由于吸、放水作用,陶粒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宏观上表现为促进了内养护,细观上表现为孔径小于100μm的数量相对增加,大于100μm的数量相对减少;一定量取代率范围内,混凝土因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减小使孔隙壁厚度及有效横截面积得到相对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且在取代率为10%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孔径小于100μm的孔隙数量增多和非连通孔隙数量增多是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轻混凝土 少陶粒混凝土 孔隙结构 氯离子渗透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型滑坡增载弱化复合动力效应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洪华 张兰阁 +3 位作者 贺可强 郭璐 徐红兵 王忠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5-1022,共8页
分析了岩土体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抗剪强度参数和弹性模量的弱化规律,选取极端降雨条件作为模拟工况,并采用Geo-Studio模拟软件对极端降雨条件下边坡体积含水率进行数值分析。以上述的研究结果为基础,运用Geo-Studio模拟软件对该滑坡的... 分析了岩土体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抗剪强度参数和弹性模量的弱化规律,选取极端降雨条件作为模拟工况,并采用Geo-Studio模拟软件对极端降雨条件下边坡体积含水率进行数值分析。以上述的研究结果为基础,运用Geo-Studio模拟软件对该滑坡的位移及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发现坡体表层的含水率受降雨因素的影响最为敏感。降雨前期,坡体表层含水率最先达到饱和,且弱化效应对坡体位移和稳定性影响较小。降雨中期,边坡内部含水率持续增加,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位移的变化速率明显加快。降雨后期,边坡内部含水率为21%~30%和31%至饱和的两大变化区域基本达到稳定,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位移的变化量达到最小,但增载弱化复合动力效应使坡体位移增加率和稳定性弱化率达到最大。因此,降雨的中后期对边坡的整体稳定和位移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降雨 含水率 数值分析 增载弱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湿陷对预制管廊受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志磊 刘辉 +1 位作者 李鑫 邓博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4-711,共8页
黄土地基遇水湿陷后具有不均匀沉降特征,对修建于其上的预制管廊结构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危害.地基湿陷使得预制管廊结构可能出现开裂、错台、扭转甚至廊体坍塌,影响预制管廊工程的安全运营.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不同配比配制四种不同湿... 黄土地基遇水湿陷后具有不均匀沉降特征,对修建于其上的预制管廊结构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危害.地基湿陷使得预制管廊结构可能出现开裂、错台、扭转甚至廊体坍塌,影响预制管廊工程的安全运营.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不同配比配制四种不同湿陷性的人工黄土,经过试验后得到与原状黄土湿陷性相似的配比.并将其作为试验用土,开展湿陷性黄土地基对预制管廊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人工配制湿陷性黄土能够较好的模拟原状黄土特殊性质,在管廊受力方面,相较于顶底板横向应变,基底全幅浸水对于管廊前、后侧板应变影响幅度较小;浸水湿陷过程中会打破管廊与周围土体原有的受力平衡状态,引起应力重分布现象,且顶板和底板极易发生受拉破坏;在黄土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预制管廊结构会呈受弯、受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预制管廊 浸水湿陷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