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s数据应用于血站输血评价中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9期188-188,190,共2页
目的对DRGs数据在血站输血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体会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资料予以利用,对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分析。结果采用该方法能够对某市医疗机构在2010-2011年间患者用血情况、医院用血数量分布... 目的对DRGs数据在血站输血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体会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资料予以利用,对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分析。结果采用该方法能够对某市医疗机构在2010-2011年间患者用血情况、医院用血数量分布与排序、用血患者平均用血量、DRGs用血分布与排序等进行统计。结论临床应用DRGs可以对用血指征的控制效果以及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一种具有公信力的管理措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相关组 输血管理 输血评价 输血指征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茗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4期212-213,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初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心理状态及护理作用。方法 300例初次无偿献血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初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心理状态及护理作用。方法 300例初次无偿献血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献血者心理情况进行评价,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献血者护理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无偿献血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消除了献血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心理 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输血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春岭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6期246-247,共2页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主要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380例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大量输血后并发低体温78例、循环超负荷11例、低血钾30例、高血钾6例、出血倾向16例。结论加强对大量输血患...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主要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380例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大量输血后并发低体温78例、循环超负荷11例、低血钾30例、高血钾6例、出血倾向16例。结论加强对大量输血患者临床监测,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并发症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景兰 冯道营 《中国小儿血液》 2001年第4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输血治疗 小儿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血浆凝固时间对血小板预防性输注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4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在预防性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根据有无出血表现,分为出血组(29例)和未出血组(71例)。所有患者均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和APCT测定。结果两组... 目的分析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在预防性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根据有无出血表现,分为出血组(29例)和未出血组(71例)。所有患者均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和APCT测定。结果两组PLT和A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PCT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PLT;以APCT≥92s作为血小板输注的界点值,可有效预防由血小板减低引起的出血。结论 APCT可以反映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也能较全面的评估血小板的输注疗效,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阂值确定为APCT≥92s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浆凝固时间 预防性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Q-PCR检测ELISA法HBsAg弱反应性样本120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峰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献血者HBsAg的ELISA法检测为弱反应样本应用FQ-PCR再检测结果。方法应用FQ-PCR法对120例ELISA法检测结果为弱反应性进行检测。结果 100例ELISA法为阴性献血者中,FQ-PCR结果均为阴性;120例ELISA检测为弱反应性的样本FQ-PCR复检... 目的观察献血者HBsAg的ELISA法检测为弱反应样本应用FQ-PCR再检测结果。方法应用FQ-PCR法对120例ELISA法检测结果为弱反应性进行检测。结果 100例ELISA法为阴性献血者中,FQ-PCR结果均为阴性;120例ELISA检测为弱反应性的样本FQ-PCR复检后,5例检出HBVDNA;两种ELISA检测试剂盒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LISA法检测HBsAg为弱反应性样本存在HBV-DNA阳性样本漏检,采用FQ-PCR法检测进行弱反应性样本检测对确保输血安全、避免血源浪费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几点认识
7
作者 李丽丽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年第9期174-175,共2页
一、会计委派制出台的背景和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也日趋严重,致使我国大量的国有资产税收流失,导致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失误,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障... 一、会计委派制出台的背景和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也日趋严重,致使我国大量的国有资产税收流失,导致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失误,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障碍。而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会计的角度出发,通过财务会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实施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委派制 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信息失真 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 财务会计部门 社会经济 监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输血治疗的应用与价值初步研究
8
作者 冯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6期61-62,共2页
目的研究ICU患者输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ICU病患60例,所有入选者都予以输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等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深度挖掘输血治疗方案在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60例病患中好... 目的研究ICU患者输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ICU病患60例,所有入选者都予以输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等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深度挖掘输血治疗方案在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60例病患中好转者有48例,其血红蛋白水平与凝血功能在治疗后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无效病患有8例,死亡者有4例。结论积极应用输血治疗方案对ICU病患进行治疗,可补充其血容量,提高机体循环功能,减少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治疗 临床效果 ICU患者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