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银洞坡金矿“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及应用示范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相伟 张晓飞 +3 位作者 杨泽强 郭跃闪 王海生 李积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0-1132,共13页
河南银洞坡金矿位于河南省桐柏县朱庄镇,为一特大型金矿床,同体共生银、铅锌。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方法与理论,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野外调查和矿床学研究认为,... 河南银洞坡金矿位于河南省桐柏县朱庄镇,为一特大型金矿床,同体共生银、铅锌。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方法与理论,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野外调查和矿床学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为与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主成矿阶段温度介于200~350℃之间,碳、氢、氧、硫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确定成矿地质体为矿区深部隐伏早白垩世花岗岩体;成矿结构面为岩性界面(硅/钙面)、褶皱成矿构造系统结构面、沉积成岩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主要为矽卡岩化、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铁白云石化、萤石矿化、碳酸盐化。由此建立了银洞坡金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圈定了找矿靶区,施工的钻孔见矿率达到85%,对该地区及邻区进一步找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突破 找矿预测模型 成矿地质体 成矿结构面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银洞坡金矿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庞振山 薛建玲 +11 位作者 程志中 陈辉 张晓飞 贾儒雅 隗含涛 左群超 雷晓力 张志辉 郭少丰 唐相伟 龚灵明 李康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3-894,共12页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8座矿山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该理论方法的核心是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总结了应用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开展找矿预测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开展预研究提出找矿思路,研究典型矿床确定主攻矿床类型;研究成矿地质体确定找矿方向,研究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确定矿体赋存位置,研究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提供矿体赋存依据,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确定成矿作用中心;综合地质、物探、化探方法,预测深部矿体空间位置;探矿工程验证实现找矿突破。本次研究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示范,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支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体 找矿预测 银洞坡金银矿集区 拉拉铜矿集区 早子沟金矿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域激电法在浅覆盖区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以河南省方城县铁炉萤石矿床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参辉 李水平 +5 位作者 白德胜 程华 曹杰 张爱玲 孙进 赵华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9-380,共12页
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一带萤石矿区属于第四系浅层覆盖区。为寻找该区隐伏萤石矿床,对区域成矿条件、邻近同类型萤石矿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将该地区萤石矿赋矿地质体及接触带作为地球物理探测目标体,开展了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DIP)测量... 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一带萤石矿区属于第四系浅层覆盖区。为寻找该区隐伏萤石矿床,对区域成矿条件、邻近同类型萤石矿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将该地区萤石矿赋矿地质体及接触带作为地球物理探测目标体,开展了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DIP)测量。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高低阻之间的电性变化带(或过渡带)和对应的弱极化异常特征,有效地定位和预测了覆盖区萤石矿赋矿地质体、接触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蚀变矿化特征,为钻探工程布置提供良好的地球物理信息,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勘查表明: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独树镇一带浅覆盖区寻找隐伏萤石矿是行之有效的,可为矿区外围或相似地区进行类比寻找同类型萤石矿床提供重要的指导或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 浅覆盖区 勘查应用 铁炉萤石矿 方城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马瑞申 刘百顺 +3 位作者 李中明 燕长海 赵建敏 裴玉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9-486,共8页
郁山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本文以西郁山矿段为主较系统阐述了矿床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等。矿体赋存于本溪组铁铝质泥岩建造中下覆马家沟组岩溶特征控制矿体的形态,矿体深部延伸受架子沟背斜及断层控制,其上覆地层控制... 郁山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本文以西郁山矿段为主较系统阐述了矿床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等。矿体赋存于本溪组铁铝质泥岩建造中下覆马家沟组岩溶特征控制矿体的形态,矿体深部延伸受架子沟背斜及断层控制,其上覆地层控制矿体的埋深。矿体厚度空间变化大,A/S与含铝岩系厚度及矿体厚度相关性很小。矿石以鲕粒和泥晶结构为主,少部分具有"砾中鲕"结构,显示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风化与搬运的复合过程。矿石主要含铝矿物是一水硬铝石(42%~88%),其次是粘土矿物(高岭石和伊利石);黄铁矿、菱铁矿较普遍分布于下部矿石中,显示矿石形成于还原性沉积洼地中。铝土矿共伴生有益矿产和元素价值大。本文对进一步研究河南省隐伏铝土矿床有较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床 隐伏矿 地质特征 河南省 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九龙山汤池温泉地热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26
5
作者 胡静 涂良权 刘会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90,共5页
河南省栾川县九龙山汤池温泉出露于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部位的破碎带上,热储呈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热储属中低温地热田Ⅱ类2型,地热流体呈上升泉出露,出露标高521m,水温多为69℃,为氟.硅型医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机制为:马超营断... 河南省栾川县九龙山汤池温泉出露于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部位的破碎带上,热储呈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热储属中低温地热田Ⅱ类2型,地热流体呈上升泉出露,出露标高521m,水温多为69℃,为氟.硅型医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机制为: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地段岩石破碎十分强烈,从而使地球深部的岩浆入侵,将热量向上传送,形成地热异常区(即储热断裂构造);断裂切截了地壳深部高温岩体,形成的宽度数十米至上百米的构造破碎带为地下水的渗入、运移和储存提供了空间。温泉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断裂带内围岩蚀变强烈,经过水岩的长期接触、长时间的补给、径流及高温高压的溶滤和化学作用,为地热水中有益元素的来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特征 地质构造 成因机制 汤池温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卢氏县蔡家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杰 张彦锋 +9 位作者 田晓敏 刘恩法 郑广明 韩金生 冯建涛 王玉锋 卫江旗 张宏涛 贾志超 李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7-506,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东秦岭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特征,指导河南省卢氏县蔡家锂矿的勘查工作,本文通过对蔡家锂矿野外地质调查、岩心及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花岗伟晶岩成矿作用规律,对蔡家锂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研究东秦岭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特征,指导河南省卢氏县蔡家锂矿的勘查工作,本文通过对蔡家锂矿野外地质调查、岩心及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花岗伟晶岩成矿作用规律,对蔡家锂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花岗伟晶岩型;矿石类型为微斜长石-钠长石型、锂辉石-钠长石型、锂云母-钠长石型;矿石矿物以锂辉石、锂云母为主,其次为磷锂铝石、铌锰矿、钽锰矿、铌钽铁矿、绿柱石等。在此基础上,对该区花岗伟晶岩矿脉的母岩和花岗伟晶岩密集区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表明研究区花岗伟晶岩母岩为桃坪花岗岩体,具有高级分异特征,主要赋存在背斜带次级构造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锂矿 地质特征 成因 卢氏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嵩县陈楼萤石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庞绪成 李文明 +1 位作者 刘纪峰 司媛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3,共9页
河南嵩县陈楼萤石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太山庙岩体内的F3断裂带中,是著名的豫西萤石矿田中的最大矿床,其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根据脉体穿切和矿物交代关系,矿床的热液成矿期自早到晚可划分为石英脉阶段(Ⅰ)、早期萤石成矿阶段(Ⅱ)... 河南嵩县陈楼萤石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太山庙岩体内的F3断裂带中,是著名的豫西萤石矿田中的最大矿床,其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根据脉体穿切和矿物交代关系,矿床的热液成矿期自早到晚可划分为石英脉阶段(Ⅰ)、早期萤石成矿阶段(Ⅱ)、晚期萤石成矿阶段(主成矿阶段)(Ⅲ)和碳酸盐化阶段(Ⅳ)。主矿体M3-Ⅰ的早期石英脉阶段以含CO2型包裹体为主,主成矿阶段的萤石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属H2O-NaCl体系。从石英脉阶段到主成矿阶段,平均均一温度299. 9,235. 6,187. 7℃,平均盐度6. 14%,0. 71%,0. 67%NaCl eqv.,平均流体密度为0. 86,0. 81,0. 81 g/cm3,成矿流体总体以浅成、中低温、低盐、低密度、贫CO2为特征,并经历了由中温低盐度向低温更低盐度的演变,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变化范围也随之明显收窄,可能与成矿过程中大气降水的不断加入有关。根据成矿压力估算出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深度为0. 73~2. 00 km,平均1. 17 km。研究认为矿床具有中低温浅成次火山热液型萤石矿床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地质意义 陈楼萤石矿 河南省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水文地质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文金 刘百顺 +2 位作者 孙亚伟 尚瑞鑫 刘家橘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3-537,共5页
基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结合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的地质结构特征,详细论述了郁山铝土矿床的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主要含水层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含水层和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层,中等-弱富水性;主要隔水层为石炭系本溪组顶部泥岩、石... 基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结合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的地质结构特征,详细论述了郁山铝土矿床的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主要含水层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含水层和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层,中等-弱富水性;主要隔水层为石炭系本溪组顶部泥岩、石炭-二叠系太原组泥岩隔水层(顶板隔水层)和石炭系本溪组中、下部泥岩隔水层(底板隔水层)。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人工开采和泉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断裂带具储水与导水性质,通常构成联通各含水层的垂向通道。地下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水源,地表水及大气降水为矿床充水的影响因素。充水通道以渗入性通道为主,局部可以形成溃入性充水通道。所以,新安县郁山铝土矿为顶、底板直接充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的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床 水文地质特征 郁山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汛期地质灾害预警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华 吴俊俊 +1 位作者 李长发 徐恒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根据诱发地质灾害的内外因素建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评价河南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植被分布、水土流失、降雨和人类生产活动7个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的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监测... 根据诱发地质灾害的内外因素建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评价河南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植被分布、水土流失、降雨和人类生产活动7个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的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训练和检验后,采用该模型对河南省汛期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一种灾害预警的探索和尝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可以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预测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地质灾害 人工神经网络 灾害预测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淅川县金家垭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吉恒召 陈金铎 +3 位作者 张恺 李娇艳 李玉辉 闫贺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7-133,共7页
金家垭锑矿床位于豫陕交界的南秦岭造山带东段淅川断裂多金属成矿带上,成矿条件较好。为深入探讨矿区找矿潜力,分别采用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10 000地质草测、1∶2 000岩石剖面测量和槽探工程控制等方法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 金家垭锑矿床位于豫陕交界的南秦岭造山带东段淅川断裂多金属成矿带上,成矿条件较好。为深入探讨矿区找矿潜力,分别采用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10 000地质草测、1∶2 000岩石剖面测量和槽探工程控制等方法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并对矿区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表明:(1)矿体主要赋存于寒武系水沟口组底部一套黑色硅质岩及土黄色黏土岩部位;(2)韧性-韧脆性构造是控矿和储矿的有利空间,使地层中的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随着物理化学条件改变,锑及其他有用元素在有利部位发生沉积富集,从而形成锑矿床;(3)采用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10 000地质草测→1∶2 000岩石测量→槽探揭露方法的找矿效果明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圈定了2处找矿靶区,并在靶区内发现了锑矿体,表明靶区内找矿前景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 淅川断裂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陕县黄野坪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为民 李广岸 邹凤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2-22,共11页
河南省陕县黄野坪金矿位于崤山金矿田,后者是豫西金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广泛出露中元古界熊耳群,发育多期活动的断裂构造和燕山晚期中酸性小侵入体,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将断裂构造与化... 河南省陕县黄野坪金矿位于崤山金矿田,后者是豫西金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广泛出露中元古界熊耳群,发育多期活动的断裂构造和燕山晚期中酸性小侵入体,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将断裂构造与化探异常叠加部位作为找矿靶区,通过钻探施工发现金矿体9个,实现找矿突破。矿区剥蚀深度较浅,大部分矿体还未出露地表,矿体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空间。岩体周围发育的爆破角砾岩带和北西向断裂带是今后找金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工程验证 黄野坪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汝阳竹园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红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2-1179,共8页
河南汝阳竹园沟钼矿属斑岩型钼矿床。经过近三年的勘探,完成钻探工作量1万多米,各类样品8000多件。详细查明矿体赋存于燕山晚期第二次(火神庙)侵入细粒花岗岩与第一次侵入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内接触带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钼... 河南汝阳竹园沟钼矿属斑岩型钼矿床。经过近三年的勘探,完成钻探工作量1万多米,各类样品8000多件。详细查明矿体赋存于燕山晚期第二次(火神庙)侵入细粒花岗岩与第一次侵入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内接触带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钼矿化与岩石中裂隙的发育程度关系密切,矿体厚度一般50~150m,最大205.36m。岩石类型为细粒花岗岩型辉钼矿矿石,为单一钼矿床。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角度对该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认为矿化蚀变具典型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地球化学异常和花岗斑岩体是主要找矿标志,有助于在太山庙花岗岩体的钼矿找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钼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汝阳竹园沟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灵宝市董家埝银矿原生晕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启超 庞绪成 +3 位作者 纵瑞 韩迪 张岩 张鑫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4期497-508,共12页
董家埝银矿是豫西小秦岭矿集区南成矿带目前发现的唯一大型矿床。为了矿床深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了解有用元素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选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典型矿床剖面的原生晕特征研究,实现对深部矿体变化趋势的判断。经计算,确... 董家埝银矿是豫西小秦岭矿集区南成矿带目前发现的唯一大型矿床。为了矿床深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了解有用元素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选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典型矿床剖面的原生晕特征研究,实现对深部矿体变化趋势的判断。经计算,确定As、Sb、Ag、Au、Cu、Pb、Zn、Co和Mo等9种元素可作为指示元素,其中As和Sb为前缘晕指示元素,Ag、Au、Cu、Pb和Zn为近矿晕指示元素,Co和Mo为尾晕指示元素。分带指数和浓集指数2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元素在分带序列上的位置总体趋势一致。用分带指数法确定的主矿体自上而下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Co-Mo-Cu-Au-Sb-Zn-Pb-Ag-As,出现“反分带”现象。结合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变化特征、矿体剥蚀程度研究和理想模型,预测M1-I主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的延伸。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同类型矿化地质体深部的趋势判断和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轴向分带 董家埝银矿 小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判别豫西巩义市康店镇黄土地质灾害易发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包峻帆 陈婕 +10 位作者 杨文涛 杨泽强 侯文青 陈恪 袁野 杨明权 景斐媛 刘淼昕 刘哲 张媛媛 黄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200-6219,共20页
黄土丘陵区是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地区之一,亟需采用合适的评价因子和训练模型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以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巩义市康店镇为研究区,基于卫星遥感解译、实地调查、无人机航拍及相关资料收... 黄土丘陵区是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地区之一,亟需采用合适的评价因子和训练模型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以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巩义市康店镇为研究区,基于卫星遥感解译、实地调查、无人机航拍及相关资料收集,构建覆盖黄土界面、人类工程活动、水动力作用3个主控因素13个影响因子的评价体系,采用CatBoost模型、XGBoost模型和LightGBM模型共3种机器学习算法,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基于性能最优的机器学习模型,运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算法完成特征全局解释与依赖性分析。结果表明:CatBoost模型的精度高于其他模型(XGBoost和LightGBM),在AUC(area under curve)值、SHAP准确度、精确率、召回率、F_(1)分数和野外验证中均表现最优,其极高、高、中、低、极低易发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3.19%、1.40%、2.04%、5.93%、87.44%,极高、高易发区域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冲沟两侧,切坡建房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本次研究旨在优化建模思路,对建模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可解释性进行研究,对机器学习的易发性决策机理进行解释分析,为豫西黄土丘陵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地质灾害易发性 机器学习模型 SHAP 模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大古石沟地区地质特征及铅锌矿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恺 毛瑞芬 +1 位作者 李琛 范晓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0-137,共8页
为查明太行山东麓铁铜铅锌等多金属矿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在大古石沟地区相继开展了1∶50000矿产地质调查、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5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和1∶50000电法测量工作。在圈定物化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的基础上,利用1∶... 为查明太行山东麓铁铜铅锌等多金属矿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在大古石沟地区相继开展了1∶50000矿产地质调查、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5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和1∶50000电法测量工作。在圈定物化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的基础上,利用1∶10000地质草测、1∶10000地物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和槽探工程等,开展了系统的矿产调查分析。综合研究表明:①大古石沟铅锌矿赋存于中寒武统张夏组和上寒武统三山子组碳酸盐岩地层中,是一种碳酸盐岩容矿的低温热液型矿床,属层控矿床,具有密西西比河谷型(Mississippi Valley Type,MVT)矿床特征;②矿体主要有2种形态,一种呈脉状、透镜状、囊肿状赋存于NNE向、NWW向断裂带中,一种呈层状、似层状、不规则状、透镜状、窝状等赋存于近水平的层间顺层破碎带中,角砾岩化、白云岩化共同构成了铅锌矿床围岩蚀变的主要形式;③地表共发现了铁、铜、铅锌矿(化)脉31条(层),其中,具有价值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化体3条、含铅重晶石脉3条,初步圈定了2条工业矿体,富矿体延伸长度可达2000 m以上,矿体总厚度达10~12 m,Pb品位高达3.9%~10.26%,矿体远景资源量可达中小型矿床规模。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区地质特征、物化探特征及含矿特征,初步划分了大古石沟、小东沟和普泉等3个有利的成矿区段,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可见,采用地质调查、物化探扫面、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物化探综合剖面测量、槽探揭露等方法,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层控矿床 层间破碎带 密西西河谷型(MVT)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南太行地区生态空间识别及演化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褚加计 张致远 +2 位作者 金中昊 乔翔宇 宁立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0-286,共7页
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南太行地区是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通过多期遥感解译、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归并法对河南省南太行地区的生态... 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南太行地区是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通过多期遥感解译、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归并法对河南省南太行地区的生态空间进行识别,并对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研究区生态空间格局变化明显,生态空间规模锐减,非生态空间迅速扩张;(2)各类型生态空间在不同时期内均有不同幅度的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态农地空间是减幅最大的地类,研究区非农化趋势明显,而生态绿地空间小幅度减少,面积占比较为稳定,保证了研究区生态空间的平稳;(3)自然因素长期影响生态空间格局,而人文因素如城镇发展战略和国家政策对研究区的生态空间格局变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短时间尺度上造成生态空间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识别 演化进程分析 生态空间动态度 遥感解译 河南省南太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桐柏县上上河金矿物质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铭 郭跃闪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7-482,共6页
矿石组分及矿相研究表明,上上河金矿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自然银、黄铁矿、黄铜矿和黝铜矿,黄铁矿与金的关系密切。自然金常以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或嵌布在矿物粒间,其中包体金占56%。金的成色较高,一般大于808... 矿石组分及矿相研究表明,上上河金矿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自然银、黄铁矿、黄铜矿和黝铜矿,黄铁矿与金的关系密切。自然金常以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或嵌布在矿物粒间,其中包体金占56%。金的成色较高,一般大于808‰。0.010-0.074 mm的中细粒金占89.96%,小于0.01 mm的微粒金占7.58%,大于0.074 mm的粗粒金仅占2.46%。含黄铜矿、黝铜矿的矿石,一般金品位较高。以硫化物为主的简单矿石类型和较粗的嵌布粒度,有利于金的磨矿和浮选。主要金属矿物中普遍存在的类质同象,对金矿形成有利。围岩对矿石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反映了热液成矿的特征,指示找矿应以热液矿床为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组分 地质意义 上上河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金北缘拜什托格拉克一带1∶5万三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新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鹏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255-259,共5页
通过开展新疆阿尔金北缘拜什托格拉克一带1∶5万三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系统查明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建立了区内地层格架和岩浆岩演化序列,查清了区内的构造格架,并总结了研究区内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次... 通过开展新疆阿尔金北缘拜什托格拉克一带1∶5万三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系统查明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建立了区内地层格架和岩浆岩演化序列,查清了区内的构造格架,并总结了研究区内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次新发现矿(化)点10处,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找矿前景较好的4个成矿远景区,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北缘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 地质特征 成矿远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桐柏围山城地区金矿找矿预测综合信息模型 构建 与靶区预测
19
作者 张晓飞 唐相伟 +5 位作者 庞振山 薛建玲 陈辉 王珺璐 隗含涛 雷晓力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70,共14页
寻找和发现隐伏矿和深部矿是矿产勘查界的科学前沿和研究热点。大比例尺找矿预测研究直接服务于矿产勘查工作,是实现科学找矿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银洞坡金矿为重点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总结前人研... 寻找和发现隐伏矿和深部矿是矿产勘查界的科学前沿和研究热点。大比例尺找矿预测研究直接服务于矿产勘查工作,是实现科学找矿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银洞坡金矿为重点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以期为区域内金多金属矿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思路和示范。本文厘定银洞坡金矿为与侵入岩浆地质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地质体为早白垩世中酸性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主要为褶皱成矿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岩性界面(硅钙面)、褶皱成矿构造系统结构面或可能存在侵入成矿构造系统结构面。成矿作用宏观蚀变特征标志主要为硅化和黄铁绢英岩化,成矿元素形成近程Pb、Zn和Ag矿化,伴生Au矿化,远程Au矿化,伴生Pb、Zn和Ag矿化的分带特征。结合物化探等信息,建立了银洞坡金矿找矿预测综合信息模型,在围山城地区圈定找矿靶区5处,经钻探验证,取得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洞坡金矿 岩浆热液 成矿地质体 找矿预测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巩义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20
作者 包峻帆 陈婕 +8 位作者 杨文涛 杨泽强 侯文青 陈恪 袁野 杨明权 景斐媛 刘哲 张媛媛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地质环境脆弱区河南巩义市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随机森林方法、GIS技术等,选取涵盖地貌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的共2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 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地质环境脆弱区河南巩义市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随机森林方法、GIS技术等,选取涵盖地貌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的共2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AHP-CV)组合赋权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巩义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并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AHP-CV组合赋权法和随机森林算法计算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基本吻合,随机森林算法提高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可靠性,预测结果科学性、准确性更强,能够更好适用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的优化评价结果,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程地质岩组、黄土湿陷性和矿区破坏程度是影响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巩义市东部和南部受采矿活动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为差,建议及时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控治理;东北部及西北部受地质灾害和黄土湿陷性制约,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为较差,建议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随机森林算法 组合赋权法 黄河中下游 巩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