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帕米尔式”铁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0
1
作者 燕长海 陈曹军 +4 位作者 曹新志 张旺生 陈俊魁 李山坡 刘品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9-557,共9页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铁矿床,如老并铁矿床、乔普卡里莫铁矿床、叶里克铁矿床、吉尔铁克沟铁矿床等。由于这些矿床具有较为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特点而有别于世界上已知的铁矿床,因而将其命名为"...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铁矿床,如老并铁矿床、乔普卡里莫铁矿床、叶里克铁矿床、吉尔铁克沟铁矿床等。由于这些矿床具有较为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特点而有别于世界上已知的铁矿床,因而将其命名为"帕米尔式"铁矿床。以老并铁矿床为例对"帕米尔式"铁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年代、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帕米尔式"铁矿床主要赋存于布伦阔勒岩群黑云石英片岩岩性段内,该岩性段磁铁矿化现象较为普遍,普遍发育磁铁矿、黄铁矿、石膏、硬石膏的矿物同生组合,为一种特殊的膏铁建造;LA-ICP-MS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表明,含铁建造布伦阔勒岩群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沉积型磁铁矿矿床,后期受到一定的区域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该类型矿床的发现,对于丰富世界铁矿床的类型和同类型铁矿床的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式”铁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时代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熊耳山地区北岭金矿Pb、S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肖龙 申硕果 +5 位作者 黄丹峰 李敏 谭红霞 龚若飞 王子靖 李宗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264,共12页
位于豫西熊耳山地区的北岭金矿是一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其金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采集主成矿阶段的矿石并挑选其中的黄铁矿进行铅和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的208 Pb/204 Pb值为36.789~37... 位于豫西熊耳山地区的北岭金矿是一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其金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采集主成矿阶段的矿石并挑选其中的黄铁矿进行铅和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的208 Pb/204 Pb值为36.789~37.861,平均值为37.455;207 Pb/204 Pb值为15.383~15.505,平均值为15.444;206 Pb/204 Pb值为16.373~17.294,平均值为16.939。矿石铅μ值为9.36~9.43,平均值为9.38;Th/U值为4.04~4.17,平均值为4.09。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地幔,有壳源物质的混染。黄铁矿的δ34 S为-9.6‰^-16.6‰,平均为-14.85‰,表明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硫同位素发生了较强烈的分馏,分馏原因可能是因天水加入到成矿流体中导致氧逸度升高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硫同位素 北岭金矿 熊耳山地区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