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置换后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诊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牛云峰 李广贤 +1 位作者 刘金榜 许金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8期16-19,共4页
目的检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含量变化,探讨其对诊断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33例,根据术后有无DVT将其分为DVT组和Control组,分别于... 目的检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含量变化,探讨其对诊断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33例,根据术后有无DVT将其分为DVT组和Control组,分别于入院后1d、术后1d、7d、14d检测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B)、D-二聚体(D-dimer),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浆FIB含量在手术前后Control组和DV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有一过性升高趋势,但术后14d降至正常;FDB手术前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trol组术前含量较低,术后同样有一过性升高趋势,术后14d逐渐降低,术后各个时间点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术前FDP含量较高,术后1d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术后两组含量逐渐增高,术后7d、14d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d DVT组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的检测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后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早期预防及治疗上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D-二聚体是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实验室无创伤检查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何雨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0期98-99,共2页
目的探究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情况。方法对3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84.8%,术后伤口感染患者2例,胫前软组织坏死1例,1例患者延迟愈合。结论胫骨Pilon骨折为... 目的探究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情况。方法对3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84.8%,术后伤口感染患者2例,胫前软组织坏死1例,1例患者延迟愈合。结论胫骨Pilon骨折为一种难治性骨折,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认真辅助操作,并完善术后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临床手术疗效,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