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潘登 王继华 +2 位作者 汪宝存 郭凌飞 杨巧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0-662,715,共4页
针对郑州市地面沉降机理研究仍然比较薄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InSAR和水准技术获取郑州市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得出郑州市的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利用GIS空间分析了地貌单元、地层覆盖、构造以及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直接的耦合关... 针对郑州市地面沉降机理研究仍然比较薄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InSAR和水准技术获取郑州市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得出郑州市的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利用GIS空间分析了地貌单元、地层覆盖、构造以及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直接的耦合关系,认为冲积平原的地面沉降最为严重,全新统中段冲积层地面沉降最为严重,老鸭陈断裂以东地面沉降比较严重,中深层地下水开采是郑州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分布特征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支持向量机和面向对象方法的矿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被引量:5
2
作者 霍光杰 胡乃勋 +1 位作者 陈涛 甄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75,共6页
为了提高矿区土地利用信息遥感分类和提取精度,本文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利用高分二号卫星数据,融合面向对象思想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河南省禹州市的采矿区进行以露天采场为主的矿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融合支持向量机和面向... 为了提高矿区土地利用信息遥感分类和提取精度,本文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利用高分二号卫星数据,融合面向对象思想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河南省禹州市的采矿区进行以露天采场为主的矿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融合支持向量机和面向对象方法的矿区信息提取总体精度为86.44%,Kappa系数为0.83,优于融合K近邻和面向对象的方法,表明该方法在矿区信息提取中有理想的精度,可为矿区的环境监测和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信息提取 面向对象 支持向量机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河流域植物生存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婉如 宁立波 +3 位作者 豆靖涛 郭玉娟 张冬冬 李昂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2-318,326,共8页
探讨汤河流域植物生存域特征,可为地境再造技术在流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多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将土壤水分、盐分、有机质、氮磷钾等生态因子作为限制性因子研究了优势种的生存域,明晰了流域优势种适生的因子空间... 探讨汤河流域植物生存域特征,可为地境再造技术在流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多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将土壤水分、盐分、有机质、氮磷钾等生态因子作为限制性因子研究了优势种的生存域,明晰了流域优势种适生的因子空间。结果表明:(1)杨树生存域范围包含构树,构树包含楝树。杨树作为优势度最高的优势种在研究区分布极为广泛,而构树、楝树则相对受限,有更高的集群度。黄荆与酸枣的生存域范围呈现出相交关系,黄荆易于受到水分胁迫,此即为黄荆多集中分布于土壤较为贫瘠的生境而酸枣分布更为广泛的主要原因;(2)杨树、构树、楝树共生的生存域适宜范围为含水率0.53%~13.73%,含盐量0.24~0.85 g/kg,有机质含量1.63~5.94 g/kg,土壤氮磷钾综合指数0.38~1.25。黄荆与酸枣共生的生存域适宜范围为含水率8.64%~15.80%,含盐量0.21~0.77 g/kg,有机质含量3.83~17.08 g/kg,土壤氮磷钾综合指数0.51~2.43。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改造地境水肥条件,增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域 优势种 汤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地下水埋深预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洪生 王继华 陈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4,共5页
为了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埋深预测中的应用,在基本人工蜂群算法中引入高斯变异算子,并优化初始蜜源位置,提出了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安阳市某观测站的降水量、蒸发量、河道流量、灌溉渗... 为了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埋深预测中的应用,在基本人工蜂群算法中引入高斯变异算子,并优化初始蜜源位置,提出了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安阳市某观测站的降水量、蒸发量、河道流量、灌溉渗漏量和人工开采量5个相关影响因子的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为了验证模型的优劣性,与单一的BP神经网络模型、RBF神经网络模型、基于蚁群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基本人工蜂群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收敛速度更快、预测结果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蜂群算法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高斯变异 地下水埋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降水条件下豫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洪生 王继华 +1 位作者 豆敬峰 朱瑞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78,共6页
为掌握强降水条件下豫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响应规律,利用豫北平原水文地质、地下水位和水质动态监测资料等,建立了豫北平原强降水条件下地下水流系统数值模型,对地下水位、水质动态响应和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强降水影... 为掌握强降水条件下豫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响应规律,利用豫北平原水文地质、地下水位和水质动态监测资料等,建立了豫北平原强降水条件下地下水流系统数值模型,对地下水位、水质动态响应和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强降水影响,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可分为基本平衡区、缓慢下降区、急剧下降区、缓慢上升区和急剧上升区5个水位变幅分区,受7—9月强降水影响,地下水位埋深明显减小;受强降水影响,地下水化学类型和水化学组分均发生变化,地下水水质超标率减小;保持当前地下水开采量和降水量不变,7—9月增加降水量30%,其他月份降水量减少30%情景下,10 a后,地下水位整体有所下降,出现一定面积的疏干,但深层地下水未疏干;濮阳、内黄县和留固镇典型漏斗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后期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条件 地下水位 水质 豫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