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耐盐植物修复赤泥堆场的酶活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1
-
-
作者
刘钟森
岳晶晶
薛海涛
赵永超
赵雅
龚巍峥
-
机构
河南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有限公司
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地质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7-1244,共8页
-
基金
2021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No.212102310849)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管地质环境项目(豫地环[2021]6号)。
-
文摘
通过开展大田试验,在赤泥堆场中种植3种耐盐植物(柽柳、碱蓬和黑麦草),考察赤泥基质中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特征,并结合赤泥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耐盐植物对赤泥堆场基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柽柳、碱蓬和黑麦草后,赤泥基质pH、全盐量和电导率均有降低,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基质中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耐盐植物的吸盐能力和根际的分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基质理化性质,缓解基质盐碱化程度,从而提高基质酶活性。其中,碱蓬对拜耳法赤泥的适应性优于黑麦草和柽柳,而柽柳对烧结法赤泥的适应性优于碱蓬和黑麦草。植物类型及赤泥种类均会影响基质酶活性,且植物类型对酶活性的影响大于赤泥种类。酶活性与基础理化指标有着密切关系,其中pH、电导率是影响酶活性的关键影响因子。
-
关键词
植物
赤泥堆场
修复
酶活性
影响因子
-
Keywords
plant
red mud storage field
remediation
enzyme activity
impact factors
-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75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