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银洞坡金矿“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及应用示范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相伟 张晓飞 +3 位作者 杨泽强 郭跃闪 王海生 李积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0-1132,共13页
河南银洞坡金矿位于河南省桐柏县朱庄镇,为一特大型金矿床,同体共生银、铅锌。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方法与理论,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野外调查和矿床学研究认为,... 河南银洞坡金矿位于河南省桐柏县朱庄镇,为一特大型金矿床,同体共生银、铅锌。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方法与理论,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野外调查和矿床学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为与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主成矿阶段温度介于200~350℃之间,碳、氢、氧、硫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确定成矿地质体为矿区深部隐伏早白垩世花岗岩体;成矿结构面为岩性界面(硅/钙面)、褶皱成矿构造系统结构面、沉积成岩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主要为矽卡岩化、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铁白云石化、萤石矿化、碳酸盐化。由此建立了银洞坡金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圈定了找矿靶区,施工的钻孔见矿率达到85%,对该地区及邻区进一步找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突破 找矿预测模型 成矿地质体 成矿结构面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银洞坡金矿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庞振山 薛建玲 +11 位作者 程志中 陈辉 张晓飞 贾儒雅 隗含涛 左群超 雷晓力 张志辉 郭少丰 唐相伟 龚灵明 李康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3-894,共12页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8座矿山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该理论方法的核心是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总结了应用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开展找矿预测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开展预研究提出找矿思路,研究典型矿床确定主攻矿床类型;研究成矿地质体确定找矿方向,研究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确定矿体赋存位置,研究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提供矿体赋存依据,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确定成矿作用中心;综合地质、物探、化探方法,预测深部矿体空间位置;探矿工程验证实现找矿突破。本次研究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示范,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支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体 找矿预测 银洞坡金银矿集区 拉拉铜矿集区 早子沟金矿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判别豫西巩义市康店镇黄土地质灾害易发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峻帆 陈婕 +10 位作者 杨文涛 杨泽强 侯文青 陈恪 袁野 杨明权 景斐媛 刘淼昕 刘哲 张媛媛 黄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200-6219,共20页
黄土丘陵区是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地区之一,亟需采用合适的评价因子和训练模型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以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巩义市康店镇为研究区,基于卫星遥感解译、实地调查、无人机航拍及相关资料收... 黄土丘陵区是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地区之一,亟需采用合适的评价因子和训练模型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以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巩义市康店镇为研究区,基于卫星遥感解译、实地调查、无人机航拍及相关资料收集,构建覆盖黄土界面、人类工程活动、水动力作用3个主控因素13个影响因子的评价体系,采用CatBoost模型、XGBoost模型和LightGBM模型共3种机器学习算法,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基于性能最优的机器学习模型,运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算法完成特征全局解释与依赖性分析。结果表明:CatBoost模型的精度高于其他模型(XGBoost和LightGBM),在AUC(area under curve)值、SHAP准确度、精确率、召回率、F_(1)分数和野外验证中均表现最优,其极高、高、中、低、极低易发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3.19%、1.40%、2.04%、5.93%、87.44%,极高、高易发区域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冲沟两侧,切坡建房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本次研究旨在优化建模思路,对建模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可解释性进行研究,对机器学习的易发性决策机理进行解释分析,为豫西黄土丘陵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地质灾害易发性 机器学习模型 SHAP 模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巩义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4
作者 包峻帆 陈婕 +8 位作者 杨文涛 杨泽强 侯文青 陈恪 袁野 杨明权 景斐媛 刘哲 张媛媛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地质环境脆弱区河南巩义市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随机森林方法、GIS技术等,选取涵盖地貌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的共2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 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地质环境脆弱区河南巩义市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随机森林方法、GIS技术等,选取涵盖地貌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的共2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AHP-CV)组合赋权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巩义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并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AHP-CV组合赋权法和随机森林算法计算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基本吻合,随机森林算法提高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可靠性,预测结果科学性、准确性更强,能够更好适用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的优化评价结果,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程地质岩组、黄土湿陷性和矿区破坏程度是影响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巩义市东部和南部受采矿活动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为差,建议及时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控治理;东北部及西北部受地质灾害和黄土湿陷性制约,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为较差,建议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随机森林算法 组合赋权法 黄河中下游 巩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嵩县槐树坪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俊生 许栋 +1 位作者 梁贞 杨春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15-127,共13页
槐树坪金矿是赋存于熊耳群缓倾斜层间挤压破碎带内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热液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Ⅰ.乳白色石英脉-团块状黄铁矿阶段;Ⅱ.烟灰色石英脉-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石英-碳酸盐脉阶段。对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拉... 槐树坪金矿是赋存于熊耳群缓倾斜层间挤压破碎带内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热液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Ⅰ.乳白色石英脉-团块状黄铁矿阶段;Ⅱ.烟灰色石英脉-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石英-碳酸盐脉阶段。对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拉曼光谱分析,研究表明,Ⅰ、Ⅱ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主要发育CO_2-H_2O型、纯CO_2型和NaCl-H_2O溶液型包裹体,Ⅲ成矿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NaCl-H_2O溶液型包裹体,成矿Ⅰ阶段到Ⅲ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为189~439℃→145~351℃→145~267℃,盐度变化为6.98%~10.29%→2.03%~11.71%→2.89%~15.04%,成矿早阶段流体由中温、中低盐度H_2O-NaCl-CO_2体系向晚阶段低温、低盐度NaCl-H_2O体系演化。判定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具有深源特征。成矿流体中金主要以Au(HS)形式迁移,其次为Au_2(HS)_2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槐树坪金矿 嵩县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泌阳地区变质花岗岩体的锆石铀-铅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本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80,共8页
华北克拉通为中国最古老的克拉通,基底形成时经历了多期岩浆-构造热事件,前寒武纪基底上发育有大量的不同时代的花岗岩体。为了厘定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河南泌阳地区的前寒武纪变质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采用高精度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 华北克拉通为中国最古老的克拉通,基底形成时经历了多期岩浆-构造热事件,前寒武纪基底上发育有大量的不同时代的花岗岩体。为了厘定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河南泌阳地区的前寒武纪变质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采用高精度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锆石铀-铅(U-Pb)同位素测年方法对其进行精确定年。实验结果表明,变质花岗岩中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晶成因特征,但可能受到后期构造热事件的扰动影响发生同位素的丢失。该变质岩体四个锆石样品的^(206)Pb/^(207)Pb上交点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给出了2 510~2 556 Ma的年龄,代表了岩体形成年龄。工作表明该地区变质花岗岩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而不是前人在区调工作中认为的中-新元古代,为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早期岩浆-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泌阳地区 LA-ICP-MS 锆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桐柏围山城地区金矿找矿预测综合信息模型 构建 与靶区预测
7
作者 张晓飞 唐相伟 +5 位作者 庞振山 薛建玲 陈辉 王珺璐 隗含涛 雷晓力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70,共14页
寻找和发现隐伏矿和深部矿是矿产勘查界的科学前沿和研究热点。大比例尺找矿预测研究直接服务于矿产勘查工作,是实现科学找矿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银洞坡金矿为重点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总结前人研... 寻找和发现隐伏矿和深部矿是矿产勘查界的科学前沿和研究热点。大比例尺找矿预测研究直接服务于矿产勘查工作,是实现科学找矿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银洞坡金矿为重点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以期为区域内金多金属矿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思路和示范。本文厘定银洞坡金矿为与侵入岩浆地质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地质体为早白垩世中酸性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主要为褶皱成矿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岩性界面(硅钙面)、褶皱成矿构造系统结构面或可能存在侵入成矿构造系统结构面。成矿作用宏观蚀变特征标志主要为硅化和黄铁绢英岩化,成矿元素形成近程Pb、Zn和Ag矿化,伴生Au矿化,远程Au矿化,伴生Pb、Zn和Ag矿化的分带特征。结合物化探等信息,建立了银洞坡金矿找矿预测综合信息模型,在围山城地区圈定找矿靶区5处,经钻探验证,取得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洞坡金矿 岩浆热液 成矿地质体 找矿预测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偃龙铝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建全 冯帅 +4 位作者 安超 席善峰 冯非凡 赵钦 王中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4-714,共11页
本文以偃龙铝土矿为对象,研究了铝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其成矿物质来源。铝土矿含矿岩系中不同矿产的SiO_2、Al_2O_3、Fe_2O_3、FeO的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且总量较高,说明铝土矿在形成过程中,其源岩风化程度较高。Al_2O_3与SiO_2、Fe... 本文以偃龙铝土矿为对象,研究了铝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其成矿物质来源。铝土矿含矿岩系中不同矿产的SiO_2、Al_2O_3、Fe_2O_3、FeO的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且总量较高,说明铝土矿在形成过程中,其源岩风化程度较高。Al_2O_3与SiO_2、Fe_2O_3、K_2O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TiO_2、A/S呈正相关关系。含矿岩系明显具有富集轻稀土、亏损HREE的特征,在垂向上,其稀土元素含量较高的是Ce、La、Nd(均为轻稀土),低含量的是Tm、Ho、Eu、Lu。微量元素方面,偃龙铝土矿比山西铝土矿富集的元素有Li、Be、Sc、Ni、Cu、Zn、Zr等稀有金属元素和亲铜元素,而这些元素在贵州大竹园铝土矿中的含量比偃龙铝土矿更富集。偃龙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基底碳酸盐岩风化残余,在广泛海侵时,残余物质经搬运沉积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偃龙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Mo矿区域成矿模式与综合信息预测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彭翼 何玉良 +6 位作者 曾涛 钟江文 许国丽 苏小岩 谌军 彭松民 李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2-1275,共14页
对河南省不同时期Mo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进行了归纳,建立了主要类型Mo矿成矿模式,总结了成矿规律;进而通过综合信息数据处理,讨论了不同类型Mo矿预测要素的提取,建立了符合地质概念模型的斑岩-矽卡岩型Mo矿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研... 对河南省不同时期Mo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进行了归纳,建立了主要类型Mo矿成矿模式,总结了成矿规律;进而通过综合信息数据处理,讨论了不同类型Mo矿预测要素的提取,建立了符合地质概念模型的斑岩-矽卡岩型Mo矿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占绝对主要地位的早白垩世Mo矿受控于滨西太平洋构造域东秦岭—大别陆内岩浆弧,强烈的岩浆活动造成浅源浅成快速冷侵位的粗粒花岗岩大岩基与控制Mo矿的深源浅成热侵位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侵入角砾岩小岩体在同一剥蚀平面紧密共生,不仅存在"小岩体成大矿"的规律,而且存在大岩基边缘和旁侧成大矿的规律。相同特征的矿产因所处地质背景的不同而预测要素有所差异,但通常可以根据剩余重力低-ΔT化极正磁异常及其梯度模来拟合岩体与接触带,以Mo主成矿因子得分正异常和Pb-Zn-Ag主成矿因子得分负异常确定斑岩-矽卡岩型Mo(W)矿的成矿范围。通过CSAMT-SIP-裂隙地球化学联合剖面测量可有效预测隐伏矿体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花岗斑岩 Mo矿 成矿模式 成矿规律 综合信息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柏地区北秦岭地体中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运冬 张盼 +1 位作者 何孝良 张洒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6,共15页
对桐柏地区北秦岭地体中侵入秦岭岩群的2个片麻状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新庄岩体的主要岩性为片麻状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保水寺岩体的主要岩性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两者均具糜棱岩化。LA-MC-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 对桐柏地区北秦岭地体中侵入秦岭岩群的2个片麻状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新庄岩体的主要岩性为片麻状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保水寺岩体的主要岩性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两者均具糜棱岩化。LA-MC-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429±3)Ma(MSWD=0.12,n=9)和(445±3)Ma(MSWD=1.02,n=16)分别代表其形成年龄,均形成于志留纪。两者均具有高硅、高铝、低镁、低铁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低,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Eu负异常中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及P、Ti。新庄片麻状花岗岩为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保水寺片麻状花岗岩为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重稀土元素Y、Yb、Lu明显亏损。根据有关岩体的形成年龄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限定了桐柏地区秦岭岩群麻粒岩相变质时限为498~488Ma,角闪岩相退变质时限在488~428Ma,区域糜棱岩化作用发生在428Ma之后。保水寺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其形成与古特提斯洋(商丹洋)的向北俯冲有关;新庄岩体形成于碰撞环境,其形成与桐柏地区早古生代末发生的弧陆碰撞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地区 北秦岭地体 片麻状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大洋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地区鸡公山岩体锆石U-Pb年龄、Sr-Nd-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相伟 杨泽强 +3 位作者 周雷强 许德忠 郭跃闪 种凯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7-1060,共14页
鸡公山花岗岩是桐柏-大别山造山带的一处重要岩基。为探讨鸡公山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和动力学背景,指导区域找矿,对鸡公山岩体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体具准铝质-弱过铝质花... 鸡公山花岗岩是桐柏-大别山造山带的一处重要岩基。为探讨鸡公山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和动力学背景,指导区域找矿,对鸡公山岩体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体具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副矿物有少量角闪石,为分异I型花岗岩。锆石U-Pb定年测得岩体年龄值为141.8±0.8 Ma(n=26,MSWD=1.15),表明鸡公山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全岩Sr同位素(^(87)Sr/^(86)Sr)i为0.70775~0.70818,εNd(t)值为-19.21~-17.63,两阶段模式年龄为2.49~2.36 Ga。锆石^(176)Hf/^(177)Hf值为0.281845~0.282083,εHf(t)为-29.67~-21.31,两阶段模式年龄为3.07~2.54 Ga。Sr-Nd-Hf同位素特征暗示形成鸡公山岩体的岩浆可能是扬子板块中下地壳新太古代大别表壳岩物质重熔形成。岩体具较高的(La/Yb)_(N)、Sr/Y值,铕负异常不明显,与大别山埃达克型花岗岩特征类似,形成于构造伸展机制下,为尚未发生拆沉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鸡公山岩体可能是岩体内伟晶岩脉的母体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锆石年代学 SR-ND-HF同位素 鸡公山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光山县杨帆一带膨润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潜力
12
作者 包峻帆 景斐媛 +6 位作者 杨泽强 袁德志 许栋 杨明权 张洋 刘哲 张媛媛 《地质通报》 2025年第8期1436-1447,共12页
【研究目的】揭示豫南地区新发现的光山县杨帆中型膨润土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机制及成矿潜力,为区域找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通过钻探工程、吸蓝量基本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阳离子交换量、数理统计等手段,系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 【研究目的】揭示豫南地区新发现的光山县杨帆中型膨润土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机制及成矿潜力,为区域找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通过钻探工程、吸蓝量基本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阳离子交换量、数理统计等手段,系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成因机制。【研究结果】河南省光山县杨帆一带的膨润土矿体多赋存于下白垩统陈棚组及陈棚组与其他地层不整合接触带中,地形相对低缓区域为找矿的有利部位。主矿体埋藏较浅、蒙脱石品位高,与其他膨润土矿床相比,富Fe_(2)O_(3)、CaO、K_(2)O、Na_(2)O,少SiO_(2),且随着矿体标高的降低,矿体厚度、蒙脱石品位有增大趋势。【结论】杨帆膨润土矿床是陈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在碱性水介质环境中脱玻水解形成的火山沉积岩型矿床,受古地形控制,已探明膨润土矿床资源量约1493×104t,矿区外围发现大面积与杨帆膨润土特征一致的矿体,具良好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成矿潜力 膨润土矿床 陈棚组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北麓白石坡银矿区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江 陕亮 +3 位作者 吴越 唐相伟 彭三国 彭练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7-329,共13页
白石坡银矿床是大别山地区具代表性的中型银矿床,已探明银储量219.8t。银矿体与矿区花岗斑岩空间关系密切。为深化理解其成矿地质背景,对白石坡花岗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 白石坡银矿床是大别山地区具代表性的中型银矿床,已探明银储量219.8t。银矿体与矿区花岗斑岩空间关系密切。为深化理解其成矿地质背景,对白石坡花岗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获得花岗斑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42±2)Ma(MSDW=1.9),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具较高的SiO2含量(73.94%~76.14%)和富K2O(7.46%~9.55%)等特点,总体属于强过铝质(A/CNK=1.07~1.45)、高钾钙碱性系列,具高分异花岗岩特征;岩石富集轻稀土((LREE/HREE)N=10.88~12.89),具中等Eu负异常,并具有较低的Sr、Y、Yb含量。岩石锶同位素初始比值ISr为0.714 762~0.715 890,钕同位素εNd(t)值约为-13.8,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2.06~2.05Ga。锆石εHf(t)值集中于-16.6^-13.5,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1.98~1.81Ga。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特征共同揭示,该花岗斑岩可能是扬子陆壳北缘古老地壳物质重熔演化的产物。白石坡花岗斑岩及相关银矿床形成于白垩纪加厚下地壳拆沉之前地壳持续挤压加厚环境,与陈棚组火山活动不存在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银矿床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 白石坡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找矿中相关系数的等效性比较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金震 鞠霞 +1 位作者 张起 张杰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6-314,共9页
在矿体定位预测方面,利用相关系数的方法,似定量、定量地建立找矿模型在业内一直久攻未克,而这个难题的根源就在于无法实现不同自由度下相关系数的等效性比较。为解决这一难题,服务建模,指导找矿,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将相关系数临界值换算... 在矿体定位预测方面,利用相关系数的方法,似定量、定量地建立找矿模型在业内一直久攻未克,而这个难题的根源就在于无法实现不同自由度下相关系数的等效性比较。为解决这一难题,服务建模,指导找矿,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将相关系数临界值换算成F分布分位数,利用F分布分位数计算出等效指数(存真概率),通过等效指数和假定的统一自由度反算出等效的F分布分位数,再转化为等效相关系数,最终实现了不同自由度相关系数的统一自由度的转换。为了尝试等效相关系数的实用性,以河南省西峡县蒲塘金矿某矿体为例,对转换结果在找矿建模中的应用进行了检验,效果良好,由此证明,利用不同自由度下的简单相关系数,通过统一自由度转换求取等效相关系数的方法是合理的;利用等效相关系数和矿体标高回归建立矿体深度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系数 等效指数 自由度转换 等效相关系数 找矿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如何做好地质档案工作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影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94,共2页
新时期地质档案管理工作应从规范地质档案管理制度、提升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快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诸方面,提高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 地质档案 制度 管理 素质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热水地区晚三叠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运冬 刘小玉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4-25,共12页
青海热水地区位于秦祁昆三大造山带的结合部位,该区发育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以英安岩及英安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其次为中性的安山质火山岩和酸性的流纹质火山岩,为一套高K、低Ti、准铝质的钙碱性系列火山岩。SiO2含量为59.62... 青海热水地区位于秦祁昆三大造山带的结合部位,该区发育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以英安岩及英安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其次为中性的安山质火山岩和酸性的流纹质火山岩,为一套高K、低Ti、准铝质的钙碱性系列火山岩。SiO2含量为59.62%~76.46%,总碱含量ALK为6.59%~8.04%,ANK在1.14~1.80,里特曼系数σ在1.72~2.41,岩石矿物结晶分离程度高,但固结程度一般。稀土总量REE在126.76×10^-6~240.07×10^-6,LREE/HREE均值为10.19,属轻稀土富集型,且轻稀土富集程度高于重稀土富集程度,δEu值多在0.37~0.56亏损较为明显,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均呈右倾较缓的平滑曲线。大离子半径亲石元素Rb、Ba、U、K、Th较为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较为亏损,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呈明显左高右低的"W"型,具有明显的弧火山岩特点。Mg#大部分在16~36,206 Pb/204 Pb=18.181~18.218,207 Pb/204 Pb=15.570~15.588,208 Pb/204 Pb=38.368~38.529,显示岩浆来源于下地壳。该区火山岩与A型俯冲构造活动有关,利用Hf/3-Th-Nb/16等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分析,其形成于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鄂拉山组 热水地区 陆缘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法在河南千鹅冲钼矿床资源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云 王勇 +3 位作者 王文博 陈鹏飞 段世林 许翔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利用SD法资源储量估算软件构建了千鹅冲钼矿床M-Ⅰ、M-Ⅱ、M-Ⅲ号钼矿体的勘查工程数据库,共包括6条勘探线155个勘查工程。根据千鹅冲钼主矿体形态简单(呈巨厚层状、似透镜状)规模大,连续性好,成矿后基本无构造破坏,矿体厚度稳定,钼品... 利用SD法资源储量估算软件构建了千鹅冲钼矿床M-Ⅰ、M-Ⅱ、M-Ⅲ号钼矿体的勘查工程数据库,共包括6条勘探线155个勘查工程。根据千鹅冲钼主矿体形态简单(呈巨厚层状、似透镜状)规模大,连续性好,成矿后基本无构造破坏,矿体厚度稳定,钼品位变化较均匀等特征确定该矿床属第I勘探类型,并以160m×160m的工程间距利用SD法估算了3个矿体的资源量。由于矿体主要为隐伏矿体,本次估算主要利用详查阶段的21个钻孔共3 104个单工程样品数据进行。估算结果显示矿区(332)+(333)资源储量已达特大型(总矿石量73 676万t,钼金属量600 092t,钼平均品位0.081%)。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传统垂直剖面法估算结果,两者误差4.57%。实践证明,SD法具有提高勘查报告的质量和进一步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法 资源储量估算 工程控制程度预测 千鹅冲钼矿床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在土壤-作物中迁移富集机制及作物富锶标准探讨:以河南固始史河一带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东晓 袁德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7-777,共11页
通过系统采集和分析河南固始史河一带土壤、作物样品,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查明了区域土壤锶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因素,以及锶在土壤、作物中迁移富集机制,确定了土壤锶形态含量表现为残渣态>强有机结合态>离子交换态>铁锰... 通过系统采集和分析河南固始史河一带土壤、作物样品,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查明了区域土壤锶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因素,以及锶在土壤、作物中迁移富集机制,确定了土壤锶形态含量表现为残渣态>强有机结合态>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态>腐殖酸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水溶态,其中残渣态和强有机结合态锶累计占98%,Sr主要以难溶态稳定形式赋存在土壤中。在弱酸性环境下,难溶含锶矿物SrSO_(4)、SrCO_(3)通过水化作用和水解作用形成易溶于水的锶岩Sr(HCO_(3))_(2)、SrCl_(2),并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锶在土壤-作物中的迁移。对比国内外相关作物Sr含量,提出了花生、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富锶标准,即:水稻中的富锶下限值为0.65 mg/kg,花生、小麦、玉米的富锶下限值为1.08 mg/kg。依据此Sr含量标准,研究区内小麦、花生籽粒富锶,水稻部分富锶。本研究成果为固始史河流域富锶土地资源开发、发展富锶农产品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河一带 迁移 标准 土壤-作物 富锶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还田区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19
作者 李佳 张雅丽 +2 位作者 郭晓明 周雷强 邓东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6-261,共6页
畜禽粪便还田深刻影响着土壤质量,而土壤酶活性是反映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阐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畜禽粪便的科学还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河南省焦作市某畜禽粪便还田区为研究区,采集了粪便还田区与对照点的根... 畜禽粪便还田深刻影响着土壤质量,而土壤酶活性是反映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阐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畜禽粪便的科学还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河南省焦作市某畜禽粪便还田区为研究区,采集了粪便还田区与对照点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分析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点相比,牛粪还田区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和非根际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了50.81%、205.96%和32.38%(P<0.05);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和非根际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在不同季节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土壤磷酸酶活性在根际与非根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牛粪还田区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因素是土壤pH值、含水率和铵态氮含量。上述研究结果反映了牛粪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具有根际效应和季节效应,而这些效应为深刻认识牛粪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还田 土壤酶活性 根际 非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南山中三叠世岩体特征及成矿作用
20
作者 王季伟 丰强 +1 位作者 赵小剑 刘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1-140,共10页
青海南山位于秦昆造山带接合部的转折部位,发育一套中三叠世中酸性岩基。前人对区内中三叠世岩体的研究侧重于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对该期岩浆热液活动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深度不足。以丰富的野外地质资料为基础,系统探讨了区内中三叠世... 青海南山位于秦昆造山带接合部的转折部位,发育一套中三叠世中酸性岩基。前人对区内中三叠世岩体的研究侧重于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对该期岩浆热液活动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深度不足。以丰富的野外地质资料为基础,系统探讨了区内中三叠世岩体的产状、侵位深部和剥蚀程度,同岩浆期流体作用过程、侵位机制和混合作用,岩浆作用背景和深部过程,与该期岩浆热液活动伴生的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控矿因素。研究表明:①中三叠世岩体是后碰撞的早期阶段,由加厚下地壳形成的不稳定“山根”,造成岩石圈拆沉构造背景下,区域性断裂脉冲式活动控制着不同来源岩浆热液系统的同时侵位和混合作用,且伴生有丰富的同岩浆期(成矿)流体活动,构成了区内与该期岩浆热液伴生的两种不同成因类型、不同成矿物质来源的与矿床密切伴生的成矿地质背景;②研究区现阶段正处于中三叠世隐伏岩基顶上带及其附近的成矿有利部位,下一步应加强区域性断裂带内及隐伏岩枝顶上流体出溶部位的找矿工作;③通过对黑马河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和切如伟晶岩型铌钽铷稀有金属矿两个典型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了研究区的成矿潜力,并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为该区后续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世岩体 岩浆热液系统 深部过程 典型矿床特征 成矿潜力 找矿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