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巨大纤维腺瘤7例钼靶X线诊断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辉 李晋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0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钼靶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有4例肿块密度均匀增高,边界清楚,压迫乳腺结构向周围移位,2例肿块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与腺体的略高... 目的探讨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钼靶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有4例肿块密度均匀增高,边界清楚,压迫乳腺结构向周围移位,2例肿块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与腺体的略高密度之间形成较模糊界限,只显示肿块的轮廓,6例肿块前部边缘清楚,3例肿块的后部边缘清楚,3例肿块的后部界限不清。7例均未发现钙化影.所有病例均无皮肤增厚、血管增粗征象。7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7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巨大纤维瘤依据其肿块大,发病年龄小,钼靶X线表现典型,临床征症状轻微等特点,一般可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巨大纤维腺瘤 钼靶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采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为82.2%(37/45),X线钼靶对早期乳腺癌...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采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为82.2%(37/45),X线钼靶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为86.7%(39/4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为97.8%(44/45),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与单用一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降低了误诊和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X线钼靶 早期乳腺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乳腺影像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常用乳腺影像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20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确诊为乳腺癌101例,乳腺良性病变99例),所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以及近红外线检查,观察分析3种影像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情况。结果... 目的研究比较常用乳腺影像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20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确诊为乳腺癌101例,乳腺良性病变99例),所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以及近红外线检查,观察分析3种影像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情况。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以及近红外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1%、90.1%、74.3%,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的准确率显著优于近红外线检查(P<0.05);炎性病变和导管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显著优于近红外线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用乳腺影像诊断方法中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影像诊断方法 多普勒超声检查 钼靶检查 近红外线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闭塞顿性开通的技术探讨
4
作者 李晋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4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顿性开通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IVC型Budd-Chiari综合征伴肝静脉开放的患者56例,膜性闭塞37例,节段性闭塞19例,56例中53例经股静脉开通,行PTA术和内支架植入术。...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顿性开通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IVC型Budd-Chiari综合征伴肝静脉开放的患者56例,膜性闭塞37例,节段性闭塞19例,56例中53例经股静脉开通,行PTA术和内支架植入术。3例经股静脉开通困难,经颈内静脉逆行开通。结果56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下腔静脉开通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于术后2周内临床症状全部或部分消失。结论顿性开通下腔静脉闭塞段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综合征 综合病症 开通 BUDD-CHIARI 肝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5
作者 李晋荣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72-73,93,共3页
目的对于儿童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肾上腺皮质肿瘤的1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实行CT和MRI诊断,分析其MRI和CT的表现并与手术病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CT平扫后肾上腺皮质囊肿表现为稍低密度肿块... 目的对于儿童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肾上腺皮质肿瘤的1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实行CT和MRI诊断,分析其MRI和CT的表现并与手术病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CT平扫后肾上腺皮质囊肿表现为稍低密度肿块,MRI扫描后则出现了稍长的信号T1、T2;增强扫描后CT和MRI影像显示肾上腺皮质肿瘤动脉期出现不均匀的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减弱,肾上腺皮质癌2例,1例扫描显示肿瘤密度不均匀,实行增强扫描后患者肿瘤的实质性强化时间较长,另1例MRI扫描显示为轻度的较为均匀的强化。结论除单纯囊肿外,儿童肾上腺皮质肿瘤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表现,确诊需要影像学与临床病理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临床特征 影像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临床和MRI特征分析(附6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侯效芳 梅博惠 +2 位作者 赵福涛 田一平 黄文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535-538,共4页
目的分析6例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的临床及MRI特征,提高临床对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影像认识。方法选取6例经皮肤活检确诊的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6例成人型神经元... 目的分析6例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的临床及MRI特征,提高临床对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影像认识。方法选取6例经皮肤活检确诊的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6例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临床症状不一,但头颅MRI检查显示明显对称性脑白质病变,T_(2)WI和T_(2)flair序列出现对称性高信号,T_(1)WI低信号,DWI均可见皮质、髓质交界区高信号,以双侧额叶明显,DWI高信号在双侧额叶与顶叶交界区呈断崖样缺失;2例双侧基底节区出现斑片状T_(2)WI高信号;1例小脑半球中部蚓部旁(蚓旁区)出现T_(2)flair高信号;1例胼胝体区出现T_(2)flair高信号。结论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头颅MRI检查特别是DWI序列对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生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核内包涵体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