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卢氏县蔡家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杰 张彦锋 +9 位作者 田晓敏 刘恩法 郑广明 韩金生 冯建涛 王玉锋 卫江旗 张宏涛 贾志超 李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7-506,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东秦岭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特征,指导河南省卢氏县蔡家锂矿的勘查工作,本文通过对蔡家锂矿野外地质调查、岩心及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花岗伟晶岩成矿作用规律,对蔡家锂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研究东秦岭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特征,指导河南省卢氏县蔡家锂矿的勘查工作,本文通过对蔡家锂矿野外地质调查、岩心及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花岗伟晶岩成矿作用规律,对蔡家锂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花岗伟晶岩型;矿石类型为微斜长石-钠长石型、锂辉石-钠长石型、锂云母-钠长石型;矿石矿物以锂辉石、锂云母为主,其次为磷锂铝石、铌锰矿、钽锰矿、铌钽铁矿、绿柱石等。在此基础上,对该区花岗伟晶岩矿脉的母岩和花岗伟晶岩密集区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表明研究区花岗伟晶岩母岩为桃坪花岗岩体,具有高级分异特征,主要赋存在背斜带次级构造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锂矿 地质特征 成因 卢氏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巩义地区本溪组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来自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17
2
作者 曹高社 刘凌之 +6 位作者 邢舟 孙凤余 余爽杰 方磅磅 杜欣 周红春 陈永才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65,共11页
巩义地区是河南省本溪组铝土矿发现最早的地区,也是豫西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清晰。选取该区一个露天采坑内的豆鲕状铝土矿样品,进行岩石薄片观察、X衍射分析和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该区... 巩义地区是河南省本溪组铝土矿发现最早的地区,也是豫西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清晰。选取该区一个露天采坑内的豆鲕状铝土矿样品,进行岩石薄片观察、X衍射分析和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该区铝土矿主要矿物成分为硬水铝石、锐钛矿和伊利石;碎屑锆石年龄可以分成2组,第一组介于393—484 Ma间,峰值约为442 Ma,占86%,主要为早古生代岩浆锆石,第二组介于555—2 714 Ma间,具有约901 Ma,约1 718 Ma,约2 440 Ma的峰值年龄,占14%,主要为前寒武纪岩浆锆石或为岩浆成因的变质增生锆石;早古生代碎屑锆石主要来自于北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中-酸性花岗质侵入岩,前寒武纪碎屑锆石可能主要来源于北秦岭地区的变质地层,它们与侵入其中的加里东期岩浆岩一同被剥蚀,共同为研究区提供物源;该区铝土矿中缺少晚古生代碎屑锆石的原因可能与远离内蒙古隆起,靠近北秦岭造山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溪组铝土矿 物质来源 碎屑锆石 LA-ICP-MSU-Pb测年 巩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偃龙铝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建全 冯帅 +4 位作者 安超 席善峰 冯非凡 赵钦 王中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4-714,共11页
本文以偃龙铝土矿为对象,研究了铝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其成矿物质来源。铝土矿含矿岩系中不同矿产的SiO_2、Al_2O_3、Fe_2O_3、FeO的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且总量较高,说明铝土矿在形成过程中,其源岩风化程度较高。Al_2O_3与SiO_2、Fe... 本文以偃龙铝土矿为对象,研究了铝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其成矿物质来源。铝土矿含矿岩系中不同矿产的SiO_2、Al_2O_3、Fe_2O_3、FeO的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且总量较高,说明铝土矿在形成过程中,其源岩风化程度较高。Al_2O_3与SiO_2、Fe_2O_3、K_2O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TiO_2、A/S呈正相关关系。含矿岩系明显具有富集轻稀土、亏损HREE的特征,在垂向上,其稀土元素含量较高的是Ce、La、Nd(均为轻稀土),低含量的是Tm、Ho、Eu、Lu。微量元素方面,偃龙铝土矿比山西铝土矿富集的元素有Li、Be、Sc、Ni、Cu、Zn、Zr等稀有金属元素和亲铜元素,而这些元素在贵州大竹园铝土矿中的含量比偃龙铝土矿更富集。偃龙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基底碳酸盐岩风化残余,在广泛海侵时,残余物质经搬运沉积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偃龙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偃龙地区本溪组含铝岩系的原岩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恩法 曹高社 +4 位作者 邢舟 孙凤余 杜欣 周红春 陈永才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5,共9页
为了揭示华北陆块上古生界最底部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溪组含铝岩系承载的地质信息,以华北陆块南部豫西偃龙地区ZK0008钻孔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本溪组含铝岩系样品,利用多种测试方法,确定含铝岩系矿物成分、矿物赋存状态、元素含量及其... 为了揭示华北陆块上古生界最底部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溪组含铝岩系承载的地质信息,以华北陆块南部豫西偃龙地区ZK0008钻孔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本溪组含铝岩系样品,利用多种测试方法,确定含铝岩系矿物成分、矿物赋存状态、元素含量及其垂向变化,并依据土壤化学基本原理,分析本溪组含铝岩系矿物成因及矿物垂向变化的原因,进而恢复该区含铝岩系的原岩并讨论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该区本溪组含铝岩系矿物成分主要为硬水铝石矿物和黏土矿物,多为隐晶质集合体;相对难迁移元素主要富集在豆鲕状铝土矿中,相对易迁移元素主要富集在铝土质泥岩中;含铝岩系中矿物成分垂向上的变化是原岩不同程度富铁铝化的结果,原岩主要为来自北秦岭造山带、成分成熟度很低的长石和/或岩屑粉砂岩;本溪组原岩沉积时,海平面抬升可抵达北秦岭造山带的山前地区,可能由突发式的快速海侵引起,缓慢的海退可将来自北秦岭造山带的长石和/或岩屑带到离物源区较远的区域沉积;湿热多雨气候条件下,本溪组原始沉积物暴露地表时迅速彻底富铁铝化,形成一个典型的富铁铝化剖面,海平面多次升降旋回造成本溪组含铝岩系多个富铁铝化剖面叠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溪组 含铝岩系 原岩 华北陆块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1
5
作者 鲁正清 柴世刚 +5 位作者 刘会星 何旭麒 渠玉冰 高轩 李小荣 王健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7-634,共8页
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区位于豫西铝土矿成矿区嵩箕铝土矿成矿小区,是豫西铝土矿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铝土矿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中上部,下伏具有岩溶特征的寒武—奥陶纪灰岩,沉积相为滨岸泻湖泥岩相区,属海相沉积的一水硬铝石岩溶... 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区位于豫西铝土矿成矿区嵩箕铝土矿成矿小区,是豫西铝土矿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铝土矿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中上部,下伏具有岩溶特征的寒武—奥陶纪灰岩,沉积相为滨岸泻湖泥岩相区,属海相沉积的一水硬铝石岩溶型矿床,矿体主要填充在岩溶作用形成的负地形之中。本文系统阐述了矿区的含矿岩系、矿床地质及矿石质量特征等,研究了本区铝土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的展布规律和富集规律,对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铝土矿床分布在坳陷区边部及隆起区的过渡带,铝土矿的厚度和品质与本溪组厚度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预测深部仍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龙铝土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控矿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老湾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加伟 孙保平 +2 位作者 李佩 裴满意 任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3-724,共12页
老湾金矿床是河南桐柏地区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含CO_2的K^+-Na^+-Cl^-SO_4^(2-)体系;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矿床成矿早期阶段以岩浆水为主要成矿热液来源,成矿晚期阶段以大气降水为主... 老湾金矿床是河南桐柏地区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含CO_2的K^+-Na^+-Cl^-SO_4^(2-)体系;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矿床成矿早期阶段以岩浆水为主要成矿热液来源,成矿晚期阶段以大气降水为主要热液来源:矿石铅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源区与龟山岩组、老湾花岗岩有亲缘关系,且与花岗岩接近,显示其深源特征,进一步提供了成矿流体岩浆成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特征 成矿流体 稳定同位素 老湾金矿床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洛宁石龙山金多金属矿预查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赵欣怡 罗先熔 +4 位作者 杨笑笑 刘刚 刘攀峰 汤国栋 杜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778,共11页
为加强河南洛宁石龙山金多金属矿预查区的找矿工作,在深入了解该区地质特征后,对此预查区进行了1∶10000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基于测量数据,利用元素变异系数、浓集系数及分形特征等方法对Au、Ag、Cu、W、Mo、Pb、Zn、As、Sb、Bi十种元... 为加强河南洛宁石龙山金多金属矿预查区的找矿工作,在深入了解该区地质特征后,对此预查区进行了1∶10000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基于测量数据,利用元素变异系数、浓集系数及分形特征等方法对Au、Ag、Cu、W、Mo、Pb、Zn、As、Sb、Bi十种元素含量进行了统计,并分析各元素的空间分布与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区内Au、Ag、Cu、Mo元素成矿潜力较大。运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将SPSS软件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划分出F1(As-Sb-Au)、F2(Cu-Zn-Pb-Ag)、F3(Mo-Bi)、F4(W)四组元素组合并做出因子得分异常图。根据因子得分异常分布的套合情况以及元素在区内的成矿潜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圈定找矿靶区5个,这为该区后续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金多金属矿 分形 因子得分 找矿远景 河南洛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卢氏三官庙钼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雨 神元 +1 位作者 鲁正清 彭琼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6,共9页
河南省卢氏县三官庙钼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卢氏—栾川陆缘褶断带中西部,为寻找钼钨铅锌金银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经过去量纲标准化的Euclidean距离法对三官庙矿区进行了土壤地球化学找矿预测研究,采用... 河南省卢氏县三官庙钼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卢氏—栾川陆缘褶断带中西部,为寻找钼钨铅锌金银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经过去量纲标准化的Euclidean距离法对三官庙矿区进行了土壤地球化学找矿预测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按相关元素组合、亲疏关系、成因联系将元素异常组合分为Mo-CuZn-Pb-W元素相关性异常、As-Sb-Hg-Ag元素相关性异常和Bi异常,有效解决了化探工作中因元素线性相关性不佳而导致R型聚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将元素相关性异常和单元素异常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找出了主成矿元素Mo、Zn、Pb和伴生元素Cu、W。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区综合异常特征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分别采用了1∶1万高精度磁法扫面、槽探法以及钻探法对找矿靶区进行了验证和工程揭露。研究表明:(1)圈定的I类三官庙—赵凹综合异常Mo-Cu-Zn-Pb-W找矿靶区、Ⅱ类北南沟综合异常Mo-Zn-Pb-W-Hg-As-Cu找矿靶区均为矿致异常,与元素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均为寻找钼多金属矿较有利的地区;(2)I类找矿靶区Mo品位未达到工业品位,Ⅱ类找矿靶区Mo、TFe品位均达到了矿床工业品位(w(Mo)最大为0.28%,w(TFe)最大为46.1%),为寻找钼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3)矿区内形成中—高温热液和斑岩-矽卡岩型钼多金属矿床的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多金属矿 多元统计分析法 Euclidean距离法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聚类分析 找矿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玻璃渣替代安山岩骨料制备耐热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鲁杰 李瑞欣 +1 位作者 关鹏 薛志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1,共7页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安山岩粗细骨料、粉煤灰、玻璃渣制备了耐热混凝土,研究了不同掺量玻璃渣替代部分粗骨料(0、5%、10%)对耐热混凝土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常温25℃,110℃烘干,300℃、500℃、700℃、900℃煅烧)前后对混凝土的尺寸、质量...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安山岩粗细骨料、粉煤灰、玻璃渣制备了耐热混凝土,研究了不同掺量玻璃渣替代部分粗骨料(0、5%、10%)对耐热混凝土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常温25℃,110℃烘干,300℃、500℃、700℃、900℃煅烧)前后对混凝土的尺寸、质量、抗压强度、热导率的影响,评价了混凝土的耐热性能,并分析了混凝土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的耐热损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从25℃升高至900℃,混凝土逐渐脱水脱碳而失重,密度逐渐降低,热导率也相应减小。混凝土的质量和密度可以用来评价混凝土的导热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混凝土先收缩后膨胀,抗压强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加后减少,在300℃时达到最大值,此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最小。玻璃渣取代粗骨料比例越高,混凝土变形越大,失质量越大,导热率越小,混凝土抗压强度越低,但整体差异不大。验证了采用玻璃渣取代部分骨料制备耐热混凝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 玻璃渣 耐热混凝土 耐热机理 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分形级配的多分散颗粒体堆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瑞欣 鲁杰 关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混凝土骨料或公路工程基层碎石常采用Fuller或Thompson分布作为设计级配,具有分形特性的多分散颗粒堆积体容易形成相对较大的堆积密度,作为理想的设计级配,其作用机理尚没有详细地解释。采用颗粒离散元仿真技术获取了多种具有分形级配... 混凝土骨料或公路工程基层碎石常采用Fuller或Thompson分布作为设计级配,具有分形特性的多分散颗粒堆积体容易形成相对较大的堆积密度,作为理想的设计级配,其作用机理尚没有详细地解释。采用颗粒离散元仿真技术获取了多种具有分形级配的颗粒体在各向同性压缩条件下的堆积密度,颗粒体由光滑(无摩擦)的球形颗粒构成,分形级配曲线的形状由粒径区间和分形维数指标控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形级配指标与堆积密度和配位数等宏细观指标的相关性,得出分形维数及粒径区间对堆积密度有重要影响。当级配粒径区间较大时,最大的堆积密度对应的分形维数为2.5左右,与工程中常采用的Fuller和Thompson级配十分一致。通过对堆积体细观颗粒层面的配位数及局部堆积密度的研究得出,分形维数为2.5左右时,试样局部排序和接触分布得到优化。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混凝土、土石坝或路基等碎石填料的级配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颗粒级配 离散元 颗粒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砂性土宏细观力学关系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洪超 鲁杰 +2 位作者 饶振兴 翟洪涛 关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60-665,共6页
土体等颗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细观颗粒层面的力学行为决定着其宏观力学性质。然而,目前已经提出的宏细观本构关系多基于对某一种试验数据的唯象总结,缺乏普适性。根据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基于Hertz接触理论,采用颗粒流离散元程序(parti... 土体等颗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细观颗粒层面的力学行为决定着其宏观力学性质。然而,目前已经提出的宏细观本构关系多基于对某一种试验数据的唯象总结,缺乏普适性。根据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基于Hertz接触理论,采用颗粒流离散元程序(particle flow code,PFC^(3D))模拟了粒状砂性土的单轴压缩试验,推导了一种更具普适性的描述砂性土宏细观力学关系的数学模型。建立宏观力学响应与细观力学行为的联系,为构建土的本构关系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颗粒材料 组构 单轴压缩 宏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山前典型地段地表水环境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志勇 王现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4-58,92,共6页
对豫西山前地区地表水取样150个,对样品进行As、Hg、Cr^6+、Cu、Cd、Zn、Pb等重金属含量分析测试,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超标倍数(Pc)分级、地表水重金属综合累积污染指数、地表水密切值评价法等水体污染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河流水质进行了... 对豫西山前地区地表水取样150个,对样品进行As、Hg、Cr^6+、Cu、Cd、Zn、Pb等重金属含量分析测试,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超标倍数(Pc)分级、地表水重金属综合累积污染指数、地表水密切值评价法等水体污染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河流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综合地表水重金属单项超标倍数、重金属综合累积污染指数、密切值等对双桥河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得出了密切值与综合累积污染指数的关系;利用综合累积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各河流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得出:弘农涧河大部分河段处于中度以上污染,有些地方达到重度污染;利用超标倍数评价法对各河流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得出,各重金属元素的样品超标率As为4.00%、Hg为30.67%、Cu为10.67%、Cd为34.67%、Zn为11.33%、Cd为42.67%,其中Cd超标倍数最高,其次为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密切值评价法 超标倍数 综合累积污染指数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大青山金矿床成矿期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杰 赵留升 +7 位作者 张杰 陶世旭 刘向阳 张宏涛 神元 莫家琛 金勇 王承中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2-945,共14页
东天山-北山金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近年来,该矿集区东部的大青山金矿综合运用多种勘查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为了查明成矿期构造特征,进一步指导找矿,通过对已取得勘查资料的综合整理及矿区成矿构造的详细观测解剖,... 东天山-北山金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近年来,该矿集区东部的大青山金矿综合运用多种勘查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为了查明成矿期构造特征,进一步指导找矿,通过对已取得勘查资料的综合整理及矿区成矿构造的详细观测解剖,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控矿结构面、成矿期的构造特征及矿体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大青山金矿床主矿体均位于NEE走向的压扭性逆断层中,主含矿断层受控于矿区北西部的F13;主矿体具有薄而富、尖灭再现的特征,整体向SW侧伏,矿体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成矿期构造应力场为NW-SE方向挤压,自现有矿体向SW寻找深部新矿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控矿结构面 找矿方向 大青山金矿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山地区河元背深部钻探工程钻柱扭矩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孔二伟 高超 +3 位作者 李生海 刘晓阳 郭培国 段隆臣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0-816,共7页
钻探过程中钻柱向孔底传递荷载,承受着拉、压、弯、扭、振等复杂的应力,其中钻柱所承受的工作扭矩是决定其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需要定量分析,但在实际工作中,钻柱扭矩的直接测量十分困难。本文通过建立适当的扭矩计算模型,结合相山地区... 钻探过程中钻柱向孔底传递荷载,承受着拉、压、弯、扭、振等复杂的应力,其中钻柱所承受的工作扭矩是决定其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需要定量分析,但在实际工作中,钻柱扭矩的直接测量十分困难。本文通过建立适当的扭矩计算模型,结合相山地区河元背深部钻探工程CUSD2井测量的相关钻进参数进行扭矩计算,并与实际间接测量的扭矩进行拟合对比分析,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孔径变化对钻柱扭矩的影响以及钻进过程中扭矩消耗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钻柱扭矩控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D2 钻进参数 扭矩 拟合分析 相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墙型拦挡坝在泥石流防治中的应用研究——以塘房沟泥石流治理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斌 赵阳 龙建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9-135,共7页
"5·12"大地震后,灾区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升高。为消减灾害影响、减少损失,现已对灾区大部分易发性泥石流沟进行了治理。在泥石流的防治工程中,拦挡坝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措施。相比于传统的直线型重力拦挡坝,本文... "5·12"大地震后,灾区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升高。为消减灾害影响、减少损失,现已对灾区大部分易发性泥石流沟进行了治理。在泥石流的防治工程中,拦挡坝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措施。相比于传统的直线型重力拦挡坝,本文结合塘房沟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条件,提出并应用翼墙型拦挡坝在泥石流的防治工程中。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翼墙型拦挡坝在泥石流整体冲击力作用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拦挡坝的变形和受力特征。最后结合拦挡坝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为保证拦挡坝的长期有效性,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优化,研究成果可为相似泥石流防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翼墙型拦挡坝 数值模拟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估产遥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闫豫疆 李佩 +2 位作者 陈冬花 李虎 黄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6期236-237,240,共3页
阐述了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对棉花遥感估产研究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总结了新疆棉花遥感估产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遥感 棉花 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狮泉河—永珠—嘉黎构造带中西段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梦婧 赵佩云 +3 位作者 兰锐 吴彦旺 肖雪 张金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190,共9页
放射虫硅质岩为蛇绿岩的上覆沉积盖层,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帮助探讨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和沉积盆地的构造一古地理演化。对狮泉河—永珠—嘉黎构造带西段古昌蛇绿岩中的硅质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并与拉果错和果芒错硅质岩进行了对比... 放射虫硅质岩为蛇绿岩的上覆沉积盖层,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帮助探讨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和沉积盆地的构造一古地理演化。对狮泉河—永珠—嘉黎构造带西段古昌蛇绿岩中的硅质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并与拉果错和果芒错硅质岩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它们的成因及沉积环境。古昌硅质岩SiO2含量较低,Al/(Al+Fe+Mn)比值为0.87~0.95,为非热液成因硅质岩,稀土配分模式整体为轻稀土略亏损的左倾曲线,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基本无Ce异常,Y/Ho比值为21~24,Ti/V比值为220.67~862.02,V/Y比值为0.05~0.29,沉积于大陆边缘环境。对比分析发现,拉果错硅质岩具有与古昌硅质岩相似的特征,而果芒错硅质岩显示了一定大洋盆地硅质岩的特征,并且受到轻微热液作用影响,可能形成于一个更加成熟开阔的洋盆之中。综合蛇绿岩其他端员的研究成果,狮泉河—永珠—嘉黎构造带中西段可能代表了一个靠近大陆边缘的古洋盆,东部果芒错地区发育较为开阔,往西洋盆规模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狮泉河—永珠—嘉黎构造带 硅质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宝市寺河山一带红富士苹果富硒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巧玲 邱顺才 彭琼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9期57-58,共2页
通过对寺河山一带具有种植优势的红富士苹果富硒能力开展试验,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富硒能力较强,质量安全,为天然绿色富硒果品;红富士苹果的生长过程也是果品中硒元素不断积累过程,果肉是其主要富硒部位,适当晚摘有利于果品硒元素的富... 通过对寺河山一带具有种植优势的红富士苹果富硒能力开展试验,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富硒能力较强,质量安全,为天然绿色富硒果品;红富士苹果的生长过程也是果品中硒元素不断积累过程,果肉是其主要富硒部位,适当晚摘有利于果品硒元素的富集与品质提升。建议对当地富硒等土壤进行保护性开发,培育苹果富硒品牌,开展富硒功能产业布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富硒能力 寺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