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见光与红外CPCT彩色图像融合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继红 刘素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9,共5页
研究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融合质量客观评价以及融合目标跟踪三个方面。针对当前基于颜色传递的彩色图像融合中融合图像缺乏颜色恒常性的问题,着重分析研究颜色传递过程中参考图像如何影响融合效果,并提出基于恒参数颜色传递(CPCT)... 研究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融合质量客观评价以及融合目标跟踪三个方面。针对当前基于颜色传递的彩色图像融合中融合图像缺乏颜色恒常性的问题,着重分析研究颜色传递过程中参考图像如何影响融合效果,并提出基于恒参数颜色传递(CPCT)彩色图像融合的改进算法。然后,分析了彩色融合图像的客观评价方法,对各种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进行对比总结。最后,以目标跟踪作为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应用,针对红外小目标跟踪出现的相似背景干扰问题,结合基于CPCT的图像融合算法,研究了基于CPCT彩色融合图像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CT 彩色图像融合 融合评价 粒子滤波 融合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空调系统的防SARS设计
2
作者 张立伟 王建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7-49,共3页
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实现的中央空调系统防SARS设计的一系列措施:空气处理采用新风加独立循环风设计,空调房间采用负压设计,加大最小新风供给量,注重对空调冷凝水和室内循环风的消毒等.
关键词 中央空调系统 防SARS设计 负压设计 新风加独立循环风设计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Ba1-xSrxCo2O5+δ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利敏 汪海平 +5 位作者 程永光 张宝森 李维 王娇 刘少辉 郝好山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27,共4页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Sr掺杂的PrBa_(1-x)Sr_xCo_2O_(5+δ)氧化物,对其进行了XRD分析和热电性能测试,研究Sr掺杂对其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x=0,0.25,0.5,0.75掺杂比例范围内,Sr离子很好地进入了PrBa_(1-x)Sr_xCo_2O_(5+...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Sr掺杂的PrBa_(1-x)Sr_xCo_2O_(5+δ)氧化物,对其进行了XRD分析和热电性能测试,研究Sr掺杂对其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x=0,0.25,0.5,0.75掺杂比例范围内,Sr离子很好地进入了PrBa_(1-x)Sr_xCo_2O_(5+δ)的晶格,形成双层钙钛矿结构,没有形成新的杂相;在测温范围内,PrBa_(1-x)Sr_xCo_2O_(5+δ)材料的Seebeck系数均为正值,说明PrBa_(1-x)Sr_xCo_2O_(5+δ)为p型半导体材料;Sr掺杂可以改善PrBa_(1-x)Sr_xCo_2O_(5+δ)样品的电导率,而样品的Seebeck系数随着掺杂浓度增加逐渐降低;Sr掺杂可以改善PrBa_(1-x)Sr_xCo_2O_(5+δ)样品的功率因子,PrBa_(1-x)Sr_xCo_2O_(5+δ)在1073 K有最大的功率因子90μW/m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BaCo2O5+δ 热电性能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掺杂DyBaCo4O7+δ富氧燃烧吸附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赵利敏 汪海平 +5 位作者 程永光 程泽宇 夏思怡 王娇 刘少辉 郝好山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31,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元素Ce掺杂的Dy1-xCexBaCo4O7+δ富氧燃烧吸附剂材料,对其进行了XRD、SEM和热重分析测试,研究了Ce掺杂对其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的掺杂极限为x=0.20,Ce很好地进入了Y1-xCexBaCo4O7+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元素Ce掺杂的Dy1-xCexBaCo4O7+δ富氧燃烧吸附剂材料,对其进行了XRD、SEM和热重分析测试,研究了Ce掺杂对其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的掺杂极限为x=0.20,Ce很好地进入了Y1-xCexBaCo4O7+δ的晶格,具有单一的六方密排晶体结构。热重结果表明:Dy1-xCexBaCo4O7+δ粉体可以在较低温条件下制备O2/CO2混合气体,Dy1-xCexBaCo4O7+δ样品最大氧吸附量高于DyBaCo4O7+δ的最大氧吸附量,表明稀土元素Ce掺杂可以提高DyBaCo4O7+δ的氧气吸附/脱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aCo4O7+δ 富氧燃烧吸附剂材料 CE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aCo4O7+δ的制备及其氧吸附/脱附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利敏 汪海平 +5 位作者 程永光 张宝森 羊克华 王娇 刘少辉 郝好山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25,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了不同比表面积的YBaCo4O7+δ吸附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不同比表面积粒径的YBaCo4O7+δ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的YBaCo4O7+δ料均为...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了不同比表面积的YBaCo4O7+δ吸附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不同比表面积粒径的YBaCo4O7+δ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的YBaCo4O7+δ料均为六方密排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63mc(186)),与固态反应法相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YBaCo4O7+δ吸附材料粒径较小,且分布较为集中,并研究了粒径对YBaCo4O7+δ料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从室温到1000℃,不同粒径的YBaCo4O7+δ吸附材料均经历两次氧吸附过程,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YBaCo4O7+δ 料氧吸附性能明显高于固态反应法制备的YBaCo4O7+δ料的氧吸附性能,这是因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YBaCo4O7+δ料具有较小的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aCo4O7+δ 氧吸附/脱附性能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