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不同基因型种子发芽及幼苗性状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玉玲 刘华山 +2 位作者 台国琴 王德琴 黄绍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2-57,共6页
对S22、478、489自交系及其单交、回交、自交后代共16个基因型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特性研究表明:①S22(深色)、S22(中色)、及(S22×489)自交和回交后代各项指标均较差,且物质运转率低;S22(浅色)... 对S22、478、489自交系及其单交、回交、自交后代共16个基因型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特性研究表明:①S22(深色)、S22(中色)、及(S22×489)自交和回交后代各项指标均较差,且物质运转率低;S22(浅色)与478相比,发芽率较高,但发芽较慢。②单交种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特性均随着杂种优势的产生而显著提高,自交、回交后代又随杂种优势的衰退而明显降低。③种子发芽及幼苗特性与粒色有关,受母本胞质基因的影响。④S22的种子发芽和出苗特性可以通过后代选择予以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种子发芽率 幼苗特性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大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梁慧珍 崔润之 +5 位作者 李卫东 卢为国 许景菊 黄绍华 乜宝来 李玉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7-80,共4页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1~1992年河南省区试10个大豆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豆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 高稳系数法 大豆 高产稳产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与甘薯嫁接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孟昭璜 芦翠乔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38,共5页
本研究以甘薯为砧木,以绿豆为接穗进行远缘嫁接,获得了薯绿豆新品种.与小灰角绿豆相比,其千粒重提高94.4%;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12.8%; 产量提高14—56%.植株形态、花粉粒形态、淀粉粒形态和染色体数目均有明显变化.研究表明,用不同科间... 本研究以甘薯为砧木,以绿豆为接穗进行远缘嫁接,获得了薯绿豆新品种.与小灰角绿豆相比,其千粒重提高94.4%;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12.8%; 产量提高14—56%.植株形态、花粉粒形态、淀粉粒形态和染色体数目均有明显变化.研究表明,用不同科间嫁接的方法获得新品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甘薯 嫁接 砧木
全文增补中
棉花新品种——豫棉3号
4
作者 周玉玲 巩固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6-17,共2页
豫棉3号(原名商丘64)是以商丘17为母本,珂3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8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并命名。经多年试验证明,该品种是一个高产、优质、早熟、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春播、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种。
关键词 豫棉3号 品种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豆14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5
作者 郝瑞莲 张金民 陈秀真 《大豆通报》 1995年第6期20-20,共1页
豫豆14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河南省商丘地区农科所郝瑞莲,张金民,陈秀真豫豆14号是河南省商丘地区农科所以商丘N785作母本。辽宁大白眉作父本,进行地理远缘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经过9年的分离和筛选,1985年在选种圃中,经... 豫豆14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河南省商丘地区农科所郝瑞莲,张金民,陈秀真豫豆14号是河南省商丘地区农科所以商丘N785作母本。辽宁大白眉作父本,进行地理远缘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经过9年的分离和筛选,1985年在选种圃中,经田间观察和测产,表现突出,经海南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杂交育种 豫豆14号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