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NSYS模拟的多能源时序互补供暖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蕾 杜永恒 +3 位作者 王国华 孙旭灿 朱俊超 赵忠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典型气候区(郑州和哈尔滨)不同建筑类型的负荷特点,提出多能源时序互补集中式供暖系统,并对蓄热场的蓄取规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TRNSYS模拟,对多能源时序互补集中式供暖系统在不同建筑中运行时的蓄热场土壤平均温度、系统运行策略... 针对典型气候区(郑州和哈尔滨)不同建筑类型的负荷特点,提出多能源时序互补集中式供暖系统,并对蓄热场的蓄取规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TRNSYS模拟,对多能源时序互补集中式供暖系统在不同建筑中运行时的蓄热场土壤平均温度、系统运行策略、能效提升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平均温度处于动态平衡,公建系统土壤平均温度最高可达65℃;公建及寒冷地区居建系统运行策略均以太阳能直供和蓄热场直供为主要供热方式,地源热泵为辅,严寒地区居建系统运行策略是以地源热泵为主要供热方式,太阳能直供和蓄热场直供为辅;多能源时序互补集中式供暖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相比能效提升明显,公建系统能效可提升90%以上,严寒地区居建系统能效提升5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地源热泵 TRNSYS模拟 能效比 土壤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算法的预制拼装箱梁剪力键设计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世明 黄如妍 +2 位作者 孙宝珊 巴松涛 李晓克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4,共8页
为研究单项和多项荷载组合作用下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接缝处剪力键受力状况,以郑州南四环全预制装配高架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和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算法,建立典型箱梁节段分析模型,研究剪力键在单位轴力、剪力、扭矩、弯矩和不同荷... 为研究单项和多项荷载组合作用下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接缝处剪力键受力状况,以郑州南四环全预制装配高架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和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算法,建立典型箱梁节段分析模型,研究剪力键在单位轴力、剪力、扭矩、弯矩和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布置规律。结果表明:轴力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顶板;剪力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腹板和底板;扭矩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在顶板、腹板交接处和腹板外侧;横桥向弯矩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顶板、腹板下侧和底板;竖向弯矩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顶板翼缘。轴剪组合作用下,当剪力占比小于50%时,轴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当剪力占比达95.24%时,剪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弯剪组合作用下,当剪力占比超过4.76%时,剪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当剪力占比小于0.50%时,横桥向弯矩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扭剪组合作用下,当剪力占比超过0.10%时,剪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预制拼装箱梁剪力键布置受荷载类型及荷载组合影响显著,应考虑不同位置剪力键的实际受力状况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预制拼装箱梁 剪力键布置 双向渐进结构优化算法 传力机理 单项荷载 荷载组合 设计优化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内嵌FRP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海霞 何禄源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2,共8页
通过对一组表面内嵌FRP筋混凝土试件进行拉拔试验,分析表面内嵌FRP筋混凝土的受力过程和破坏模式;研究FRP筋直径、粘结长度和FRP筋类型等因素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模式表现为FRP筋与结构胶界面破坏、结构胶与混凝... 通过对一组表面内嵌FRP筋混凝土试件进行拉拔试验,分析表面内嵌FRP筋混凝土的受力过程和破坏模式;研究FRP筋直径、粘结长度和FRP筋类型等因素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模式表现为FRP筋与结构胶界面破坏、结构胶与混凝土界面剥离、FRP筋被拉断和结构胶劈裂四种破坏模式;内嵌BFRP筋试件的粘结应力随粘结长度的增长而增大,而内嵌GFRP筋试件的粘结应力随粘结长度的增长而减小。因FRP筋泊松比的降低和剪切滞后效应,试件的粘结应力随着FRP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表面内嵌FRP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并给出模型特征点的数学表达式,将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本构关系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表面内嵌FRP筋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内嵌 FRP筋 粘结-滑移 本构关系 拉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郑州市城中村建筑震害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强 陈志军 +1 位作者 田野 赵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40,共6页
通过对郑州市两个城中村建筑基本情况的调研,确定了影响房屋震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典型房屋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进而建立了城中村建筑的震害样本库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城中村建筑的震害进行了预测,得到了城中村建筑的震害矩阵,结果表明... 通过对郑州市两个城中村建筑基本情况的调研,确定了影响房屋震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典型房屋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进而建立了城中村建筑的震害样本库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城中村建筑的震害进行了预测,得到了城中村建筑的震害矩阵,结果表明,城中村建筑抗震性能较差,7度多遇地震作用下绝大部分建筑将产生中等以上的破坏,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抗震性能 BP神经网络 震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f/SiC复合材料表面梯度抗氧化SiC涂层研究
5
作者 霍艳丽 崔艳玲 +4 位作者 刘海林 胡传奇 黄小婷 陈玉峰 唐婕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18-1822,共5页
SiC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简称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高耐腐蚀性等特点,在航天及航空发动机热结构部件及核聚变反应堆炉第一壁结构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在用途。目前受工艺条件制约,SiC_f/SiC复合材料... SiC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简称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高耐腐蚀性等特点,在航天及航空发动机热结构部件及核聚变反应堆炉第一壁结构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在用途。目前受工艺条件制约,SiC_f/SiC复合材料中用来增强的SiC纤维纯度不高,C/Si原子比大于1.3,而采用传统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简称PIP)制备的基体材料除了纯度不高外,还含有孔隙和缺陷,不能满足高温氧化环境中服役要求。本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CVD)在SiC_f/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一种高纯、低缺陷、耐高温、低氧扩散系数且与基体材料具有良好匹配性的SiC抗氧化梯度涂层,通过SEM分析基体与膜层的结合情况及涂层的微观形貌,通过XRD考察涂层的梯度组份及氧化前后涂层成份变化,进而探讨梯度涂层抗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C复合材料 涂层 CVD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吸附去除对苯醌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国亭 冯艳敏 +3 位作者 范金周 柴晓琪 何小爽 梅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6-89,共4页
Ti O2光催化氧化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中间氧化产物,如对苯醌和邻苯二酚等.考虑到这些中间产物的高毒性,很有必要研究在光催化过程中Ti O2对这些中间产物的吸附性能.本研究中,使用纳米Ti O2吸附去除对苯醌,研究了吸... Ti O2光催化氧化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中间氧化产物,如对苯醌和邻苯二酚等.考虑到这些中间产物的高毒性,很有必要研究在光催化过程中Ti O2对这些中间产物的吸附性能.本研究中,使用纳米Ti O2吸附去除对苯醌,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和溶液p H值等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着重对吸附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性条件有利于对苯醌的吸附去除.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吸附过程,对苯醌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42.7 mg/g.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反应的焓变为-51.096 k J/mol,吉布斯自由能变从288 K下的-20.338 k J/mol增至308 K下的-18.196 k J/mol,说明该吸附过程是放热、自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对苯醌 TI O2 吸附等温线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自愈合能力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素瑞 杨久俊 +2 位作者 王战忠 荣辉 张磊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51-2856,共6页
混凝土自愈合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成为修复混凝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应力、温度、湿度、周围水环境、各种阴阳离子等环境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对混凝土自愈合能力环境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的... 混凝土自愈合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成为修复混凝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应力、温度、湿度、周围水环境、各种阴阳离子等环境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对混凝土自愈合能力环境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的阐述,以期通过上述分析,对日后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混凝土自愈合环境影响因素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混凝土 裂缝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气纤维混凝土微观结构及抗冻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野 元成方 赵卓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19-2924,共6页
采用SEM和BET试验,研究分析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纤维素纤维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开展了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种纤维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退化规律,并探讨了纤维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机理。研究表明,纤维与水泥石的界面区... 采用SEM和BET试验,研究分析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纤维素纤维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开展了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种纤维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退化规律,并探讨了纤维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机理。研究表明,纤维与水泥石的界面区是硬化混凝土微观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纤维与水泥石的界面区逐渐致密,硬化水泥浆体的孔隙不断减少,龄期84 d时,两种纤维混凝土的总孔体积均小于普通混凝土。纤维减小了混凝土内部的静水压和渗透压,抑制了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减小了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以及动弹模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纤维素纤维 混凝土 微观结构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飞灰高强陶粒的制备及微观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吴玉杰 王渊 曲烈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65,69,共4页
试验研究了以垃圾焚烧飞灰、盐渍土、废玻璃、污泥和外加剂为原料烧制陶粒的最佳配合比和最优焙烧条件,探讨了垃圾焚烧飞灰高强陶粒的重金属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配合比为垃圾焚烧飞灰70%,玻璃粉10%,盐渍土8%,污泥6%,外加剂6%,经1 140℃... 试验研究了以垃圾焚烧飞灰、盐渍土、废玻璃、污泥和外加剂为原料烧制陶粒的最佳配合比和最优焙烧条件,探讨了垃圾焚烧飞灰高强陶粒的重金属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配合比为垃圾焚烧飞灰70%,玻璃粉10%,盐渍土8%,污泥6%,外加剂6%,经1 140℃焙烧15 min制备的垃圾焚烧飞灰高强陶粒性能最佳,陶粒重金属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垃圾焚烧飞灰陶粒能有效地固化垃圾焚烧飞灰中各类重金属,其浸出浓度均满足GB/T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要求,具有环境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陶粒 微观 重金属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浆液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鑫 邱瑞军 +2 位作者 侯淑鹏 万宇豪 王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76,81,共6页
基于小振幅震荡剪切测试原理,采用新型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复配合比例的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浆液黏度时变特性和凝结变形特性,同时结合SEM、XRD对不同龄期下的水泥石微观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酸盐-硫铝酸盐复配水泥体系水... 基于小振幅震荡剪切测试原理,采用新型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复配合比例的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浆液黏度时变特性和凝结变形特性,同时结合SEM、XRD对不同龄期下的水泥石微观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酸盐-硫铝酸盐复配水泥体系水化过程中出现相互促进和水化叠加效应,水泥水化和凝结速度加快。水泥浆液储能模量存在有明显诱导期、加速期和稳定期,呈现出“S”型变化趋势,且水泥水化进入稳定期时存在结构突变现象。通过探究硅酸盐-硫铝酸盐复配水泥浆液水化过程和流变特性,为复配水泥浆液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合体系 黏度时变特性 凝结变形特性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灰比对硅酸盐-硫铝酸盐复配水泥浆液流变特性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淑鹏 朱亚林 +2 位作者 李蕊 赵海星 王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5-180,共6页
通过引入小振幅震荡剪切测试试验机制,结合多种试验手段获取水泥浆液在不同水灰比下,表现出的不同性能参数,同时利用SEX、XRD等方法对水泥水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复配水泥在不同水灰比下表现出的黏度特点与凝结变化特点。从试验... 通过引入小振幅震荡剪切测试试验机制,结合多种试验手段获取水泥浆液在不同水灰比下,表现出的不同性能参数,同时利用SEX、XRD等方法对水泥水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复配水泥在不同水灰比下表现出的黏度特点与凝结变化特点。从试验结果来看,水灰比对水泥复合黏度的影响较大,水化前期增速较快,后期增速变缓。在不同水灰比下,浆液黏度曲线变化模式呈现“上凸”、“S”、“反L”和“直线”型形态。水泥浆液凝结固化模式基本不受水灰比的影响,但各阶段固化时间会随水灰比的提高而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灰比 复配水泥 流变特性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硫铝酸盐复配水泥浆液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贵永 侯淑鹏 +1 位作者 万宇豪 王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65-71,共7页
基于小振幅震荡剪切测试原理,采用新型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复配比例的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浆液黏度时变特性和触变性,同时结合扫描电镜(SEM)试验对不同龄期下的水泥石微观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酸盐-硫铝酸盐复配水泥体系水... 基于小振幅震荡剪切测试原理,采用新型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复配比例的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浆液黏度时变特性和触变性,同时结合扫描电镜(SEM)试验对不同龄期下的水泥石微观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酸盐-硫铝酸盐复配水泥体系水化过程中出现相互促进和水化叠加效应,水泥水化和凝结速度加快。复配水泥浆液触变性随着混合比例不同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再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探究硅酸盐-硫铝酸盐复配水泥浆液水化过程和流变特性,为复配水泥浆液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水泥体系 黏度时变特性 触变性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节段预制箱梁连接键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世明 孙宝珊 +2 位作者 陈震 巴松涛 李晓克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0,共8页
为给曲线节段预制箱梁环氧树脂胶接缝连接键设计提供依据,以位于半径360 m平曲线上的郑州南四环高架桥工程新密立交桥为背景,以连接键的功能需求为目标,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采用六自由度的弹性连接单元模拟接缝连接键,研究连接键轴力和剪... 为给曲线节段预制箱梁环氧树脂胶接缝连接键设计提供依据,以位于半径360 m平曲线上的郑州南四环高架桥工程新密立交桥为背景,以连接键的功能需求为目标,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采用六自由度的弹性连接单元模拟接缝连接键,研究连接键轴力和剪力沿跨径传递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永久荷载作用下,接缝处各连接键均处于受压状态,从桥墩到跨中逐渐减少;汽车荷载作用下,连接键拉力从桥墩到跨中逐渐减少,而压力则逐渐增加。连接键传递剪力大小顺序为腹板连接键>顶板中部连接键>顶板悬臂端连接键>底板连接键,其中腹板连接键和顶板中部连接键在永久荷载和汽车荷载作用下,传递的剪力分别占总剪力的69.6%~69.7%和49.2%~64.9%。箱梁接缝连接键传递剪力时受平曲线影响显著,设计时应考虑其实际受力需求,以确保可靠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桥 节段预制箱梁 环氧树脂胶接缝 连接键 功能需求 轴力 剪力 传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重加气混凝土砌块长期使用后热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茂亮 杨艳娟 +3 位作者 薛飞 曹晓润 徐元盛 蒋锐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0-101,112,共3页
对在承重结构中长期使用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并将其与新鲜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承重结构长期使用后,导热系数及墙体传热系数仍然与新鲜砌块基本一致,其保温性能并未因长... 对在承重结构中长期使用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并将其与新鲜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承重结构长期使用后,导热系数及墙体传热系数仍然与新鲜砌块基本一致,其保温性能并未因长期的使用而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砌块 长期使用后 导热系数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校既有建筑室内人员相关VOCs目标污染物的实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亚宾 郑旭 +4 位作者 高凯 关军 魏翩 祁冰 郑慧研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11-416,共6页
为研究高校既有建筑室内人群散发对室内VOCs的影响,对高校不同人群样本的教室及会议室两类典型人群密集房间,共82个人群样本对象进行了VOCs采样分析,得到不同实际场景下的人员相关的VOCs浓度水平,并对其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 为研究高校既有建筑室内人群散发对室内VOCs的影响,对高校不同人群样本的教室及会议室两类典型人群密集房间,共82个人群样本对象进行了VOCs采样分析,得到不同实际场景下的人员相关的VOCs浓度水平,并对其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确认了29种与室内人员相关的高检出率且较高浓度值的物质,包括芳香族化合物9种,烷烯烃类9种,酮类和醛类8种,醇酯类以及卤化物3种,并得到主要VOCs物质的浓度水平和I/O比。对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表明,室内人员密度、季节和房间类型对不同VOCs物质存在显著性影响,其中季节性因素对目标VOCs污染物影响最为广泛,其次是房间类型与室内人员密度。该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人员密集室内VOCs污染现状及控制策略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建筑 人员散发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测量 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化SiO_(2)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洪兴 赵磊 +3 位作者 韩春 史纪村 崔朋勃 朱向辉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5-1189,共5页
采用KH-570偶联剂接枝改性SiO_(2)颗粒表面,通过调节KH-570偶联剂的接枝密度定量控制硅烷化SiO_(2)颗粒界面上的接触角,接着利用界面自组装方法制备可控层的硅烷化SiO_(2)涂层。结果表明,硅烷化SiO_(2)颗粒界面上的接触角随着KH-570偶... 采用KH-570偶联剂接枝改性SiO_(2)颗粒表面,通过调节KH-570偶联剂的接枝密度定量控制硅烷化SiO_(2)颗粒界面上的接触角,接着利用界面自组装方法制备可控层的硅烷化SiO_(2)涂层。结果表明,硅烷化SiO_(2)颗粒界面上的接触角随着KH-570偶联剂接枝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KH-570偶联剂为1.5 mL、pH值=10时,接触角最大,约为147°;硅烷化SiO_(2)涂层为3层时,整个衬底被硅烷化SiO_(2)涂层完全覆盖,接触角达到156°,属于超疏水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颗粒 KH-570偶联剂 硅烷化 涂层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表面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美利 钱觉时 +1 位作者 徐姗姗 王立霞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研究了自然环境、水中养护、薄膜覆盖3种养护条件对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表面吸水率以及表面层(1-5 cm)混凝土的电阻率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表面层的吸水率以及电阻率对养护条件特别敏感,掺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的表面吸水率;养护条件... 研究了自然环境、水中养护、薄膜覆盖3种养护条件对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表面吸水率以及表面层(1-5 cm)混凝土的电阻率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表面层的吸水率以及电阻率对养护条件特别敏感,掺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的表面吸水率;养护条件主要影响距离表面1-3 cm处混凝土的电阻率,27 d水中养护后,掺粉煤灰试件电阻率与基准试件相差不大,而6 d水中养护和自然养护后,掺粉煤灰试件电阻率明显比基准试件大,且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从电阻率变化范围来看,27 d水中养护试件的电阻率最小,其次是6 d水中养护的试件,而自然养护的试件最大.混凝土表面电阻率变化能较好反映养护质量的好坏,基于这种变化,对混凝土的养护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表面层 养护条件 吸水率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电阻率测量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8
18
作者 钱觉时 徐姗姗 +1 位作者 李美利 王立霞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电阻率测量方法可以作为混凝土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通过研究混凝土电阻率测量的常用方法和分析存在的问题,认为现有方法测量的电阻率用于混凝土性能表征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讨论了混凝土电阻率的测量方法与应用研究的重点方向,指出... 电阻率测量方法可以作为混凝土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通过研究混凝土电阻率测量的常用方法和分析存在的问题,认为现有方法测量的电阻率用于混凝土性能表征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讨论了混凝土电阻率的测量方法与应用研究的重点方向,指出应关注混凝土电阻率用于混凝土性能表征的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电阻率 测量方法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养护效果电阻率评价法探索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美利 钱觉时 +1 位作者 王立霞 徐姗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基于混凝土电阻率与含水率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混凝土养护效果的方法,即将设定接触面积的铜片电极以不同深度埋入混凝土试件内部,用恒电位计测试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试件内部电阻随深度的变化,根据计算出的混凝土内外层电阻率差... 基于混凝土电阻率与含水率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混凝土养护效果的方法,即将设定接触面积的铜片电极以不同深度埋入混凝土试件内部,用恒电位计测试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试件内部电阻随深度的变化,根据计算出的混凝土内外层电阻率差值来判定养护的充分性.结果表明:可建立一条充分养护和不良养护之间的定量分界线,即当内外电阻率差值Δρ≤10kΩ.cm时可判定混凝土得到了充分养护,当Δρ≥50kΩ.cm时则可判定混凝土养护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养护 电阻率 渗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掺合料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爱玖 孙晓培 +1 位作者 张敏 王静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3,共4页
我国北方地区的混凝土工程是受冻害最严重的地区。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矿渣粉、粉煤灰、引气剂、聚丙烯纤维和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规律,即:对比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次数0、200次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模量、抗压强度,找出... 我国北方地区的混凝土工程是受冻害最严重的地区。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矿渣粉、粉煤灰、引气剂、聚丙烯纤维和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规律,即:对比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次数0、200次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模量、抗压强度,找出对再生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模量和抗压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并对影响机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抗冻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