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商城大棚草莓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余本玉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23期79-79,81,共2页
现在人们的饮食已经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即用大棚技术培养蔬菜水果。但是,现在大棚培养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主要从品种、种植区域的选择,整地施肥以及壮苗的培育等方面研究大棚草莓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同时要加强定植,... 现在人们的饮食已经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即用大棚技术培养蔬菜水果。但是,现在大棚培养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主要从品种、种植区域的选择,整地施肥以及壮苗的培育等方面研究大棚草莓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同时要加强定植,扣棚覆膜,做好温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理,为提升草莓产量与质量提高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草莓 高产 高效 种植技术 定植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秸秆腐解、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2
作者 杜光辉 吕玉虎 +8 位作者 刘耀 凌敬伟 丁迎欣 李杰 陈李阳 杨龙龙 范家慧 卢旭东 祝孔鑫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55-260,共6页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是加快秸秆降解,促进秸秆养分释放的重要举措,针对高粱—小麦轮作种植模式开展田间试验,探究高粱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秸秆腐解速率、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为豫南地区腐熟剂的选择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高...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是加快秸秆降解,促进秸秆养分释放的重要举措,针对高粱—小麦轮作种植模式开展田间试验,探究高粱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秸秆腐解速率、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为豫南地区腐熟剂的选择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高粱秸秆还田情况下,选择沃宝腐熟剂(WB)、牧田人EM菌液(MTR)、活土君有机物料腐熟剂(HTJ)、米旺农秸秆腐熟剂(MWN)、好旺农生物菌肥发酵剂(HWN)等5种腐熟剂,以不施腐熟剂处理为对照(CK),分析高粱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秸秆腐解特征、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腐解特征呈现30 d前腐解速率快速上升并迅速进入快速腐解期,30 d后腐解速率稳步下降并逐渐稳定,施用5种腐熟剂均能提高高粱秸秆的腐解速率及腐解度,累计腐解率达53.0%~64.6%,较CK增幅为7.82%~21.96%,且WB处理增幅最高;与CK相比,施用腐熟剂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升小麦产量,提升幅度在0.42%~7.95%,且施用腐熟剂对小麦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氮、钾养分积累量达到显著水平;与CK相比,施用腐熟剂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耕层土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增幅分别为9.82%~20.28%、6.30%~23.03%、8.20%~24.00%、13.03%~21.83%,且土壤有机质及速效钾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综合来看,针对高粱—小麦轮作体系下的高粱秸秆,施用腐熟剂能够加快高粱秸秆腐解速率并提高累计腐解率,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小麦增产,且沃宝秸秆专业腐熟剂与好旺农生物菌肥发酵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秸秆 腐熟剂 腐解速率 小麦产量 养分积累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多抗水稻恢复系信R66的选育与应用
3
作者 徐士库 沈光辉 +2 位作者 胡劲东 申关望 李慧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9期214-216,共3页
信R66是信阳市农科院以裕恢99E-4、扬稻6号和辐恢718做亲本复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能与多种类型的两系不育系组配,用该恢复系所组配的Y两优66在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信R66是信阳市农科院以裕恢99E-4、扬稻6号和辐恢718做亲本复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能与多种类型的两系不育系组配,用该恢复系所组配的Y两优66在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恢复系 信R66 Y两优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设计在园艺设计中的应用
4
作者 余本玉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11Z期72-73,共2页
近几年,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对于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增强,园艺作为环境艺术中的一部分,对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园艺设计期间,设计人员要加强对人性化设计的重视,把其纳为园艺设计重点,以此提高园艺整体效果,为人们感官带来... 近几年,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对于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增强,园艺作为环境艺术中的一部分,对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园艺设计期间,设计人员要加强对人性化设计的重视,把其纳为园艺设计重点,以此提高园艺整体效果,为人们感官带来一定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设计 园艺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