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0期153-154,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l)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我院收治的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美多巴、拜阿司匹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次、2次/d治...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l)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我院收治的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美多巴、拜阿司匹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次、2次/d治疗,试验组在依达拉奉的基础上加用GMl80mg/次,1次/d静脉滴注,3周一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有效19例,占39.58%;对照组有效9例,占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GM1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依达拉奉 GML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1期157-158,共2页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将其分为两组,除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外,治疗组采用帕罗西汀,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抗抑郁药物,单予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将其分为两组,除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外,治疗组采用帕罗西汀,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抗抑郁药物,单予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HAMD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脑卒中 抑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早期抗凝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男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0期33-33,共1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早期抗凝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4d...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早期抗凝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4d后观察比较疗效,2年后再次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复发[1],结果:14d后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年后没有出现复发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早期抗凝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粥样硬化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