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南部玉米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1
作者 王文文 郭海斌 +3 位作者 韩佳佳 郭晓 许海涛 张风影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8期83-88,共6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河南省南部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促进本地区玉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本试验选取近年来选育的17个玉米新品种,以郑单958为对照,在河南省南部进行玉米新品种筛选鉴定试验,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特征特性、抗病性、抗倒...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河南省南部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促进本地区玉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本试验选取近年来选育的17个玉米新品种,以郑单958为对照,在河南省南部进行玉米新品种筛选鉴定试验,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特征特性、抗病性、抗倒性、丰产性等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伟科393、永协910、北玉2037、伟科386、中研806、中农青贮101的生育期比对照郑单958延长0~3 d,株高248~275 cm,穗位高112~141 cm,穗长17.2~18.5 cm,百粒重29.6~32.2 cm,株型紧凑,抗南方锈病、抗倒伏,未出现苞叶短现象,且增产均在10%以上。综合分析,伟科393、永协910、北玉2037、伟科386、中研806、中农青贮101等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种植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比较试验 鉴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方式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军刚 孟庆乐 +6 位作者 冯晓曦 郭海斌 王文文 许波 许海涛 王明伦 桑萌泽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6期53-57,共5页
为探究2种耕作方式、5个种植密度下夏玉米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变化特征,以期为黄淮海地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参考,于2021年、2022年在驻马店市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服务中心开展本次试验,采用大田裂区设计,主区设置常规耕作和... 为探究2种耕作方式、5个种植密度下夏玉米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变化特征,以期为黄淮海地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参考,于2021年、2022年在驻马店市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服务中心开展本次试验,采用大田裂区设计,主区设置常规耕作和深松耕作2种耕作方式,副区以1.5万株/hm2为密度梯度,在4.5万~10.5万株/hm2范围内设置5个密度处理,分析2种耕作方式、5个种植密度下穗位层透光率、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种耕作方式下穗位层透光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深松耕作处理延缓了相邻密度间穗位层透光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常规耕作处理下相邻密度间穗位层透光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8.3%、5.1%和13.3%,深松耕作处理下相邻密度间穗位层透光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5.7%、4.5%和11.2%;深松耕作处理提高了穗位层透光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与常规耕作处理相比,深松耕作处理下的穗位层透光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4.8%、3.9%和9.0%;2种耕作方式下玉米籽粒产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深松耕作处理增加了玉米的籽粒产量,且在高密度下增产效果较好,平均增产8.4%。综上所述,深松耕作处理减弱了密植引起的各光合指标的下降幅度,同时增强了各光合指标,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因此在黄淮海地区提升种植密度的同时结合深松耕作可以进一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深松 种植密度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