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在豫南麻区固始县的试验与推广
1
作者 吴明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29,共2页
1固始红麻生产概况及“红引135”品种推广的重大意义河南省固始县是全国重点红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30万亩,占豫南麻区总面积40%。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是我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县红... 1固始红麻生产概况及“红引135”品种推广的重大意义河南省固始县是全国重点红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30万亩,占豫南麻区总面积40%。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是我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县红麻80%为夏播麦茬红麻,一般6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品种 红引135 栽培技术 种植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及推广示范
2
作者 吴明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红麻根结线虫病 病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麻区工业大麻栽培技术
3
作者 吴明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20期76-77,共2页
豫南地区是全国纤维用工业大麻的六大产区之一,固始魁麻、固始线麻是豫南大麻的主要品种,俗称“蒋麻”。文章首先对固始“蒋麻”的历史、品种特性和引种推广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精细整地、精准施肥、适时播种、中耕与化学除草、病虫... 豫南地区是全国纤维用工业大麻的六大产区之一,固始魁麻、固始线麻是豫南大麻的主要品种,俗称“蒋麻”。文章首先对固始“蒋麻”的历史、品种特性和引种推广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精细整地、精准施肥、适时播种、中耕与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与适时收获等主要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豫南麻区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鸭稻鱼绿色循环种养技术要点
4
作者 祁传统 竹婧 张开礼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7期92-93,共2页
鸭稻鱼绿色循环种养技术是一种充分发挥当地水系发达、饲鸭历史厚重、种植水稻悠久、养鱼经验丰富等资源优势,在淮河以南鄂豫皖等广大区域推广实施的生态种养模式。淮河以南鄂豫皖地区鸭稻鱼绿色循环种养技术。坚持绿色发展:鸭取食稻田... 鸭稻鱼绿色循环种养技术是一种充分发挥当地水系发达、饲鸭历史厚重、种植水稻悠久、养鱼经验丰富等资源优势,在淮河以南鄂豫皖等广大区域推广实施的生态种养模式。淮河以南鄂豫皖地区鸭稻鱼绿色循环种养技术。坚持绿色发展:鸭取食稻田杂草、害虫和池塘小杂鱼、螺蛳等,鸭粪还田种植水稻和培育鱼塘浮游生物养鱼,池塘养殖肥水灌溉稻田,塘泥可作有机肥种稻,利用系统各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和在食物链中位置关系,推动形成大农业绿色循环生产模式,初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以南 鸭粪还田 害虫 杂草 鄂豫皖地区 种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麻区夏播红麻种植制度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明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32,共2页
1豫南麻区作物种植制度现状及其对红麻产量的影响1.1豫南麻区作物种植制度现状豫南麻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同时又兼有暖温带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冷暖适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1豫南麻区作物种植制度现状及其对红麻产量的影响1.1豫南麻区作物种植制度现状豫南麻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同时又兼有暖温带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冷暖适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适宜种植红麻。常年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麻区 夏播红麻 种植制度 红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鸿燕 《河南农业》 2020年第26期48-49,共2页
虾稻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的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殖虾,这种模式可以大大增加水稻的附加价值,进而提高农户的收益,对于改善农村单体经济结构有很大的帮助。与传统的虾养殖相比,稻虾共生模式的养殖方... 虾稻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的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殖虾,这种模式可以大大增加水稻的附加价值,进而提高农户的收益,对于改善农村单体经济结构有很大的帮助。与传统的虾养殖相比,稻虾共生模式的养殖方式,不但可以提高水稻田的空间利用率,而且也实现了生态养殖,降低了虾养殖的成本,提高了虾养殖的质量。本文以固始县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虾稻共生的高效生态模式进行探究,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的养殖户以及种植户有所帮助,对相关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共生 生态种养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要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安新 徐如军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0期77-78,共2页
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高品质绿色安全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农作物无公害栽培,能够确保农产品安全。传统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存在土壤污染严重、化学肥料滥用、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现代农业要做好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 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高品质绿色安全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农作物无公害栽培,能够确保农产品安全。传统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存在土壤污染严重、化学肥料滥用、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现代农业要做好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从种子管理、田间管理与种植管理等方面,严格把控种子、土壤、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无公害栽培 管理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