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焦秀清 代升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内...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及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耀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1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2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应用40mg/...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2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应用40mg/d瑞舒伐他汀,且于术前2h应用一次40mg瑞舒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PCI术前、术后12h时CK-MB、cTNT改变情况,手术完成30d后心脏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在术后12h时的CK-MB、cTNT值都低于对照组,且术后30d不良症状出现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均为出现主要并发症。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PCI手术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出现几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焦秀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观察组,体检为健康者为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利尿剂、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依病情应用β-受体阻滞剂、... 目的探讨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观察组,体检为健康者为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利尿剂、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依病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肌酐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尿酸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清尿酸随心功能加重逐渐增高,经相关分析尿酸与血浆BNP呈正相关。观察组经治疗后血尿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可随心功能加重逐渐增高,可作为评价心功能严重程度及药物疗效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耀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130-131,共2页
目的研究并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 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我院2010年9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患者运用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患... 目的研究并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 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我院2010年9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患者运用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运用介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T段明显回落,且患者治疗30 d的死亡率1.82%,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85.4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和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在其发病6 h内进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6h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