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豫东平原夏芝麻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化远
岳学友
+1 位作者
杨铭
侯乐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832-8833,8857,共3页
在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2003~2005年在商丘市睢阳区李楼村连续3年8.5 hm2以上获得平均1 495.6、1 516.8、1 528.5 kg/hm^2的产量,说明在豫东平原夏芝麻增产潜力很大。重点阐述了利用豫芝8号实现1 500 kg/hm^2的形态生理指标...
在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2003~2005年在商丘市睢阳区李楼村连续3年8.5 hm2以上获得平均1 495.6、1 516.8、1 528.5 kg/hm^2的产量,说明在豫东平原夏芝麻增产潜力很大。重点阐述了利用豫芝8号实现1 500 kg/hm^2的形态生理指标、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芝麻
豫东平原
产量
形态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夏大豆荚而不实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汪洋
张慎举
侯乐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933-8935,共3页
[目的]制定夏大豆荚而不实的预防措施。[方法]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荚而不实试验。[结果]在黄淮平原夏大豆生态类型区,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及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
[目的]制定夏大豆荚而不实的预防措施。[方法]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荚而不实试验。[结果]在黄淮平原夏大豆生态类型区,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及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豆单株空荚发生率相对减少7.7%~45.6%,大豆相应增产9.4%~21.1%;既有效减少荚而不实又显著增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三十烷醇7、84-1和ABT生根粉5号,其适宜的使用浓度分别为0.52、005、mg/kg;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荚而不实发生的生理生态效应为:根瘤数量增加14.7~27.0个/株,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66.2%~89.3%,固氮酶活性增强29.0%~39.9%,根瘤固氮(N)量提高4.1~5.9μg/(株.h);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鲜重)提高0.37~0.86μg/g,光合速率(CO2)提高3.7~7.8μg/(dm2.h);株高、茎粗、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等性状明显改善。[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有效解决夏大豆荚而不实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植物生长调节剂
荚而不实
预防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淮平原夏大豆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被引量:
26
3
作者
张慎举
侯乐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3951-3952,3981,共3页
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3750kg/hm2以上产量的综合技术措施与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6月5 ̄30日播期范围内,商豆1099产量明显高于郑9007大豆品种;每晚播1d,夏大豆约减产66 ̄70kg/hm2,6月15日为夏大豆适播期...
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3750kg/hm2以上产量的综合技术措施与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6月5 ̄30日播期范围内,商豆1099产量明显高于郑9007大豆品种;每晚播1d,夏大豆约减产66 ̄70kg/hm2,6月15日为夏大豆适播期下限。在适播期范围内,达到3750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优化农艺措施指标为:施氮肥(N)62.4~74.0kg/hm2、磷肥(P2O5)109.2~129.5kg/hm2、钾肥(K2O)78.0~92.5kg/hm2,施用比例约为1∶1.75∶1.25;种植密度19.2万~19.9万株/hm2;应用多效唑1818~1980g/hm2;灌溉时间7月28日~8月1日;叶面喷施硼砂1338~1542g/hm2。优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16.0%~22.4%,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高产栽培
农艺措施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季棉高产优质栽培措施优化决策及生育模型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董红霞
张飞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974-6976,6978,共4页
[目的]研究短季棉高产优质栽培措施优化决策及生育模型。[方法]选用播期(X1)、密度(X2)、追纯氮(X3)、打顶留果枝数(X4)、去蕾果枝数(X5)进行5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短季棉农艺组合措施、群体动态、成铃分布及产...
[目的]研究短季棉高产优质栽培措施优化决策及生育模型。[方法]选用播期(X1)、密度(X2)、追纯氮(X3)、打顶留果枝数(X4)、去蕾果枝数(X5)进行5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短季棉农艺组合措施、群体动态、成铃分布及产量结构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建立起皮棉产量、霜前花2个目标性状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达到产皮棉900k/hm^2,霜前籽棉3000kg/hm^2以上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为5月20~23日播种,密度10.95万~11.25万株/hm^2,追纯氮165.60~180.00kg/hm2,打顶留果枝数8.4~8.7个,去下部1个果枝的早蕾。[结论]筛选出的兼顾高产、优质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是合理的。明确了夺取短季棉高产优质的主攻方向,实现短季棉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回归模型
农艺措施
群体动态
成铃分布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农业土壤施肥量的确定及培肥技术
被引量:
3
5
作者
董红霞
张飞剑
《农技服务》
2008年第11期64-65,共2页
叙述了有机农业土壤的施肥量以及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技术。
关键词
有机农业
土壤需肥量
土壤培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淮平原夏大豆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慎举
侯乐新
《大豆通报》
2007年第6期11-14,共4页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3750kg/hm^2以上产量的综合技术措施与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6月5至30日播期范围内,商豆1099产量显著高于郑9007大豆品种;每晚播1d,夏大豆减产约66~70kg/hm^2;在该试验条件下...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3750kg/hm^2以上产量的综合技术措施与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6月5至30日播期范围内,商豆1099产量显著高于郑9007大豆品种;每晚播1d,夏大豆减产约66~70kg/hm^2;在该试验条件下,6月15日为夏大豆适播期下限。在适播期范围内,达到3750埘晡以上产量水平的优化农艺措施指标为:氮肥(N)62.4~74.0kg/hm^2、磷膦(P20,)109.2~129.5kg/hm^2、钾肥(K20)78.0~92.5lkg/hm^2,其施用比例约为1:1.75:1.25;种植密度19.2~19.9万树晡;应用多效唑1818~1980g/hm^2;灌溉时间7月28日至8月1日;叶面喷施硼砂1338~1542g/hm^2。优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16.0%~22.4%,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高产栽培
农艺措施
技术模式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特性研究
7
作者
曹彦辉
任晓雪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0期1258-1259,共2页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选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在各地生产示范中最高产量达10330.5kg/hm2,创造了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新纪录,适用于加工生产优质面包、面条...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选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在各地生产示范中最高产量达10330.5kg/hm2,创造了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新纪录,适用于加工生产优质面包、面条、饺子用粉,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和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郑麦366
强筋
高产
抗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鲜食大豆无公害生产技术
被引量:
5
8
作者
张飞剑
董红霞
《农技服务》
2008年第4期15-16,共2页
鲜食大豆是优良的蔬菜品种和副食品,前景广阔。无公害鲜食大豆的产地环境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应根据栽培季节选择良种,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适时采收果荚,确保大豆鲜食特性。
关键词
鲜食大豆
无公害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菜用甘薯的开发利用及生产规程
被引量:
11
9
作者
王家才
杨爱梅
胡中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748-6748,共1页
介绍了菜用甘薯的特点以及营养、保健功效,同时重点分析了菜用甘薯的市场开发前景和生产规程。
关键词
菜用甘薯
开发利用
生产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淮中部麦区冻害发生特点·形成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被引量:
10
10
作者
朱伟
李玉兰
+5 位作者
刘茵
赵霞
胡新
黄建英
黄绍华
胡中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8-769,共2页
依据典型地区多年的小麦冻害记录、气象资料和试验结果,分析了黄淮中部麦区小麦冻害的发生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一套综合防御措施。
关键词
小麦
冻害
发生特点
形成原因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东地区夏大豆原茬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11
作者
卢广远
郝瑞莲
+1 位作者
韩英
谢年华
《大豆通报》
2000年第6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大豆
原茬播种
栽培技术
预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豆1099高产示范验收及关键措施
被引量:
1
12
作者
郝瑞莲
卢广远
+3 位作者
韩英
陈鑫伟
刘爱勤
史立善
《大豆通报》
2003年第4期8-8,共1页
本文明确商豆 10 99高产示范验收结果及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
商豆1099
大豆
高产栽培
示范
栽培技术
播期
种植密度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优质高粱豫粱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吕树立
寇传喜
+1 位作者
石秀云
付汝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383-383,共1页
阐述了高产优质高粱豫粱 8号的特征特性 ,通过生产示范 。
关键词
高粱
豫粱8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施肥
日常管理
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东平原夏芝麻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化远
岳学友
杨铭
侯乐新
机构
商丘
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
商丘市
睢阳区
农业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832-8833,8857,共3页
文摘
在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2003~2005年在商丘市睢阳区李楼村连续3年8.5 hm2以上获得平均1 495.6、1 516.8、1 528.5 kg/hm^2的产量,说明在豫东平原夏芝麻增产潜力很大。重点阐述了利用豫芝8号实现1 500 kg/hm^2的形态生理指标、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夏芝麻
豫东平原
产量
形态生理指标
Keywords
Summer sesame
Eastern Henan plain
Yield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ices
分类号
S56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夏大豆荚而不实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汪洋
张慎举
侯乐新
机构
商丘
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
商丘市
睢阳区
农业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933-8935,共3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大豆荚而不实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981020212)
文摘
[目的]制定夏大豆荚而不实的预防措施。[方法]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荚而不实试验。[结果]在黄淮平原夏大豆生态类型区,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及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豆单株空荚发生率相对减少7.7%~45.6%,大豆相应增产9.4%~21.1%;既有效减少荚而不实又显著增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三十烷醇7、84-1和ABT生根粉5号,其适宜的使用浓度分别为0.52、005、mg/kg;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荚而不实发生的生理生态效应为:根瘤数量增加14.7~27.0个/株,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66.2%~89.3%,固氮酶活性增强29.0%~39.9%,根瘤固氮(N)量提高4.1~5.9μg/(株.h);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鲜重)提高0.37~0.86μg/g,光合速率(CO2)提高3.7~7.8μg/(dm2.h);株高、茎粗、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等性状明显改善。[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有效解决夏大豆荚而不实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
夏大豆
植物生长调节剂
荚而不实
预防效应
Keywords
Summer soybean
Plant growth regulator
Pods without peas
Preventive effects
分类号
S482.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平原夏大豆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被引量:
26
3
作者
张慎举
侯乐新
机构
商丘
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
商丘市
睢阳区
农业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3951-3952,3981,共3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981020212)。
文摘
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3750kg/hm2以上产量的综合技术措施与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6月5 ̄30日播期范围内,商豆1099产量明显高于郑9007大豆品种;每晚播1d,夏大豆约减产66 ̄70kg/hm2,6月15日为夏大豆适播期下限。在适播期范围内,达到3750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优化农艺措施指标为:施氮肥(N)62.4~74.0kg/hm2、磷肥(P2O5)109.2~129.5kg/hm2、钾肥(K2O)78.0~92.5kg/hm2,施用比例约为1∶1.75∶1.25;种植密度19.2万~19.9万株/hm2;应用多效唑1818~1980g/hm2;灌溉时间7月28日~8月1日;叶面喷施硼砂1338~1542g/hm2。优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16.0%~22.4%,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夏大豆
高产栽培
农艺措施
技术模式
Keywords
Summer soybean
High-yield cultivation
Agronomy measure
Technique mode and application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季棉高产优质栽培措施优化决策及生育模型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董红霞
张飞剑
机构
商丘
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系
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974-6976,6978,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短季棉高产优质栽培措施优化决策及生育模型。[方法]选用播期(X1)、密度(X2)、追纯氮(X3)、打顶留果枝数(X4)、去蕾果枝数(X5)进行5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短季棉农艺组合措施、群体动态、成铃分布及产量结构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建立起皮棉产量、霜前花2个目标性状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达到产皮棉900k/hm^2,霜前籽棉3000kg/hm^2以上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为5月20~23日播种,密度10.95万~11.25万株/hm^2,追纯氮165.60~180.00kg/hm2,打顶留果枝数8.4~8.7个,去下部1个果枝的早蕾。[结论]筛选出的兼顾高产、优质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是合理的。明确了夺取短季棉高产优质的主攻方向,实现短季棉高产优质。
关键词
短季棉
回归模型
农艺措施
群体动态
成铃分布
产量结构
Keywords
Short-season cotton
Regression model
Agronomic measure
Population dynamics
Distribution of maturity bell
Yield structure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农业土壤施肥量的确定及培肥技术
被引量:
3
5
作者
董红霞
张飞剑
机构
商丘
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技服务》
2008年第11期64-65,共2页
文摘
叙述了有机农业土壤的施肥量以及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技术。
关键词
有机农业
土壤需肥量
土壤培肥技术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平原夏大豆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慎举
侯乐新
机构
河南省
商丘
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
商丘市
睢阳区
农业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大豆通报》
2007年第6期11-14,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大豆荚而不实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981020212)资助
文摘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3750kg/hm^2以上产量的综合技术措施与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6月5至30日播期范围内,商豆1099产量显著高于郑9007大豆品种;每晚播1d,夏大豆减产约66~70kg/hm^2;在该试验条件下,6月15日为夏大豆适播期下限。在适播期范围内,达到3750埘晡以上产量水平的优化农艺措施指标为:氮肥(N)62.4~74.0kg/hm^2、磷膦(P20,)109.2~129.5kg/hm^2、钾肥(K20)78.0~92.5lkg/hm^2,其施用比例约为1:1.75:1.25;种植密度19.2~19.9万树晡;应用多效唑1818~1980g/hm^2;灌溉时间7月28日至8月1日;叶面喷施硼砂1338~1542g/hm^2。优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16.0%~22.4%,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夏大豆
高产栽培
农艺措施
技术模式及应用
Keywords
Summer soybean
High - yield cultivation
Agronomy measures
Technique mode and application
分类号
S565.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特性研究
7
作者
曹彦辉
任晓雪
机构
河南省
商丘市
农业
技术推广站
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0期1258-1259,共2页
文摘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选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在各地生产示范中最高产量达10330.5kg/hm2,创造了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新纪录,适用于加工生产优质面包、面条、饺子用粉,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和利用前景。
关键词
小麦
郑麦366
强筋
高产
抗倒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鲜食大豆无公害生产技术
被引量:
5
8
作者
张飞剑
董红霞
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商丘
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系
出处
《农技服务》
2008年第4期15-16,共2页
文摘
鲜食大豆是优良的蔬菜品种和副食品,前景广阔。无公害鲜食大豆的产地环境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应根据栽培季节选择良种,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适时采收果荚,确保大豆鲜食特性。
关键词
鲜食大豆
无公害
生产技术
Keywords
Fresh soybean
Nuisanceless
Technology
分类号
S6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菜用甘薯的开发利用及生产规程
被引量:
11
9
作者
王家才
杨爱梅
胡中好
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
商丘市
梁园区
农业
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748-6748,共1页
文摘
介绍了菜用甘薯的特点以及营养、保健功效,同时重点分析了菜用甘薯的市场开发前景和生产规程。
关键词
菜用甘薯
开发利用
生产规程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中部麦区冻害发生特点·形成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被引量:
10
10
作者
朱伟
李玉兰
刘茵
赵霞
胡新
黄建英
黄绍华
胡中好
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
商丘市
梁园区科技局
河南省
商丘市
气象局
河南省
梁园区
农业
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8-769,共2页
文摘
依据典型地区多年的小麦冻害记录、气象资料和试验结果,分析了黄淮中部麦区小麦冻害的发生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一套综合防御措施。
关键词
小麦
冻害
发生特点
形成原因
防御措施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东地区夏大豆原茬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11
作者
卢广远
郝瑞莲
韩英
谢年华
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
商丘市
农业
局
出处
《大豆通报》
2000年第6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大豆
原茬播种
栽培技术
预东地区
分类号
S565.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豆1099高产示范验收及关键措施
被引量:
1
12
作者
郝瑞莲
卢广远
韩英
陈鑫伟
刘爱勤
史立善
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
商丘市
睢阳区种子公司
出处
《大豆通报》
2003年第4期8-8,共1页
文摘
本文明确商豆 10 99高产示范验收结果及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
商豆1099
大豆
高产栽培
示范
栽培技术
播期
种植密度
肥水管理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优质高粱豫粱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吕树立
寇传喜
石秀云
付汝宏
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383-383,共1页
文摘
阐述了高产优质高粱豫粱 8号的特征特性 ,通过生产示范 。
关键词
高粱
豫粱8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施肥
日常管理
虫害防治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豫东平原夏芝麻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栽培技术研究
张化远
岳学友
杨铭
侯乐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物生长调节剂预防夏大豆荚而不实研究
汪洋
张慎举
侯乐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淮平原夏大豆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张慎举
侯乐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短季棉高产优质栽培措施优化决策及生育模型研究
董红霞
张飞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有机农业土壤施肥量的确定及培肥技术
董红霞
张飞剑
《农技服务》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淮平原夏大豆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与应用
张慎举
侯乐新
《大豆通报》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特性研究
曹彦辉
任晓雪
《农技服务》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鲜食大豆无公害生产技术
张飞剑
董红霞
《农技服务》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菜用甘薯的开发利用及生产规程
王家才
杨爱梅
胡中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黄淮中部麦区冻害发生特点·形成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朱伟
李玉兰
刘茵
赵霞
胡新
黄建英
黄绍华
胡中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豫东地区夏大豆原茬高产栽培技术
卢广远
郝瑞莲
韩英
谢年华
《大豆通报》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商豆1099高产示范验收及关键措施
郝瑞莲
卢广远
韩英
陈鑫伟
刘爱勤
史立善
《大豆通报》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高产优质高粱豫粱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吕树立
寇传喜
石秀云
付汝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