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前后角膜屈光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庆祥 杜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05-706,712,共3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前后患者角膜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患者56例(72眼),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验光并测量角膜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角膜曲率和屈光...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前后患者角膜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患者56例(72眼),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验光并测量角膜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角膜曲率和屈光状态。结果术前顺规散光52眼(占72.2%),术后1个月顺规散光39眼(占54.2%),术后3个月顺规散光40眼(占55.6%)。术前柱镜度数平均为(2.19±1.36)D,术后1个月平均为(1.25±0.96)D,术后3个月平均为(1.23±1.07)D;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散光度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7,P>0.05)。手术前后角膜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角膜屈光力差值△K的比较(排除6眼因胬肉过大而无法测出角膜曲率者):术前平均为(4.11±3.25)D,术后1个月平均为(0.39±0.28)D,术后3个月平均为(0.36±0.30)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K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9,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明显减轻角膜散光度数,提高患者视觉质量,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切实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角膜曲率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