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顶山市婴幼儿血管瘤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祯 陈绍林 胡卫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1期31-32,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8353例新生儿中151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利于对本病的全面认识,掌握流行病学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设计血管瘤临床资料调查表,对血管瘤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包括患者发病... 目的总结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8353例新生儿中151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利于对本病的全面认识,掌握流行病学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设计血管瘤临床资料调查表,对血管瘤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包括患者发病及就诊年龄、肿瘤分类、大小分型、肿瘤部位及各项资料的构成百分比。结果①婴幼儿血管瘤发病率1.81%;女∶男=2.87∶1。②出生后3个月内出现占97.35%,出生时出现占17.22%,出生3个月后出现占2.65%。③生后3个月内就诊占82.12%,15.23%在生后及生后3个月内出现而未就诊。④血管瘤小型占65.74%,中型占21.43%,大型占12.56%,巨大型占0.27%。⑤位于头面、五官部位的占42.38%。⑥单发占29.80%,多发性占70.20%。⑦出现并发症的瘤体占4.64%,巨大型血管瘤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结论孕期的环境污染可能不是导致婴幼儿血管瘤发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婴幼儿血管瘤的健康教育,教育对象包括家长及基层临床医师。少部分血管瘤病例在出生时即已存在,提示不能过分依赖病史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米松乳膏包敷法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卫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8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卤米松乳膏包敷法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观察组44例,治疗组用卤米松乳膏薄涂于患处后,再用塑料薄膜将其包好,每晚1次,晨起除去塑料薄膜;对照组同样用卤米松乳膏薄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在治疗2... 目的:观察卤米松乳膏包敷法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观察组44例,治疗组用卤米松乳膏薄涂于患处后,再用塑料薄膜将其包好,每晚1次,晨起除去塑料薄膜;对照组同样用卤米松乳膏薄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在治疗2周末观察两组的皮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末,治疗组慢性湿疹患者的有效率为88.46%,神经性皮炎患者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慢性湿疹患者的有效率为59.09%,神经性皮炎患者的有效率为63.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卤米松乳膏在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时,包敷法可以作为首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米松乳膏 慢性湿疹 神经性皮炎 包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疏导辅助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体会
3
作者 胡卫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8期186-187,共2页
目的观察药物及心理疏导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疏导及心理自我放松,对照分析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4周观察组有效率... 目的观察药物及心理疏导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疏导及心理自我放松,对照分析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4周观察组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4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因素影响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心理疏导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心理疏导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