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库拓展中原沿黄经济带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孝波 朱玉祥 +1 位作者 孙珂 王小国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68,28,共4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制约和决定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拓展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水资源支撑空间。黄河两岸的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具备相当大的蓄储调蓄功能,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库。计算结果显示,在原有水资源... 水资源承载能力制约和决定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拓展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水资源支撑空间。黄河两岸的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具备相当大的蓄储调蓄功能,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库。计算结果显示,在原有水资源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运用地下水库调蓄黄河水和大气降水,使得中原沿黄经济带2020年75%、90%年型的缺水率从11.4%、21.7%下降为0.5%和2.1%。采用地下水库调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原沿黄经济带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缺水率,使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水资源 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原则与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魏鸿 曹瑞仙 郭双喜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4期245-246,共2页
本文从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入手,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水—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二元模式下的水文循环机制和过程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和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入手,详细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 本文从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入手,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水—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二元模式下的水文循环机制和过程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和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入手,详细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思路;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学科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考虑区域分异与空间配置问题。运用多目标规划法和系统动力学法,分析和研究不同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适度发展与人口合理承载的动态关系,从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到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开发的速度、容量、规模等关系,较好地为国家规划、决策、社会协调发展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多目标规划法 系统动力学法原则和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水资源数联网创新国家水治理体系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正中 李连云 刘蔚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8-77,共10页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和光纤网络,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物联网网络连接,开展全球最多的智慧城市项目。反观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需引进数字管理的理念,解决缺水与浪费水相矛盾、量少且质差以及市场化配置程度低等问题;再加...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和光纤网络,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物联网网络连接,开展全球最多的智慧城市项目。反观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需引进数字管理的理念,解决缺水与浪费水相矛盾、量少且质差以及市场化配置程度低等问题;再加上水资源的数字化程度更低,数据缺失、数据量少、数据孤岛和利用率更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水资源社会基础设施的技术性转型和数字化建设,构建全国统一的“水资源数联网”技术性社会基础设施,形成像管电一样的全新的水资源治理体系,在夯实国家技术型社会基础设施的同时协同推进水资源的保护治理、协同调度、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区块链 数联网 技术性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水文缆道研制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连云 岳利军 +1 位作者 张东安 王振兴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54,共4页
水文缆道是水文测验的主要渡河设施之一,在总结多年水文缆道自动化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水文缆道测流系统以互联网+为依托,与常用的流速仪法和非接触式雷达波法相融合,提高了流量测验成果的可靠性和时效性,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调度决... 水文缆道是水文测验的主要渡河设施之一,在总结多年水文缆道自动化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水文缆道测流系统以互联网+为依托,与常用的流速仪法和非接触式雷达波法相融合,提高了流量测验成果的可靠性和时效性,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调度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为水文缆道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示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水文缆道 PLC控制器 流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对暴雨洪水的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峰 平建华 +3 位作者 赵继昌 闫寿松 侯俊山 耿文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4-1113,共10页
在系统分析安阳市“7·19”特大暴雨洪水事件的基础之上,探讨典型极端降雨条件下安阳市东部平原区地下水对暴雨洪水事件的响应。在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安阳市东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和降雨量二者之间的相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 在系统分析安阳市“7·19”特大暴雨洪水事件的基础之上,探讨典型极端降雨条件下安阳市东部平原区地下水对暴雨洪水事件的响应。在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安阳市东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和降雨量二者之间的相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ArcGIS软件的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位与降雨量的关联系数大于0.85,地下水资源量变化受降雨补给影响显著;“7·19”事件降雨强度大,雨量集中,受大范围强降雨影响,地下水位变幅沿河道向两岸方向没有形成递减的变化趋势,水位变幅与降雨分布呈正比;此次洪水为单峰型洪水,模型计算研究区地下水补给量为5.19亿m^(3),洪水转化率0.8%。该计算模型适用于资料缺乏地区地下水补给量计算和雨洪资源化定量分析,对雨洪资源利用和地下水响应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 安阳平原区 相关性分析 地下水补给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河动态纳污能力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耿文斌 赵姗 +3 位作者 侯俊山 闫寿松 李晓峰 朱文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113,共4页
在不同保证率和不同时间尺度的设计水文条件下,动态计算出安阳河市区段2016年水体纳污能力和年内分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安阳河市区段整体处于污染状态,3个水功能区中仅安阳河安阳市排污控制区污染物排放不超标,其... 在不同保证率和不同时间尺度的设计水文条件下,动态计算出安阳河市区段2016年水体纳污能力和年内分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安阳河市区段整体处于污染状态,3个水功能区中仅安阳河安阳市排污控制区污染物排放不超标,其余水功能区COD和NH3-N排放量均超过纳污能力上限,且NH3-N超标情况更为严重;安阳河市区段汛期月均纳污能力与非汛期月均纳污能力相差较小;安阳河市区段纳污能力1—5月整体呈下降趋势,5—7月呈逐渐上升趋势,至8月纳污能力达到最大,随后又呈现波动下降趋势,5月为全年最小;纳污能力的大小与时间尺度成负相关关系,不同时间尺度下确定的年纳污能力月尺度>水期尺度>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污能力 保证率 时间尺度 安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灌区农业水权分配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娟娟 贺华翔 +1 位作者 赵嵩林 谢纪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9,共7页
为了提高灌区经济效益和进一步完善农业水权制度进行灌区农业水权分配。针对灌区内不同支渠基础条件和种植结构的差异,结合灌区工程条件、社会、经济及生态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在灌区现状约束条件下使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的灌区各支... 为了提高灌区经济效益和进一步完善农业水权制度进行灌区农业水权分配。针对灌区内不同支渠基础条件和种植结构的差异,结合灌区工程条件、社会、经济及生态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在灌区现状约束条件下使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的灌区各支渠间农业水权分配方法。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和平灌区支渠间农业水权进行分配。在该方法中将层次划分为4类二级指标、12类三级指标和17类四级指标,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显示,1支渠、3支渠、5支渠、6支渠、7支渠、8支渠、9支渠、12支渠、15支渠、16支渠模型分配水量均大于按面积分配水量,变幅范围在-0.09%~-9.90%,2支渠、4支渠、10支渠、11支渠、13支渠、14支渠模型分配水量均小于按面积分配水量,变幅范围在0.97%~8.62%。灌区农业水权模型分配结果与现有按面积分配方式得到的水量结果有一定的偏差,范围在-9.90%~8.62%,模型分配的结果在经济效益上具有显著优势。提出的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配灌区农业水权具有操作性强、合理性好和充分遵循研究灌区现状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安县和平灌区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评判指标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法 灌区农业水权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闸坝影响的城市河段纳污能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嵩林 刘华勇 +1 位作者 谢纪强 王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6,I0007,共7页
以安阳市重要河段“安阳河北士旺公路桥—曹马桥上”为例,运用一维水质模型、湖(库)均匀混合模型进行纳污能力计算.通过增加计算节点,反映各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和确定更加符合实际的综合衰减系数,以确保计算结果更加客观、准确.通过对... 以安阳市重要河段“安阳河北士旺公路桥—曹马桥上”为例,运用一维水质模型、湖(库)均匀混合模型进行纳污能力计算.通过增加计算节点,反映各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和确定更加符合实际的综合衰减系数,以确保计算结果更加客观、准确.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纳污能力计算结果,深入分析影响城市河段纳污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城市河段排污口设置、闸坝工程布局等对城市河段纳污能力的影响程度,为城市河段综合整治和减轻或彻底消除城市河段黑臭水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纳污能力 增加计算节点 不同模型组合运用 归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模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演算方法
9
作者 魏鸿 曹瑞仙 郭双喜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期42-43,共2页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模拟演算,是针对生态环境面临的水资源总量不足、地下水开采过度、水污染加剧、水生态环境脆弱等主要问题,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的探讨,是对进一步深化认识生态水利,构建生态水利工程体系、资源优化配置体系、社会...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模拟演算,是针对生态环境面临的水资源总量不足、地下水开采过度、水污染加剧、水生态环境脆弱等主要问题,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的探讨,是对进一步深化认识生态水利,构建生态水利工程体系、资源优化配置体系、社会化节水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等5大体系的建设思路指明方向。本文通过建立模拟模型,分析各种约束条件,进行调试与调度方案选优,确定最优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联合调度模拟 模型演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