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新县大银尖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
作者 杨梅珍 曾键年 +3 位作者 李法岭 潘思东 陆建培 任爱群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9-292,共14页
大银尖钼矿床产于大别变质核杂岩带北缘,为典型的与花岗侵入岩有关的石英脉-矽卡岩型复合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对大银尖钼矿床开展了成矿岩体地球化学以及岩体和矿石S,Pb多元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结果表明,产于矿床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钼矿... 大银尖钼矿床产于大别变质核杂岩带北缘,为典型的与花岗侵入岩有关的石英脉-矽卡岩型复合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对大银尖钼矿床开展了成矿岩体地球化学以及岩体和矿石S,Pb多元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结果表明,产于矿床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钼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34S变化很小(5.26‰~6.30%),显示规模较大、硫同位素相对均一的岩浆热液体系特征。成矿岩体显示明显较高的δ34S(+16.86‰),可能反映岩浆强烈的H2S脱挥发分作用。成矿岩体和矿石的低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特征(206Pb/204Pb)t:16.876~16.732,(207Pb/204Pb)t:15.206~15.321,(208Pb/204Pb)t:37.570~37.271,和成矿岩体极低的εNd(t)(-20.1)、高(87Sr/86Sr)i(0.7237)和极高的T2DM(2.4Ga),表明成岩成矿物质形成于中下地壳古老大别杂岩的熔融作用。根据大银尖成矿岩体低Sr丰度(<50×10-6)、高Yb(1.8×10-6)较强的Eu负异常(δEu<0.5)和较低的(La/Yb)N(7.8~9.6)海鸥式稀土配分模型和最新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大银尖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与大别造山带伸展减薄后正常厚度陆壳的熔融作用密切相关,是大别造山带岩石圈拆沉减薄深部动力学过程的浅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二长花岗岩 硫同位素 Sr—Nd—Pb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 大银尖钼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破山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静 杨艳 +3 位作者 鲁颖怀 陈衍景 万守全 马宏卫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20-1229,共10页
破山特大型银矿床位于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的西端。矿床赋存在新元古界歪头山组上部的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中,矿体产出受地层和褶皱构造双重控制,多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矿石以蚀变岩型矿石为主。成矿流体属于中温、低盐度、低密... 破山特大型银矿床位于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的西端。矿床赋存在新元古界歪头山组上部的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中,矿体产出受地层和褶皱构造双重控制,多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矿石以蚀变岩型矿石为主。成矿流体属于中温、低盐度、低密度、富CO2的K+-SO24-型流体,成矿早中阶段以变质流体为主,晚阶段逐渐演化为以大气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歪头山组地层。热液绢云母和云煌岩脉的钾氩年龄分别为103.6Ma和134Ma,指示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即秦岭-桐柏地区的构造环境从挤压向伸展转变的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造山型矿床 破山银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北缘千鹅冲斑岩型钼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9
3
作者 杨梅珍 曾键年 +2 位作者 覃永军 李法岭 万守权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45,共11页
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床是大别山地区近年最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矿床。采用LA-ICP-MS锆石U-Pb和ICP-MS辉钼矿Re-Os同位素精细测年技术,对与成矿相关的宝安寨钾长花岗岩、千鹅冲花岗斑岩2个锆石样品和4个细网脉型钼矿石中的辉钼矿样... 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床是大别山地区近年最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矿床。采用LA-ICP-MS锆石U-Pb和ICP-MS辉钼矿Re-Os同位素精细测年技术,对与成矿相关的宝安寨钾长花岗岩、千鹅冲花岗斑岩2个锆石样品和4个细网脉型钼矿石中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分别获得(135.3±1.9),(128.8±2.6),(127.82±0.87)Ma的同位素年龄。结果表明,千鹅冲钼矿床成矿作用时间与千鹅冲花岗斑岩成岩作用时间一致,晚于大别山巨量花岗质岩浆活动近7Ma,它们为统一构造背景同期不同次岩浆作用的产物。与成矿相关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体具有低Sr(wB<400×10-6)、低Yb(wB<1.8×10-6)、中等程度Eu负异常[δ(Eu)>0.5]、轻重REE强烈分异{[w(La)/w(Yb)]N>24}等特征,其Sr-Nd同位素显示较高的[N(87Sr)/N(86Sr)]i(0.70669~0.72422,变化较大)和极低的ε(Nd)(t)(-18.01~-21.37)。综合分析表明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大别造山带碰撞造山后构造体制由挤压收缩向伸展的转折时期,与成矿有关的酸性侵入岩是加厚陆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千鹅冲斑岩型钼矿床与成矿带内汤家坪、大银尖、天目山、银山、东沟钼矿床在成矿时间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显著差异,反映它们形成于造山带演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构造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辉钼矿RE-OS年龄 千鹅冲斑岩型钼矿床 大别山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柏山老湾金矿带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来自地球化学、年代学证据及控矿构造地质约束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梅珍 陆建培 +2 位作者 付静静 任爱琴 王世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1-666,共16页
老湾金矿带为桐柏山北麓一条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其内的老湾和上上河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分属脆性右行走滑断裂体系中压扭性P型和张扭性R型断裂。老湾金矿床的矿脉呈右形侧列、向南相对缓倾,以浸染状、条带状、网脉状的蚀变岩型矿化为... 老湾金矿带为桐柏山北麓一条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其内的老湾和上上河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分属脆性右行走滑断裂体系中压扭性P型和张扭性R型断裂。老湾金矿床的矿脉呈右形侧列、向南相对缓倾,以浸染状、条带状、网脉状的蚀变岩型矿化为特征。上上河金矿床的矿脉平行展布,向北陡倾,除浸染状蚀变岩型矿化外,石英脉型矿化较发育。该矿带的金矿化类型与断裂构造性质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右行断裂控矿体系晚于韧性剪切带形成,更晚于区域峰期变质作用,这排除了热液成矿作用与早期区域变质和韧性剪切变形之间的成因联系。矿带矿化元素显示,以松扒花岗斑岩脉带为中心的Mo→Cu-Pb-Zn-Ag→Au空间分带特征。矿石硫同位素较窄的变化范围和较均一的组成(δ34S值多变化在1.69‰~5.99‰),显示单一深源岩浆硫特征。矿石与燕山期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的相似性,表明它们可能源自相同的源区。含金石英脉石英流体的氢、氧同位素(δ18O流体值为3.2‰~5.4‰,δD值为-86.3‰~-53.5‰)显示了成矿流体的岩浆来源。花岗斑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38.9±3.3)Ma,与前人测得的矿脉中热液云母(39Ar/40Ar法)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老湾金矿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浅成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右行走滑断裂体系 地质年代学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老湾成矿带 桐柏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皇城山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识别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梅珍 曾键年 +2 位作者 任爱琴 万守全 陆建培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9-1066,共8页
经过详细的野外勘查和热液蚀变、矿物标型特征研究,并结合稳定同位素研究资料综合分析,首次提出皇城山银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的高硫化型矿床。该矿床以发育多孔状石英岩的硅化带和高级泥化带为特征,组成矿石的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 经过详细的野外勘查和热液蚀变、矿物标型特征研究,并结合稳定同位素研究资料综合分析,首次提出皇城山银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的高硫化型矿床。该矿床以发育多孔状石英岩的硅化带和高级泥化带为特征,组成矿石的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铜蓝和辉铜矿等高硫金属硫化物组合为标志。矿石中闪锌矿的低Fe高Tl和强内反射显示低温闪锌矿标型特征。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低温(150~200℃)、低盐度(低于5% NaClequiv)性质。多孔状石英岩和高级泥化蚀变反映酸性岩浆蒸气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银及贱金属元素是由岩浆蒸气迁移并因岩浆蒸气随后的冷却冷凝作用而沉淀。金属硫化物较强的重硫亏损(δ34S:-11.7%~-22‰)特征反映成矿体系在近地表相对较开放的高氧逸度环境和较低温度条件下发生较强的硫同位素分馏作用。皇城山银矿床总体显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体系成矿特征。分析了成矿的地质制约因素以及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特征 高硫化型 银矿床 河南 皇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商城县汤家坪钼矿围岩蚀变与成矿 被引量:40
6
作者 杨泽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22,共6页
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蚀变岩石的元素含量特征及蚀变分带研究入手,认为硅化和钾长石化岩石的钼含矿性最强,硅化和钾长石化与钼成矿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围岩蚀变始终伴随着钼成矿作用的每个阶段,且不同的成矿期和成矿阶段、不同的围岩,... 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蚀变岩石的元素含量特征及蚀变分带研究入手,认为硅化和钾长石化岩石的钼含矿性最强,硅化和钾长石化与钼成矿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围岩蚀变始终伴随着钼成矿作用的每个阶段,且不同的成矿期和成矿阶段、不同的围岩,其蚀变类型不同;矿床蚀变分带明显,由岩体中心向外侧依次为钾长石化—硅化带(强蚀变带)、硅化—绢英岩化带(弱蚀变带)、硅化—青磐岩化带,强度由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弱,其蚀变作用的强弱与钼矿体的品位高低相对应,确定硅化和钾长石化是该区最有效的找矿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钼矿 围岩蚀变 汤家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罗山县母山钼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及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梅珍 曾键年 +2 位作者 任爱群 陆建培 潘思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5-447,共13页
母山钼矿床是大别山北缘地区斑岩型钼矿床的典型代表,以发育于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细网脉浸染型矿化为特征,并具有以岩体顶部由早期硅化形成的无矿石英核为中心的典型的斑岩热液体系蚀变分带模式。在无矿石英核的石英中,富气相包... 母山钼矿床是大别山北缘地区斑岩型钼矿床的典型代表,以发育于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细网脉浸染型矿化为特征,并具有以岩体顶部由早期硅化形成的无矿石英核为中心的典型的斑岩热液体系蚀变分带模式。在无矿石英核的石英中,富气相包裹体和含石盐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共存,说明其原始岩浆流体曾发生过低压相分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表明,成矿热液体系的冷却作用是Mo、Cu等成矿元素沉淀的重要原因。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母山成矿花岗斑岩体的特征是,低Sr(<400×10-6)、低Yb(1.8×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强烈〔(La/Yb)N=32.13~68.69〕、Eu负异常中等—较弱(δEu=0.66~0.92)以及较高的(87Sr/86Sr)i值(0.70 962~0.71 076)和较低的εNd(t)值(-14.77^-13.36)。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精细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母山成矿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为(142.0±1.8)Ma,表明其是大别造山带碰撞造山后加厚陆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其成岩成矿时间比大别山地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峰期(~130 Ma)早约10 Ma,代表了大别山地区较早的一次钼多金属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细脉浸染型矿化 母山钼矿床 锆石U-PB年龄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汤家坪钼矿床流体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艳 张静 +3 位作者 刘家军 孙亚莉 李晶 杨泽强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40-1249,共10页
汤家坪大型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大别造山带。对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表明,汤家坪钼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富(含)CO2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包裹体3类;均一温度集中在126.7~472.1℃,盐度集中在(0.1... 汤家坪大型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大别造山带。对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表明,汤家坪钼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富(含)CO2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包裹体3类;均一温度集中在126.7~472.1℃,盐度集中在(0.18~14.21)wt%和(33.10~54.37)wt%,密度为0.38~1.21g/cm3;子矿物含石盐及金属硫化物等。从矿体中心向外围,流体包裹体的温度、盐度有逐渐变小的趋势;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由高盐度低密度岩浆流体逐渐变为低盐度低密度流体,压力逐渐变小,深度变浅。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集中在113~118Ma,表明成矿略晚于母岩岩体的成岩时代,其成岩成矿的构造背景为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晚期的伸展构造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斑岩钼矿 汤家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桐柏下黄竹园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宏卫 张燕平 +2 位作者 李诗言 邱顺才 韩存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6,共6页
下黄竹园金矿是老湾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地层各组段和主要岩石类型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以及异常元素空间分布、异常浓度分带、分带序列、元素对比值的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地层层序、岩石类型密切相关... 下黄竹园金矿是老湾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地层各组段和主要岩石类型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以及异常元素空间分布、异常浓度分带、分带序列、元素对比值的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地层层序、岩石类型密切相关。龟山岩组二云石英片岩是金矿体的直接赋矿围岩,与斜长角闪片岩共同构成矿源层。根据异常元素组份分带、垂向分带序列和不同标高元素对比值的研究,建立了地球化学评价指标,为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黄竹园金矿 地球化学参数 地球化学异常 评价指标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许昌烤烟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敬红 侯海燕 +2 位作者 任爱琴 张洪 韩存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7-662,共6页
许昌烤烟适宜种植在化学元素带出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产于分布在各级夷平面上的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台地环境以及山前次生分散坡地和河间带机械分散高地等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烟叶品质优良。易溶有害化学元素积聚的地球化学环境不适宜... 许昌烤烟适宜种植在化学元素带出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产于分布在各级夷平面上的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台地环境以及山前次生分散坡地和河间带机械分散高地等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烟叶品质优良。易溶有害化学元素积聚的地球化学环境不适宜种植烟草,平原特别是屏障洼地所产烟叶品质差。研究区土壤中烟草生产有益营养元素处于缺乏状态,并且缺磷,低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烤烟 生态地球化学环境 带出带 屏障带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银洞岭银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型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宏伟 任爱琴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7,共6页
银洞岭银矿床是近年来在我国重要的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矿床,与著名的破山大型银矿和银洞坡大型金矿毗邻。文章通过对银洞岭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元素轴向分带规律的综合研究,建立了该矿床的地质-地... 银洞岭银矿床是近年来在我国重要的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矿床,与著名的破山大型银矿和银洞坡大型金矿毗邻。文章通过对银洞岭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元素轴向分带规律的综合研究,建立了该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其找矿模型,以期为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洞岭银矿床 地球化学异常 找矿标志 找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桐柏山区桐树庄异常查证的回顾和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友灵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6-732,共7页
本文回顾了河南桐柏地区的桐树庄银异常自发现至钻探见矿的20余年的复杂查证过程。在查证过程中,查证工作区域由老和尚帽金银异常→老和尚帽北带银异常→桐树庄—老虎洞沟异常→桐树庄异常,范围逐级缩小;工作比例尺由1∶200000→1∶2500... 本文回顾了河南桐柏地区的桐树庄银异常自发现至钻探见矿的20余年的复杂查证过程。在查证过程中,查证工作区域由老和尚帽金银异常→老和尚帽北带银异常→桐树庄—老虎洞沟异常→桐树庄异常,范围逐级缩小;工作比例尺由1∶200000→1∶25000→1∶10000→1∶5000,逐步增大;工作方法包括了区域化探、局部化探、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地球物理探测以及槽探和钻探,由单一到多种方法综合实施;认识上从"矿致异常",经"非矿致异常",再回到"矿致异常";"异常源"解释由大理岩中的含碳夹层到隐伏花岗斑岩。回顾体现了深部找矿工作的难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必要性,以及综合运用先进成矿理论和多种勘查技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树庄银异常 异常查证 矿致异常 桐柏山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北缘西段双桥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梅珍 曾键年 +3 位作者 任爱琴 陆建培 覃永军 李法岭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44,共12页
首次对大别山北缘西段(河南省境内)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锆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罗山县双桥火山岩集中区石英安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33.1±1.5 Ma,与大别东段中生代火山岩主体毛坦厂组的时代一致,属早白垩世,稍... 首次对大别山北缘西段(河南省境内)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锆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罗山县双桥火山岩集中区石英安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33.1±1.5 Ma,与大别东段中生代火山岩主体毛坦厂组的时代一致,属早白垩世,稍早于或与大别山区大规模花岗岩岩基侵位时代相同;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宁芜和庐枞盆地火山岩喷发时间同步,可能同属中国东部中生代巨量岩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引起的大陆岩石圈重力不稳而产生的拆沉导致岩石圈强烈减薄深部动力学过程相联系。大别山西段早白垩世火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中酸性火山岩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强烈亏损、弱或基本无负Eu异常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及高Sr低Yb特征,反映岩浆部分熔融源区残余有石榴石,说明当时存在加厚的成熟陆壳。高(87Sr/86Sr)i(0.707 56)、极低的εNd(t)(-20.1)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明显亏损,显示岩浆源区的壳源性质。以上特征反映大别山地区该时期岩石圈伸展程度和软流圈上涌规模远不如长江中下游同时期以幔源为主的中基性火山岩发育的宁芜和庐枞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岩石圈伸展 大别山北缘西段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样品中贵金属活动态提取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伟 王玉林 +2 位作者 钟莅湘 温婷婷 孙爱琴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216,共5页
介绍了土壤样品中贵金属铂、钯、金的水提取态、黏土吸附态与可交换态、有机质结合态以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等不同相态的提取方法与测定方法。方法检出限为铂0.03 ng/g,钯和金0.01 ng/g。实验了铂、钯、金活动态金属各种提取液介质中痕... 介绍了土壤样品中贵金属铂、钯、金的水提取态、黏土吸附态与可交换态、有机质结合态以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等不同相态的提取方法与测定方法。方法检出限为铂0.03 ng/g,钯和金0.01 ng/g。实验了铂、钯、金活动态金属各种提取液介质中痕量贵金属的稳定性、固-液分离方法、提取温度的影响及提取液的处理方法。通过在南非隐伏铂钯矿或矿化区的试验,结果表明所圈定的异常与实际矿(化)体相符,为识别隐伏贵金属铂钯矿床提供了有效信息,对寻找隐伏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 活动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提取液 深穿透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别山商城汤家坪富钼花岗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泽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5-752,共8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汤家坪富钼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图解判别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并初步探讨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汤家坪花岗斑岩化学成分具超酸(SiO272.94%-77.9%)、富碱(K2O+Na2O为7.06%-9.66%),贫钠富钾(K2O/Na2O为1.21-2.1... 本文详细论述了汤家坪富钼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图解判别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并初步探讨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汤家坪花岗斑岩化学成分具超酸(SiO272.94%-77.9%)、富碱(K2O+Na2O为7.06%-9.66%),贫钠富钾(K2O/Na2O为1.21-2.12)等特点,属超酸性铝不饱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亏损,(La/Yb)N在18.12-23.52之间,具较平坦的HREE配分模式,铕异常系数(δEu)0.46-0.59,铕负异常中等。汤家坪花岗斑岩体形成于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陆—陆主碰撞期后,区域伸展机制下的后碰撞构造环境。通过对岩体中角闪安山岩包体的研究表明,花岗斑岩的形成与加厚下地壳拆沉作用密切相关,拆沉作用引起下地壳不同深度位置的岩石同时发生部分熔融,后侵位的角闪安山岩浆与早期花岗岩浆在通道内发生混合作用。软流圈减压熔融流体系统提供了岩浆侵位动力和成矿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汤家坪钼矿 大别山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棉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铂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玉林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1-393,共3页
样品溶解后,加入还原剂氯化亚锡及助吸附剂水合肼,用巯基棉吸附微量铂。吸附物灰化后,灰分用王水溶解,溶液用双十二烷基二硫代乙酰胺(DDO)分光光度法测定铂。方法检出限为0.2μg/g(10.0g样品),铂量在0-20μg/g线性关系较好... 样品溶解后,加入还原剂氯化亚锡及助吸附剂水合肼,用巯基棉吸附微量铂。吸附物灰化后,灰分用王水溶解,溶液用双十二烷基二硫代乙酰胺(DDO)分光光度法测定铂。方法检出限为0.2μg/g(10.0g样品),铂量在0-20μg/g线性关系较好。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铂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12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棉 分离富集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硒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姣花 汪建宇 +2 位作者 钟莅湘 陈浩风 王玉林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用硝酸-高氯酸分解生物样品,在4 mol/L盐酸介质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三价铁盐作为掩蔽剂抑制干扰元素,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硒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精密度(RSD,n=11)为1.51%。经国家一级生物标准物质验... 用硝酸-高氯酸分解生物样品,在4 mol/L盐酸介质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三价铁盐作为掩蔽剂抑制干扰元素,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硒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精密度(RSD,n=11)为1.51%。经国家一级生物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所用试剂毒性小,实用性强,适合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氢化物发生 生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