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与体型外貌鉴定数据分析(2016-2023年)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阳 刘长磊 +7 位作者 任小丽 吴胜军 闫跃飞 闫磊 白雪利 朱慧媛 王晓锋 张震 《中国奶牛》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理论的完善和体系健全,是提高奶牛群体性能的最有效途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和体型外貌鉴定是奶牛场育种工作的基础,是促进群体遗传改良的重中之重。本文对河南省2016-2023年奶牛场的DHI数据和体型外貌鉴定数据进... 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理论的完善和体系健全,是提高奶牛群体性能的最有效途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和体型外貌鉴定是奶牛场育种工作的基础,是促进群体遗传改良的重中之重。本文对河南省2016-2023年奶牛场的DHI数据和体型外貌鉴定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奶牛场的产奶量有明显提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不大,体细胞数显著下降,产犊间隔天数有待缩短。奶牛场在体型总分、体躯容量、尻部、肢蹄、泌乳系统和乳用性能方面都有明显提升,但部分性状仍需改良。未来育种工作中,需重点关注泌乳系统(后乳房附着高度、后乳房附着宽度、中央悬韧带和前乳房附着)的改良。同时,尻部(尻宽)和肢蹄(后肢后视和蹄踵深度)也需要多加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奶牛育种 生产性能 体型外貌 改良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质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彦琴 任小丽 +3 位作者 闫磊 闫跃飞 耿繁军 张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0-145,共6页
统计分析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以此建立数据筛选标准,为奶牛遗传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收集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155 893头中国荷斯坦牛2 152 451条测定记录,使用SAS 9.4软件MEANS过程统计分析测定次数... 统计分析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以此建立数据筛选标准,为奶牛遗传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收集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155 893头中国荷斯坦牛2 152 451条测定记录,使用SAS 9.4软件MEANS过程统计分析测定次数、测定间隔、首次测定泌乳天数、公牛后代女儿数及其分布场数、首次产犊月龄和系谱完整率等指标在不同测定年份和牧场规模的变化,并采用SQL语句筛选出可用于遗传评估的数据。结果表明,2008—2015年,河南省内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个体数由7 379头增加到93 706头,测定日产奶量由19.91 kg增加到24.05 kg,体细胞数则由411.09×10^3个/m L降低到277.08×10^3个/m L;泌乳天数在5-305 d的记录占70.92%;测定次数由平均3.20次增加到6.31次;测定间隔由70.22 d下降到33.83 d;首次产犊月龄在25月龄的个体最多,占头胎个体数的12.57%;后代女儿数在20头以上且女儿分布在10个牧场以上的公牛占6.05%;一代系谱完整率为82.54%;筛选后可用于遗传评估的数据占总记录的20.67%,小于其他同类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质量 测定次数 测定间隔 首次测定泌乳天数 公牛后代女儿数及其分布场数 首次产犊月龄 系谱完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犊牛腹泻7种病原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向佩 秦帅 +4 位作者 冯亚杰 张洋 刘晓曼 孙贝贝 张震 《中国奶牛》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了深入了解造成河南省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及其流行情况,明确犊牛腹泻病因、扩充河南省内犊牛腹泻病原的流行数据,本研究对河南省内犊牛腹泻粪便送检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7种常见腹泻病原检测。结果表明,河南省犊牛腹泻常见病原... 为了深入了解造成河南省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及其流行情况,明确犊牛腹泻病因、扩充河南省内犊牛腹泻病原的流行数据,本研究对河南省内犊牛腹泻粪便送检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7种常见腹泻病原检测。结果表明,河南省犊牛腹泻常见病原中隐孢子虫检出率最高,达到41.18%(42/102);BCoV和BRV其次,分别为24.51%(25/102)、14.71%(15/102);BVDV检出率3.92%(4/102);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K99检出率均为1.96%(2/102),副结核分枝杆菌未检出。除单一感染外,还有较多的混合感染情况,且病原流行情况有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BCoV BRV BVDV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饮用水水质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高娜 张震 +4 位作者 闫磊 潘磊 吴一鸣 丁青青 皇超英 《中国奶牛》 2024年第11期8-12,共5页
水是生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维持生命所需的重要营养素。水质直接或间接影响奶牛采食量和生理健康状况,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生产性能。决定水质的重要参数包括感官、溶解性总固体、pH值、硫酸盐、铁、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牧场通常容易... 水是生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维持生命所需的重要营养素。水质直接或间接影响奶牛采食量和生理健康状况,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生产性能。决定水质的重要参数包括感官、溶解性总固体、pH值、硫酸盐、铁、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牧场通常容易忽视水质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对饮用水中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期望可以有助于改善奶牛的饲养实践,进而改善奶牛的健康、生产和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质 奶牛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奶业之路上的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震 任小丽 +5 位作者 李姣 闫磊 闫跃飞 耿繁军 杨兰 赖登明 《中国奶牛》 2019年第5期62-66,共5页
本文总结了过去十年间国内奶业转型升级中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发展状况,并为接下来的中国DHI工作建言献策。
关键词 奶业转型升级 DHI工作 先进性研究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丹丹 张震 +2 位作者 邓立新 张志平 王新庄 《中国奶牛》 2015年第10期23-27,共5页
本试验选取河南省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6个规模奶牛场,结合其2013年全年体细胞数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为豫南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季度变化而变化,以第三... 本试验选取河南省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6个规模奶牛场,结合其2013年全年体细胞数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为豫南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季度变化而变化,以第三季度发病率最高;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泌乳前期,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比较平稳,泌乳后期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从123头奶牛的361个乳区的阳性样品中共分离到9种516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3株,占19.96%;无乳链球菌124株,占24.03%;停乳链球菌80株,占15.50%;大肠杆菌111株,占21.51%;其他菌占18.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检出菌对头孢曲松、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药物比较敏感,对四环素、磷霉素、新霉素、土霉素、多黏菌素B、链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敏感性比较低,对青霉素G、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体细胞数 发病率 致病菌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德新 沈菩秀 +4 位作者 于井成 闫磊 闫琛博 张震 王新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98,共4页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BVD)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019年12月-2020年9月采集的河南省40个规模化奶牛场5486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河南省奶牛场5486份血清中,BVDV抗原阳性率为1.77%;泌乳牛...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BVD)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019年12月-2020年9月采集的河南省40个规模化奶牛场5486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河南省奶牛场5486份血清中,BVDV抗原阳性率为1.77%;泌乳牛、后备牛和犊牛的BVD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73%、2.31%和1.12%;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和豫中地区的BVD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16%、3.49%、1.62%、1.59%和1.48%,豫东和豫南地区间BVDV抗原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间BVDV抗原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河南省奶牛场存在BVDV感染,其中豫南地区的BVDV感染率最高,后备牛的BVDV感染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奶牛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2021-2022年犊牛腹泻主要病原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向佩 周峰 +8 位作者 薛永康 秦帅 张洋 闫磊 闫跃飞 刘晓曼 孙贝贝 谷淑华 张震 《中国奶牛》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了解河南省2021-2022年犊牛腹泻病原流行情况,利用犊牛腹泻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分别对2021年河南省20余家牧场送检的170份犊牛腹泻样品,2022年送检的112份犊牛腹泻样品进行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V)及大肠杆... 为了解河南省2021-2022年犊牛腹泻病原流行情况,利用犊牛腹泻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分别对2021年河南省20余家牧场送检的170份犊牛腹泻样品,2022年送检的112份犊牛腹泻样品进行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V)及大肠杆菌K99^(+)(E.coli K99^(+))荧光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以及显著性差异分析(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显示:2022年BRV检出率为50.00%、BCoV检出率为41.00%,相比2021年均显著增高(P<0.01),E.coli K99^(+)检出率与上一年相比基本持平,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2022年BRV、BCoV流行情况愈加严重。进一步分析发现,2022年腹泻病原单一感染检出率为26.79%,其中主要是BRV感染,与2021年单一感染检出率25.29%基本持平,差异不显著(P>0.05)。2022年腹泻病原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5.71%,且主要以BRV、BCoV混合感染为主。相比2021年的12.94%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1),说明2022年混合感染情况愈加严重。建议针对河南省腹泻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与净化。本检测初步摸清了2021年、2022年河南省不同地区犊牛腹泻主要病原流行情况,可为河南省制定犊牛腹泻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病原检出率 牛轮状病毒 牛冠状病毒 牛大肠杆菌K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河南省奶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向佩 周峰 +9 位作者 闫磊 张震 闫跃飞 薛永康 刘晓曼 皇超英 任小丽 刘欢 陈美凯 苏银池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第5期8-9,共2页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利用副结核分枝杆菌(MAP)间接ELISA抗体检测对2020年省内11个地市部分牧场送检的523份牛血液样品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4个送检牧场,阳性样品145份,场间阳性率92.86%,样品阳性率27.72%。对4...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利用副结核分枝杆菌(MAP)间接ELISA抗体检测对2020年省内11个地市部分牧场送检的523份牛血液样品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4个送检牧场,阳性样品145份,场间阳性率92.86%,样品阳性率27.72%。对4个500头左右中小规模牧场进行批量检测,833份样品中阳性样品210份,场间阳性率100%,场内阳性率15.67%~36.06%,样品阳性率25.93%。2019年共计送检样品345份,其中MAP抗体阳性数104份,样品阳性率30.14%。2020年送检样品与2019年相比,送检量增加了51.59%,阳性率降低了2.4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副结核病 发病率 血清抗体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奶牛乳房炎现状调查
10
作者 李静茹 闫跃飞 +3 位作者 杜建厂 刘长磊 耿繁军 张震 《中国奶牛》 2016年第8期35-37,共3页
随着河南奶业的快速发展,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影响奶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奶产量和乳品质,更好地预防奶牛乳房炎,笔者对河南省部分区域的规模养殖场、个体养殖户和养殖小区进行了乳房炎发病状况调查及致病菌的分离... 随着河南奶业的快速发展,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影响奶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奶产量和乳品质,更好地预防奶牛乳房炎,笔者对河南省部分区域的规模养殖场、个体养殖户和养殖小区进行了乳房炎发病状况调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相对较高;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流行性病学 生化鉴定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DHI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耿繁军 王相根 +2 位作者 苏银池 朱伟然 汪聪勇 《中国奶牛》 2009年第8期39-40,共2页
本文综述了河南省DHI工作的组织方式和测定现状,并指出了限制河南省DHI工作推广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并预测了DHI在河南省奶牛养殖业中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DHI 测定现状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德新 徐峥嵘 +5 位作者 王新庄 闫磊 朱小洁 薛永康 刘晓曼 张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130,共5页
为了解河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感染情况及主要基因型,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来自河南省14个市和不同地区的4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 486份血清中BVDV抗原进行检... 为了解河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感染情况及主要基因型,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来自河南省14个市和不同地区的4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 486份血清中BVDV抗原进行检测,同时对ELISA方法检测的97份抗原阳性样本,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RT-PCR)进行BVDV抗原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A10奶牛场BVDV抗原阳性率最高,为7.8%(11/141),A11、A17奶牛场BVDV抗原阳性率最低,为0.66%(1/151)。不同牛场的BVDV抗原阳性率为0~7.8%,平均阳性率为1.77%;河南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基因型均为BVDV-1型,未发现其他基因型。提示BVDV在河南省规模化奶牛场存在,但不同地区、不同牛场的BVDV阳性率不同,主要以BVDV-1型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流行病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集约化奶牛场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栗敏杰 任小丽 +5 位作者 张震 闫磊 闫跃飞 白雪利 李静茹 高腾云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7-61,77,共6页
为探讨中原地区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随牧场、胎次、产犊年-季和父亲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各泌乳性状间的相关性,选择河南省7个集约化奶牛场荷斯坦泌乳牛DHI测定记录及系谱记录,运用SAS 9.4软件中协方差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及其互作效应对泌乳... 为探讨中原地区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随牧场、胎次、产犊年-季和父亲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各泌乳性状间的相关性,选择河南省7个集约化奶牛场荷斯坦泌乳牛DHI测定记录及系谱记录,运用SAS 9.4软件中协方差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及其互作效应对泌乳性能的影响,利用SAS 9.4 CORR过程计算各泌乳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产奶量的上升,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SCC均呈下降趋势,但乳尿素氮呈现上升的趋势;乳脂率、乳蛋白率与乳中SCC间呈正相关。胎次对荷斯坦奶牛日产奶量、乳中SCC有极显著影响(P<0.01);牧场和产犊年-季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SCC和乳尿素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胎次、牧场和产犊年-季的两两互作效应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中SCC和乳尿素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不同父系的遗传因素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尿素氮有极显著影响(P<0.01)。该研究结果说明中原地区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随产犊季节、胎次、牧场的变化规律与其他地区基本相同,但细节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中原地区 产奶量 乳成分 协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犊牛腹泻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银池 闫磊 +4 位作者 赵玉玺 薛永康 闫跃飞 任小丽 张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0,共5页
本试验旨在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在河南省腹泻犊牛中的感染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并评估腹泻犊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的人兽共患潜力。在河南省采集了140份0~6月龄的腹泻犊牛粪便,采用巢式PCR扩增毕氏肠微孢子虫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并对阳性结果... 本试验旨在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在河南省腹泻犊牛中的感染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并评估腹泻犊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的人兽共患潜力。在河南省采集了140份0~6月龄的腹泻犊牛粪便,采用巢式PCR扩增毕氏肠微孢子虫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并对阳性结果测序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在腹泻犊牛中的感染率为6.43%(9/140),断奶前犊牛感染率高于断奶后犊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共检出5种基因型,分别为J(n=3)、I(n=2)、CHC8(n=2)、BEB4(n=1)和BEB6(n=1),基因型的分布有一定的地理差异,这5种基因型同处于2群,具有人兽共患风险。本试验结果对犊牛腹泻防控以及公共卫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毕氏肠微孢子虫 基因型 人兽共患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牛呼吸疾病综合征主要病原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薛永康 闫磊 +3 位作者 刘晓曼 王向佩 孙贝贝 张震 《中国奶牛》 2023年第7期57-60,共4页
为调查河南省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病原的流行情况,明确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病因、丰富河南省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病原流行资料,在河南省内采样并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患病牛只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河南省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病原检出率依次... 为调查河南省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病原的流行情况,明确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病因、丰富河南省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病原流行资料,在河南省内采样并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患病牛只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河南省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病原检出率依次是多杀性巴氏杆菌(47.39%)、牛支原体(32.09%)、溶血性曼氏杆菌(23.88%)、牛冠状病毒(16.79%)、牛副流感病毒3型(13.4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10.45%)、牛病毒性腹泻病毒(7.46%)。同时河南省内多为混合感染,且病原流行情况有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疾病综合征 多杀性巴氏杆菌 牛支原体 溶血曼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河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质量评价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侯玉芳 谷淑华 +9 位作者 郑爱荣 刘欢 皇超英 薛永康 高娜 岳婷婷 鲁晓娜 闫磊 闫跃飞 任小丽 《中国奶牛》 2023年第10期11-15,共5页
本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和有针对性地提升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提供参考依据。为了综合评价河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共采集104家不同规模牧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行业专家感官评价对全株玉... 本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和有针对性地提升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提供参考依据。为了综合评价河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共采集104家不同规模牧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行业专家感官评价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成分、感官指标及发酵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21年河南省全株玉米青贮中平均干物质(DM)、粗蛋白(CP)、淀粉、中性洗涤纤维(NDF)、乳酸含量和pH值分别为30.8%、8.2%、30.3%、42.4%、4.8%和3.8。84.0%的玉米青贮为黄绿色,74.0%的玉米青贮气味带有醇香酸味,74.0%的玉米青贮籽粒破碎良好,82.0%的玉米青贮切割均匀。河南省规模化牧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质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符合粮改饲—优质青贮行动计划(GEAF计划)中优质全株玉米青贮推荐标准,且全株玉米青贮感官品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营养成分 感官评鉴 发酵指标 饲料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SCC与产奶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葛影影 王志敬 +1 位作者 薛永康 张震 《中国奶牛》 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了探讨牛乳SCC与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等生产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为牧场乳品质量安全、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和奶牛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本试验随机选择焦作市某奶牛场8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DHI测定。根据牛乳SCC水平的变化,分为正常组(SCC≤50... 为了探讨牛乳SCC与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等生产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为牧场乳品质量安全、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和奶牛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本试验随机选择焦作市某奶牛场8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DHI测定。根据牛乳SCC水平的变化,分为正常组(SCC≤50万/mL)、低度组(50<SCC≤200万/mL)、中度组(200<SCC≤500万/mL)和高度组(SCC>500万/mL)。结果表明,不同SCC数值水平内,各组间日产奶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高度组的乳脂率与正常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与低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正常组的乳蛋白率与中度组、高度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与低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高度组的乳糖率与正常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与低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的总固体水平差异未见显著(P>0.05)。奶牛日产奶量与SCC水平、乳蛋白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糖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固体无显著相关性(P>0.05)。这说明乳SCC的显著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牛奶的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体细胞数 日产奶量 乳成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犊牛腹泻隐孢子虫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永康 张震 +3 位作者 李静茹 孙贝贝 鲁晓娜 闫磊 《中国奶牛》 2023年第5期43-47,共5页
为调查河南省内隐孢子虫发病情况,采集河南省14个养殖场的218份犊牛粪便样品(其中腹泻症状犊牛粪便样品153份,非腹泻犊牛粪便样品65份)进行隐孢子虫的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在14个牧场中有12个(85.7%)检测到隐孢子虫感染,腹泻症状犊... 为调查河南省内隐孢子虫发病情况,采集河南省14个养殖场的218份犊牛粪便样品(其中腹泻症状犊牛粪便样品153份,非腹泻犊牛粪便样品65份)进行隐孢子虫的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在14个牧场中有12个(85.7%)检测到隐孢子虫感染,腹泻症状犊牛粪便样品检出率为29.4%(45/153),同时上述粪便样品中存在有微小隐孢子虫(n=22)、瑞氏隐孢子虫(n=6)、安氏隐孢子虫(n=5)和牛隐孢子虫(n=12)4种隐孢子虫;非腹泻症状犊牛粪便样品检出率23.1%(15/65),说明河南省内犊牛腹泻隐孢子虫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隐孢子虫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DHI助推奶牛养殖水平大幅提高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震 闫磊 +2 位作者 闫跃飞 杨文华 任小丽 《中国畜牧业》 2016年第23期27-29,共3页
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是集奶牛群体改良、良种登记、遗传评估、生鲜乳质量监测、饲料成分分析、疾病检测和疫情预警为一体的高科技技术服务中心,是农业部22个定点生产性能检测中心之一。中心建成有现代化标准实验室、... 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是集奶牛群体改良、良种登记、遗传评估、生鲜乳质量监测、饲料成分分析、疾病检测和疫情预警为一体的高科技技术服务中心,是农业部22个定点生产性能检测中心之一。中心建成有现代化标准实验室、数据处理中心和办公室近600平方米;拥有包括FOSS FT+、CombiScope FTIR 600HP乳成分与体细胞综合检测仪三套,美国BIO公司酶标仪、全套VELP饲料成分检测仪、PCR仪、核酸分析、电泳等各类进口仪器设备60余台(套),年可为近10万头奶牛提供品种登记、遗传评估、乳成分分析、饲料成分检测和疫病监测等综合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I 河南省 奶牛 养殖水平 生产性能测定 综合检测仪 助推 技术服务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牧场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_1本底含量的研究分析
20
作者 张俊 闫磊 +3 位作者 皇超英 赵玉玺 王现军 张震 《中国奶牛》 2018年第9期52-56,共5页
为了全面掌握河南省牧场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含量总体状况,选取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45家牧场,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牧场生鲜乳大罐样中黄曲霉毒素M_1残留进行测定,确定其大致范围。结果表明:被检测的45家牧场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含... 为了全面掌握河南省牧场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含量总体状况,选取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45家牧场,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牧场生鲜乳大罐样中黄曲霉毒素M_1残留进行测定,确定其大致范围。结果表明:被检测的45家牧场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大致范围为0~0.124μg/kg,平均值为0.039μg/kg,多数牧场生鲜乳黄曲霉毒素M_1含量集中在0.02~0.06μg/kg。由于目前国家标准规定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最大残留量为0.5μg/kg,本试验数据说明河南省牧场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均符合国家规定,但个别牧场生鲜乳中黄曲霉素M_1含量稍高。本研究可为河南省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含量的安全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牧场生鲜乳生产环节及时调整防护措施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生鲜乳 黄曲霉毒素M1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