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泌阳条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国范 马庚杰 +5 位作者 刘勤安 刘伟颉 刘文忠 周文波 张风瑞 李宁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6-243,共8页
条山铁、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接合部位、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桐柏-大别山成矿亚带内,区内构造线呈NWW向展布,含矿地层为二郎坪群变细碧-角斑岩系,它经历了4个喷发旋回,形成了本区多金属成矿的4个含矿层位。第一旋回... 条山铁、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接合部位、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桐柏-大别山成矿亚带内,区内构造线呈NWW向展布,含矿地层为二郎坪群变细碧-角斑岩系,它经历了4个喷发旋回,形成了本区多金属成矿的4个含矿层位。第一旋回的顶部为一富铁矿层,为姑山式火山熔浆型含铜锌磁铁矿层;该层位自陕西三条岭,向东经汤河、太坪镇至桐柏毛集;条山铁、铜多金属矿床分布在二郎坪群变细碧-角斑岩系与燕山期花岗岩接触部位,硅化、绿泥石化、矽卡岩化明显,往往形成富磁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富集的块状磁铁矿矿床。区域上NWW-SEE向晚元古-早古生代形成的裂谷型二郎坪蛇绿岩套是本区找矿的最佳区段。二郎坪群含铁层位及夕卡岩化是寻找铁矿的重要找矿标志,二郎坪群蛇绿岩套横贯河南省西南部,连续延伸400余千米,在豫西南寻找该类铁矿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喷流沉积 热液叠加改造 找矿前景 条山铁矿床 河南泌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陶岔—漳河段)主要地质灾害分析
2
作者 李凤玲 黄光寿 +1 位作者 韩书记 张廷亚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891,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陶岔—漳河段)从南至北穿越河南省17个市县,长708km,沿途横跨江淮黄海四大水系的大小河流350余条,经过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新近系、石炭系、二叠系、寒武系,并经过地震烈度7~8度区,会遇到膨胀土、湿陷性黄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陶岔—漳河段)从南至北穿越河南省17个市县,长708km,沿途横跨江淮黄海四大水系的大小河流350余条,经过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新近系、石炭系、二叠系、寒武系,并经过地震烈度7~8度区,会遇到膨胀土、湿陷性黄土、渠道渗漏、渠道稳定性等重地质灾害的威胁。同时,太行山前的水石流灾害、黄淮海流域的水污染灾害等,也将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的运行产生影响。沿途膨胀土将危害渠道边坡稳定性;湿陷性黄土将影响渠道的安全运行;渠道渗漏易产生大面积土壤盐渍化;区域稳定性和采矿塌陷将影响渠道的稳定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地质灾害 陶翁-漳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度的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硕楠 余宏明 刘运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10-13,共4页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对于指导高易损地区人们的防灾救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省嵩县地区地质灾害为例,基于范数灰关联度方法对其易损性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得出各乡镇易损性指数;结合该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对其结果进行调整...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对于指导高易损地区人们的防灾救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省嵩县地区地质灾害为例,基于范数灰关联度方法对其易损性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得出各乡镇易损性指数;结合该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对其结果进行调整,得出该地区易损性区划结果;指出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损性评价 灰色关联度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的淮河中上游农业区地下水水质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东 李成杰 +1 位作者 刘运涛 樊宇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140,共6页
以项城市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Q型层次聚类分析方法,辨别地下水化学变化不同来源,以判断地下水化学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02个地下水化学组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3.... 以项城市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Q型层次聚类分析方法,辨别地下水化学变化不同来源,以判断地下水化学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02个地下水化学组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3.10%。主成分1显示,TDS、总硬度、Clˉ、Cd和Pb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地下水水质可能受到来自于工业废水的影响;主成分2显示,Fˉ、Iˉ和pH值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地下水水质受到水-岩作用的影响;主成分3显示,K^+和P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Cr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受化学肥料的影响;主成分4显示,COD、氨氮和Cu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受到生活污水的影响;主成分5显示,NOˉ_3和NOˉ_2具有正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受化学肥料的影响,二者与Mn具有负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存在部分还原环境。Q型层次聚类分析将项城市102个地下水水样分为4组:1)受工业废水入渗潜在影响的地下水,其TDS、总硬度、NOˉ_3、Clˉ、Pb、Cd、Cd和Ba质量浓度较高,pH值较低,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占研究区比例为28.4%;2)受生活污水入渗和农业面源污染潜在影响的地下水,其K^+、Cu、P、COD、NH^+_4和NOˉ_2质量浓度较高,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北部和中南部,占研究区比例为17.6%;3)受水-岩相互作用潜在影响的地下水,其Iˉ、Fˉ和pH值质量浓度较高,地下水埋深最深,分布较分散,占研究区比例为12.7%;4)混合水,其上述离子质量浓度中等,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西部和南部,占研究区比例为41.3%。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污染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有密切关系,且地下水埋深越浅,地下水污染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主成分分析 Q型层次聚类分析 地下水水质 控制因素 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汴新区中细砂含水层水源热泵井回灌新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献坤 赵云章 +1 位作者 刘海风 王伟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40,共5页
在郑汴新区中细砂含水层中,通过新、旧回灌技术的现场试验对比研究发现,新回灌技术在成井时间、回灌量等方面大大优于旧(传统)回灌技术;单位回灌量、抽灌比大为提高,回灌稳定时间大为缩短,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依据多落程(升程)... 在郑汴新区中细砂含水层中,通过新、旧回灌技术的现场试验对比研究发现,新回灌技术在成井时间、回灌量等方面大大优于旧(传统)回灌技术;单位回灌量、抽灌比大为提高,回灌稳定时间大为缩短,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依据多落程(升程)的抽水、回灌现场试验,建立了回灌量与水位、井距关系方程。依据本研究成果,在郑汴新区一带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可实现一抽一灌的地下水换热模式,换热系统(室外)费用节约率可达50%,基本上解决了中细砂含水层回灌困难的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温能 中细砂含水层 回灌 郑汴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蒿坪河小流域降雨径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曾繁富 张军 +2 位作者 赵同谦 邢梦林 刘运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3,共4页
选取丹江口水库河南部分的最大入库河流老鹳河的支流蒿坪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托径流场等野外设施,系统开展了不同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蒿坪河小流域降雨年度分布不均,暴雨集中型降雨产流量大,是产生非... 选取丹江口水库河南部分的最大入库河流老鹳河的支流蒿坪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托径流场等野外设施,系统开展了不同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蒿坪河小流域降雨年度分布不均,暴雨集中型降雨产流量大,是产生非点源污染主要降雨类型。0°~5°耕地、5°~10°耕地、10°~15°耕地、栎林和果园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2.01%,2.98%,5.44%,16.47%和2.42%。陡坡地带栎林在降雨侵蚀力大于0.5的时候开始产流,以超渗方式为主;果园在降雨侵蚀力大于2.5的时候开始产流,以蓄满产流为主;耕地产流受人为影响显著,产流界限不容易确定,在暴雨集中型降雨条件下其产流以超渗方式为主。栎林和果园产流量与降雨侵蚀力均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R2分别为0.939和0.912。耕地由于受人为影响比较大,其产流与降雨侵蚀力关系波动较大。在暴雨集中型降雨条件下,坡度是影响产流的主要因素,10°~15°耕地产流和0°~5°,5°~10°差异性显著(P<0.05)。在小雨集中型降雨条件下,土壤结皮成为影响产流的主要因素。对大于10°的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根据气象条件适时的锄地,有利于雨水的下渗,对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径流和农业非点源污染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小流域 降雨径流 降雨侵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上游农业区浅层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利霞 刘运涛 张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8,共5页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是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基础,其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在传统DRASTIC模型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项城市浅层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城市浅层地下水可以分为3个区域:中等地下水脆弱区(...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是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基础,其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在传统DRASTIC模型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项城市浅层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城市浅层地下水可以分为3个区域:中等地下水脆弱区(脆弱性指数<140),位于项城市南部;较高地下水脆弱区(脆弱性指数140~160),主要位于项城市中东部和南部;高地下水脆弱区(脆弱性指数>160),主要位于项城市中西部和北部。高脆弱区域主要集中在地下水补给区以及城市区,地下水脆弱性中等、较高和高的区域占研究区面积比例分别为2.2%、78.2%和19.6%。结合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分布情况,发现地下水脆弱性高的地区硝酸盐质量浓度较高。因此,评价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DRASTIC 硝酸盐污染 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环套方法”在山丘区供水勘察中的应用——以豫西山丘区供水勘察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献坤 庞良 +3 位作者 王春晖 刘新建 郭东兴 左正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本文以模糊数学中的模糊集合理论(交集)为基础,建立豫西缺水低山丘陵区供水勘察的逻辑推理模式"多重环套方法"。根据已有资料分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地球物理勘察,由区域→块段→点,逐步使"有水"的"模糊度&qu... 本文以模糊数学中的模糊集合理论(交集)为基础,建立豫西缺水低山丘陵区供水勘察的逻辑推理模式"多重环套方法"。根据已有资料分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地球物理勘察,由区域→块段→点,逐步使"有水"的"模糊度"越来越小,从而获得了富水段、蓄水构造以及布井具体位置的信息。通过供水勘察实践,验证了"多重环套方法"在缺水低山丘陵区供水勘察中的可靠性。同时也指出了该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集 多重环套方法 低山丘陵区 基岩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汝州市浅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庞良 任润虎 +2 位作者 王献坤 高权明 罗永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调查研究汝州市浅层地下水的环境条件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价地下水污染程度 ,分析了主要污染因子形成机理 ,提出了采煤、焦化、火电工业集中区应采取污水集中处理措施以减缓水污染等主要防治建议。对于今后研究类似地区的地... 通过调查研究汝州市浅层地下水的环境条件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价地下水污染程度 ,分析了主要污染因子形成机理 ,提出了采煤、焦化、火电工业集中区应采取污水集中处理措施以减缓水污染等主要防治建议。对于今后研究类似地区的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污染特征 形成机理 防治 模糊数学 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市李子园水源地有机污染及其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俊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8-49,共2页
对濮阳市李子园水源地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37种有机污染物的定量分析,并参照检出限和饮用水标准值,采用污染指数法和环境影响度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有机物污染及其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分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中检出的... 对濮阳市李子园水源地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37种有机污染物的定量分析,并参照检出限和饮用水标准值,采用污染指数法和环境影响度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有机物污染及其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分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中检出的挥发性有机物为单环芳烃,其他为部分检出;未检出半挥发性有机物;地下水中有机污染总环境影响度远小于1,对人和环境的潜在危害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有机物污染 环境影响度 风险评估 李子园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