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商丘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妍 李玉嵩 +2 位作者 盛奇 潘涵香 谢玉洁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基于河南商丘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资料,在正态和对数正态检验的基础上,统计获得了土壤54种元素(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查明了土壤元素指标组合、分布特征、富集贫化规律。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全国土壤... 基于河南商丘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资料,在正态和对数正态检验的基础上,统计获得了土壤54种元素(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查明了土壤元素指标组合、分布特征、富集贫化规律。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全国土壤基准值,其中Se元素含量仅为全国的0.28倍,而Ca O含量最高,为全国的1.96倍;对比发现研究区多数元素(指标)的背景值与基准值相当,说明表生成土作用过程中这些元素的迁移重分配作用较弱,人为活动对其污染影响较小;而Corg、N、Se、Hg、P、TC等元素(指标)在表层富集,反映出较为显著的表生富集和人为污染叠加的特点。因子分析表明,风化作用、淋溶作用及农业施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影响研究区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背景值 基准值 商丘地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构造对黄河下游(河南段)地热分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齐玉峰 王文娟 李尧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67-72,共6页
河南省黄河下游是地热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区域,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对地热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形成规律了解不透彻而引发了诸多环境地质问题。为此,首先以区域地热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从地质构造与地热形成相关性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该区域... 河南省黄河下游是地热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区域,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对地热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形成规律了解不透彻而引发了诸多环境地质问题。为此,首先以区域地热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从地质构造与地热形成相关性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该区域活动断裂构造对热储温度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地热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黄河下游地热分布主要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控制,主要分布于不同方向断裂交汇部位,区域上沿东西向断裂分布。其次,依据地热异常与活动断裂构造关系,结合地热异常形成的机理,划分了三级地热异常区。最后,对河南省黄河下游区域地热开发利用提出两点建议:将黄河两岸的郑州市古荥—柳林一带、新乡市西南大召营—朗公庙一带、封丘县城南部和兰考县西部作为重点勘探开发前景区;地热开发利用时首先考虑那些位于构造体系主干断裂两侧及其与其他断裂构造交汇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热储温度 地热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平原区潜水含水层给水度分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洋 景兆凯 +4 位作者 杨明华 夏飞雪 王盼盼 于丽 李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5,共9页
给水度是土壤释水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等具有重要影响。给水度受地下水位波动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一定变化,2002年开展的第二次河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以下简称二次评价)中的给水度分区的相关成果已不能准确反映当前... 给水度是土壤释水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等具有重要影响。给水度受地下水位波动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一定变化,2002年开展的第二次河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以下简称二次评价)中的给水度分区的相关成果已不能准确反映当前实际情况,为此有必要对河南省平原区潜水含水层给水度分区进一步复核修正。采用现场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室内筒测法、动态法等对河南省潜水含水层不同岩性的当前给水度进行测定分析,结合近期关于研究区给水度相关研究的大量成果,对河南省平原区包气带不同岩性给水度进行分区。结果表明:现场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测定的给水度存在离散现象,室内筒测法及动态法测定分析的给水度结果较为稳定;本研究测定的给水度结果较二次评价中的给水度结果大;综合确定粉质黏土区的给水度为0.030~0.045、粉土区的给水度为0.040~0.060、粉砂区的给水度为0.060~0.080、细砂区的给水度为0.080~0.100;绘制了研究区给水度分区图,给水度在0.022~0.084范围的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7.5%;研究区以粉土、粉质黏土为主。该分区结果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区 给水度分区 潜水含水层 土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N模型的土方量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南祥 李丹丹 +1 位作者 李耀辉 刘凤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870-10873,共4页
土方量计算是工程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快速准确高效地计算土方量对于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工程量大小计算和投资预算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利用GPS接收器获取三维地形点数据,基于TIN模型,运用三棱柱法在ARCGIS中计算填挖土... 土方量计算是工程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快速准确高效地计算土方量对于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工程量大小计算和投资预算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利用GPS接收器获取三维地形点数据,基于TIN模型,运用三棱柱法在ARCGIS中计算填挖土方量的工作方法,并以渑池县红花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对计算进行进一步验证。将填挖土方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较,挖方误差约为-4.7%,填方误差约为-1%。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土方量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视化效果,可作为工程土方计算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 土方量计算 三棱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地积累指数法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志萍 马超振 李珊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7-40,共4页
沿太子河布置34个采样断面,取沉积物样品对其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子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太子河上游断面(本溪市区段和葠窝水库部分断面)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较高;Cd的污... 沿太子河布置34个采样断面,取沉积物样品对其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子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太子河上游断面(本溪市区段和葠窝水库部分断面)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较高;Cd的污染偏重,Cu和Pb其次,Zn无污染;与10年前相比,太子河本溪市区段重金属污染程度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河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地积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屈吉鸿 李志岩 +2 位作者 唐书平 吕小凡 杨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疏干排水势必导致区域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发生变化,引起周边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地枯竭等环境地质问题.根据三门峡段村—雷沟铝土矿区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其水文地质模型进行概化,采用MODFLOW有限差分... 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疏干排水势必导致区域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发生变化,引起周边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地枯竭等环境地质问题.根据三门峡段村—雷沟铝土矿区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其水文地质模型进行概化,采用MODFLOW有限差分方法分析评价矿坑疏排水对区域地下水水源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矿山开采对水源地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对水源地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对于西部以及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当段村—雷沟矿区排水13 a时,水源地内11号与14号井失去供水能力,补2B井仍可正常供水;排水21 a时,补2B井也报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干排水 地下水源地 影响评价 MO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尼尔森重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明炜 谭璐 黄业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99,共6页
某金矿含金4.66 g/t,选厂采用单一浮选进行金的回收。矿石性质研究表明:矿石中金主要以裸露半裸露金的形式存在,0.295~0.074 mm粒级的自然金产率高达59.82%,该部分金适合采用重选回收。为此,以尼尔森选矿机为重选设备,采用重—浮联合工... 某金矿含金4.66 g/t,选厂采用单一浮选进行金的回收。矿石性质研究表明:矿石中金主要以裸露半裸露金的形式存在,0.295~0.074 mm粒级的自然金产率高达59.82%,该部分金适合采用重选回收。为此,以尼尔森选矿机为重选设备,采用重—浮联合工艺开展选矿试验。确定适宜的尼尔森重选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 mm占45%、重力倍数60 G、反冲洗水量5.5 L/min、给矿速度500 g/min、给矿量20 kg,该条件下重砂金的产率为0.0489%、金品位为4018.14 g/t、金回收率为42.07%。针对适宜条件下获得的重选尾矿,浓缩并磨矿至-0.074 mm占65%,采用“1粗2精3扫”浮选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产率为7.60%、金品位为32.43 g/t、金回收率为52.78%的浮选金精矿,金总回收率为94.85%。产品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尼尔森重选主要回收了+0.097 mm粒级产品,对细粒级产品回收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粒度分析 尼尔森选矿机 重—浮联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在煤矿采空区充填矸石中的运移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玉嵩 卢宇灿 +5 位作者 曹琼 赵丽 朱开鹏 张庆 于洪飞 张垒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154,共8页
我国西部多数煤矿区矿井水往往含有较多的生产污水,导致其氨氮含量较高,利用煤矿采空区充填矸石对矿井水进行预处理已成为矿井水及矸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以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保德矿矸石为充填介质、以矿井水中的氨氮为研究对象... 我国西部多数煤矿区矿井水往往含有较多的生产污水,导致其氨氮含量较高,利用煤矿采空区充填矸石对矿井水进行预处理已成为矿井水及矸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以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保德矿矸石为充填介质、以矿井水中的氨氮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采空区的水文地质环境,开展柱模拟实验,结合CXTFIT 2.1软件,研究氨氮在充填矸石中的运移机制,这对于评价煤矿采空区充填矸石对矿井水的预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达西流速3.12 cm/h、25℃时,Cl−在充填矸石中的运移可用CDE模型较好地表征(r2=0.999),较高的纵向弥散系数(D)、溶质分子扩散系数(Df)、机械弥散系数(Dh)和弥散度(λ)值与充填矸石较大粒径、较长运移距离有关,淋出液中总溶解性固体(TDS)和Cl−的质量浓度呈显著线性关系;双点位吸附溶质运移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氨氮的运移过程,氨氮的阻滞系数R为23.79,其在矸石上的平衡吸附点位仅占总吸附点位的46%,一级动力学吸附速率常数α为3.5×10^(−4)h^(−1);氨氮的孔隙流速及水动力弥散系数远低于Cl−的数值,这主要与高含量的黏土矿物高岭石对氨氮的吸附有关;在649 h的氨氮运移过程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氮以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实验中后期TDS稳定,这进一步证实氨氮在模拟的矸石柱运移过程中以对流、弥散迁移及吸附为主,生物转化作用可以忽略。研究结果可为评价我国煤矿采空区地下水库的水质预处理技术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弥散迁移 煤矿采空区 矸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网对金刚石磨料筛分结果的影响
9
作者 邵静茹 赵清国 +3 位作者 康学涛 李慧萍 李高杰 袁会征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69-72,76,共5页
依据标准规定的筛分方法,选择了三套不同厂家生产的筛网,对同一粒度规格的金刚石磨料进行了筛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同一规格不同厂家生产的筛网,其网孔尺寸和丝径尺寸都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严重影响了筛分结果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依据标准规定的筛分方法,选择了三套不同厂家生产的筛网,对同一粒度规格的金刚石磨料进行了筛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同一规格不同厂家生产的筛网,其网孔尺寸和丝径尺寸都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严重影响了筛分结果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为了保证金刚石磨料筛分结果的稳定统一,首先应选用合格的筛网,其次是研究制定磨料粒度组成筛分结果的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磨料 筛网 筛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在复杂条件地下水探测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玉萍 《绿色科技》 2016年第22期142-143,共2页
指出了在当今世界能够进行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方法即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技术。从核磁共振在具体的地下水探测工作当中的应用状况入手,对核磁共振找水技术运用原理、工作方式、应用环境及资料整理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在当今世界能够进行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方法即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技术。从核磁共振在具体的地下水探测工作当中的应用状况入手,对核磁共振找水技术运用原理、工作方式、应用环境及资料整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实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望能够对于核磁共振在复杂条件地下水探测中的大范围推广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地下水探测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县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11
作者 宋玉萍 任静 +3 位作者 于芳 李丽 赵翩翩 李俊伟 《绿色科技》 2016年第2期51-53,共3页
分析了辉县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严格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做好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辉县市水资源,实现辉县... 分析了辉县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严格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做好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辉县市水资源,实现辉县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 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