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后灾区应急通信系统搭建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阳 谢恒义 +4 位作者 寇曼曼 郭慧 李晓慧 韩贞辉 钟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7-1683,共7页
大地震发生后通常会导致通信设施损坏,地面通信不畅甚至中断,给救灾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需要建立可靠的现场应急通信网络。针对传统应急通信车通信手段单一、工作队协同通信难、灾区回传画面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了可以快速部署... 大地震发生后通常会导致通信设施损坏,地面通信不畅甚至中断,给救灾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需要建立可靠的现场应急通信网络。针对传统应急通信车通信手段单一、工作队协同通信难、灾区回传画面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了可以快速部署、运行稳定的应急通信方案,具体包括现场多种通信方式的融合、“最后一公里”通信能力的提升等。其中,现场通信融合调度中,测试了多种通信手段的通话效果,并能自由切换现场不同运营商网络,以满足现场通信需求;“最后一公里”通信能力提升中将无人机获取的画面作为一路信号接入到视频会议中,实现了同指挥中心之间图像、声音的实时传输。该方案能实现极端环境下的通信网络畅通,其中短波通信距离可达400 km;灾情获取方式能适应多种通信网络,传输帧率大于30 frame/s,画面清晰流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区 应急通信网络 通信融合 “最后一公里”通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