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失稳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1
作者 许梅辛 李雪弘 +2 位作者 冯瑶 孙艳娟 刁文杰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比较腰椎间隙植入单枚与双枚融合器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该院诊断为L4、L5或S1节段Ⅰ°至Ⅱ°滑脱,采用椎间孔镜行椎间融合器植入、经皮椎弓根螺钉和钉棒系统固定的患... 目的比较腰椎间隙植入单枚与双枚融合器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该院诊断为L4、L5或S1节段Ⅰ°至Ⅱ°滑脱,采用椎间孔镜行椎间融合器植入、经皮椎弓根螺钉和钉棒系统固定的患者101例(101个椎体),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A组(单枚融合器组)和B组(双枚融合器组)。其中,A组51例,51个椎体滑脱,B组50例,50个椎体滑脱。于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和术后15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滑脱距离、椎间隙高度、椎间隙融合情况、椎体沉降率、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腰椎Oswer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的差异。结果101例患者均获得全程随访,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VAS评分为(7.32±0.57)分,B组为(7.14±0.61)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ODI为(27.44±9.52)%,B组为(21.89±8.4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9和15个月随访时,A组椎间隙融合率分别为11.76%、68.63%和90.20%,B组椎间隙融合率分别为18.00%、80.00%和96.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个月随访时,A组椎间隙高度为(0.45±0.07)cm,明显小于B组的(0.58±0.06)cm,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A组术后椎体滑脱距离为(0.33±0.18)mm,与B组的(0.28±0.21)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结论植入双枚融合器可以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和更佳的稳定性,缩短椎体融合时间,增加椎体融合率,减少椎体沉降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椎间孔镜 腰椎失稳 比较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