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李宏斌
-
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108-109,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0d~1年。恢复良好(GOS5分)61例、中残(4分)15例、重残(3分)18例、植物生存(2分)12例、死亡(1分)1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但需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规范操作,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死亡率及致残率。
-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颅脑损伤
-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宏斌
-
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5期144-14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患者围术期处理。结果:126例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组拔出引流管时间在术后3~5d。经积极的围术期处理,无一例死亡。术后恢复I级46例,Ⅱ级70例,Ⅲ级10例;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2例,呼吸道感染3例,再出血3例。结论:围术期处理是保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的基础,进行有效的控制血压,防止血压的波动,防止再出血;应用合理地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避免加重心脏功能,防止肾脏损伤;综合全面的支持治疗,能够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
-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围术期
处理
-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李宏斌
-
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4期156-157,共2页
-
文摘
目的: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出现并发症68例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结果:68例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相关并发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并发症痊愈60例;死亡6例,死亡率8.82%。消化道出血2例出现低血压、休克导致多脏器功能衰减,再出血死亡3例进行了开颅手术仍控制不良导致呼吸功能衰减死亡;急性肾损伤1例经治疗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虽然并发症较低,但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患者年龄较大、出血量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较低、出血部位重要的患者,应加强监控、及早发现和防止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
-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治疗
并发症
-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观察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杨强
-
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6期69-70,共2页
-
文摘
目的总结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寒治疗颅内动脉瘤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均成功介入栓塞。术后载瘤动脉均显影正常,无1例异位栓塞及并发症出现,无死亡。随访3~20个月,未出现蛛网膜下隙出血及动脉瘤复发病例。结论经血管内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可靠、创伤微小。随着介入材料和方法的不断改进,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会更广泛,有望成为今后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
-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
栓塞
弹簧圈
-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宏斌
-
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4期103-10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引流时间为3~7d,血肿清除率首次为42%~89%,术后1周为75%~100%,术后2周为100%,无1例发生颅内感染。其中痊愈90例,显著进步125例,进步60例,死亡18例,自动出院7例,总有效率90%。结论采用YL-1型穿刺针进行清除急性脑出血,手术方法简便,临床疗效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首选的治疗方法。
-
关键词
微创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 6
-
-
作者
杨强
-
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64-6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良好(出院时除动眼神经瘫未恢复外没有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生活能自理),轻残(生活能自理但遗留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重残(生活不能自理)和死亡分为4级。近期效果以出院时的情况为准,120例中良好97例,轻残12例,重残7例,死亡4例。结论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显微外科手术目的在于微侵袭、低损伤。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
关键词
显微手术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动眼神经麻痹
-
分类号
R651.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