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博 韩子超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淮河中、上游地区处于我国地理单元上的过渡中心,也是史前文化交流碰撞的“漩涡地带”。新石器时代中期两区域以淮河及其支流为纽带开启了文化上的互动交流,并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直接促进了淮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对淮... 淮河中、上游地区处于我国地理单元上的过渡中心,也是史前文化交流碰撞的“漩涡地带”。新石器时代中期两区域以淮河及其支流为纽带开启了文化上的互动交流,并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直接促进了淮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对淮河上游所在中原地区文化传播与扩散及早期中国各地考古学文化由分散、孤立走向交流、融合形成相对的文化共同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中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中期 文化交流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向量机及其在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左卫兵 冯飞 张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5-46,49,共3页
介绍了贝叶斯框架下相关向量机的基本理论,并利用其对黄河某水文站的年径流与月径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年径流预测方面,取高斯核函数的宽度值为2.0时,预测效果较为理想;在月径流预测方面,各个月检验阶段和拟合阶段的相对误差全部... 介绍了贝叶斯框架下相关向量机的基本理论,并利用其对黄河某水文站的年径流与月径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年径流预测方面,取高斯核函数的宽度值为2.0时,预测效果较为理想;在月径流预测方面,各个月检验阶段和拟合阶段的相对误差全部在10%以内,平均相对误差在2%以内,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贝叶斯推理 相关向量机 径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墓葬统计资料考察两周女性贵族间等级关系及变迁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文胜 孙虎成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4期20-27,共8页
两周随葬青铜礼乐器制度以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将女性贵族接纳到礼器使用范畴中,她们又依据其配偶身份之尊卑而使用相应层阶的随葬器物组合。等级差异是女性贵族随葬青铜礼乐器制度的最大特征,女性的参与也从物质层面体现了周文化礼乐制度... 两周随葬青铜礼乐器制度以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将女性贵族接纳到礼器使用范畴中,她们又依据其配偶身份之尊卑而使用相应层阶的随葬器物组合。等级差异是女性贵族随葬青铜礼乐器制度的最大特征,女性的参与也从物质层面体现了周文化礼乐制度伦理化的一面。诸侯之夫人、大夫之命妇、士之妻依据身份地位的高低使用着不同层阶的随葬器物组合,因为同样的理由,妾之墓葬在青铜礼乐器随葬组合层阶方面也和正妻间存在着一个必然的等差。考古资料不仅印证了文献中女性贵族间等级关系相关记述,同时也补足了文献中有关女性贵族间等级关系及变迁的一些空白。许多制度的变迁都是从女性墓葬开始的,表现了女性贵族是两周礼制社会中最活跃的阶层,这一特征在低等级女性贵族墓葬上有更突出的表现。东周后期夫妇合葬墓双方对一套青铜礼乐器的共同拥有,从物质层面体现财产所有制的变迁,同时也显示了社会基本构成已经由大家族向小家庭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 女性贵族 随葬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化龙青玉带钩及其相关问题探析
4
作者 任艳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玉器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代玉器的社会功能最初用于祭祀、身份象征,以及以玉比德。至宋代以后,则逐步演变转化为装饰和赏玩。带钩于春秋时期由北方草原鲜卑人传入中原,战国... 玉器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代玉器的社会功能最初用于祭祀、身份象征,以及以玉比德。至宋代以后,则逐步演变转化为装饰和赏玩。带钩于春秋时期由北方草原鲜卑人传入中原,战国后开始盛行,两汉时发展至鼎盛。带钩原为钩挂衣物腰带的实用器,至宋代后逐步转化为装饰和赏玩。出土的宋玉带钩实物资料匮乏,传世品更是不多。从鱼化龙青玉带钩纹饰题材的典故寓意,以及器形、纹饰、圆雕工艺特征看,再和其他时期的玉带钩相比,基本可以确定其制作年代应定为宋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 功能 玉带钩 用途 器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