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配体模型预测太湖水体中Cu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6
1
作者 余海静 张深 邹国防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07-1114,共8页
利用BLM(生物配体模型)预测了太湖水环境条件下Cu的不同形态分布、Cu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生物有效性及Cu在太湖水体的水质基准值,并分析了环境因子与这些预测值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太湖水体中的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有机... 利用BLM(生物配体模型)预测了太湖水环境条件下Cu的不同形态分布、Cu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生物有效性及Cu在太湖水体的水质基准值,并分析了环境因子与这些预测值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太湖水体中的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有机结合态Cu占水体中总Cu的99.75%.而大型蚤体内Cu主要以离子态与生物体活性点位相结合,其质量分数为3.97 ng·mg-1.Cu对大型蚤的LC50(半致死浓度)的预测值平均为710.60μg·L-1,其最大值出现在北部湖区的竺山湾,而最小值出现在东部湖区,并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利用BLM推导出的太湖水体中Cu的CMC(基准最大浓度值)平均值为434.01μg·L-1,CCC(基准连续浓度值)平均值为217.04μg·L-1,分别为美国水质基准值的36和24倍.环境因子和各参数预测值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溶解性有机质中的腐殖酸含量是影响太湖中Cu的形态的主要因子,而pH是影响Cu对大型蚤的生物有效性和水质基准值的关键因子.因此,在制订太湖Cu的水质基准值时,要充分考虑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组成和pH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生物有效性 BLM模型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锅炉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树磊 《绿色科技》 2015年第6期230-231,共2页
指出了近年来生物质锅炉在我国部分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节约了大量能源、保护了自然环境。介绍了生物质锅炉的含义及其生产排污情况,分析了对其推广和使用的意义,对生物质锅炉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 指出了近年来生物质锅炉在我国部分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节约了大量能源、保护了自然环境。介绍了生物质锅炉的含义及其生产排污情况,分析了对其推广和使用的意义,对生物质锅炉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锅炉 意义 问题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物源解析在精细化精准化治霾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王永杰 《绿色科技》 2017年第6期66-67,72,共3页
分析了郑州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源解析的日报结果,提出了特定空间、特定时段优化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污染管控措施,以期真正实现治霾管理精细化、精准化。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源解析 精细化 精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