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2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1
作者 郭志辉 霍三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胫骨平台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手术治疗并随访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Schazker分型,Ⅰ型3例,Ⅱ型24例,Ⅲ型4例,Ⅳ型15例,V型4例,Ⅵ型2例.除Ⅰ型3例在C型臂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外... 目的 探讨影响胫骨平台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手术治疗并随访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Schazker分型,Ⅰ型3例,Ⅱ型24例,Ⅲ型4例,Ⅳ型15例,V型4例,Ⅵ型2例.除Ⅰ型3例在C型臂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外,其余49例均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关节面复位并植骨.结果 52例均获得8~50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4.2个月.根据Ghazavi等提出的改良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结果,优32例,良12例,可8例,优良率达到84.16%.结论 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非常有效的方法,合理的手术入路、三柱骨折的复位与固定、软组织保护与修复及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是影响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内固定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志辉 叶亚罡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1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下肢不等长的处理方法及可行性。方法2009年8月-2012年8月,对64例患者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THA),男35例,女29例;年龄4308岁平均62.4岁。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坏死19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下肢不等长的处理方法及可行性。方法2009年8月-2012年8月,对64例患者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THA),男35例,女29例;年龄4308岁平均62.4岁。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坏死19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7例,髋臼发育不良3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术前mrris评分平均53.4分(45—63)。术前临床检查及X线片测定双下肢不等长范围,模板测量结合临床测量来估计术中的截骨量、假体的置入位置和型号,术中用多种方法,反复测试来确定双下肢等长。结果术后刀口均I期愈合。本组6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个月胁s评分为80-92分,平均88.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例下肢延长10-20mm,2例分别短缩118mm和2.4mm,余54例双下肢等长,总等长率78.8%。结论THA时术前测量评估,术中多种方法测试验证,是获得术后双下肢等长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下肢不等长 临床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