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赵爱云 史俊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79-188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方法收集我院1 5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死亡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病死率为3%(45/1 500)。年龄、昏迷、高热...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方法收集我院1 5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死亡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病死率为3%(45/1 500)。年龄、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卒中史、留置胃管和尿管及血压、血糖、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血钾、血钠、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与患者的死亡关系密切(P<0.05~0.01),尤其是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关系最为密切(P<0.01)。结论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院内死亡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铋剂分别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秀云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990-992,共3页
目的比较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分别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和铋剂对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伴有Hp感染的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76例,其中慢性胃炎116例,十二指肠溃疡6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 目的比较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分别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和铋剂对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伴有Hp感染的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76例,其中慢性胃炎116例,十二指肠溃疡6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分段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治疗组在以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500 mg,bid,与抗菌药物间隔3 h;对照组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服胶体果胶铋胶囊150 mg,bid,两组疗程均为14 d。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溃疡组,给予加服胶体果胶铋胶囊的四联疗法后,继续服用雷贝拉唑14 d。患者均在停药4周后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完成观察者170例。意向性治疗(ITT)分析:慢性胃炎患者Hp总根除率为86.2%,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5%,87.9%;溃疡组患者Hp根除率为90.0%。符合方案集(PP)分析:慢性胃炎患者Hp总根除率为90.9%,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7.5%,94.4%。3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和溃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20.7%,21.7%(P<0.05)。结论含布拉氏酵母菌散的四联疗法可有效根除Hp,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散 铋剂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糖对脑卒中病情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赵爱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检测200例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后24 h内)患者的首次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血糖正常组。根据颅脑CT或MR I记录高血糖组病灶的性质、大小及部位。结果高血糖组患者和血糖正常组患者神...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检测200例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后24 h内)患者的首次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血糖正常组。根据颅脑CT或MR I记录高血糖组病灶的性质、大小及部位。结果高血糖组患者和血糖正常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糖正常组脑卒中急性期预后与高血糖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组和大病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分别较缺血组和小病灶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高血糖组不同病变部位患者血糖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较脑梗死、大病灶较小病灶、近中线部位较远离中线部位患者血糖升高明显,血糖可作为急性脑卒中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高血糖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应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血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