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情况及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郭洪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集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
目的探讨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集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情况。另选取106例非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6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17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7株,革兰阴性菌82株,真菌5株;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高于6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5.0%;主要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均高于7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高于85.0%;两者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偏低,均低于25.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不同病原菌耐药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年龄≥60岁、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在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6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在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60例,首先做好基牙的选择与预备工作,然后进行取模及灌模、精密附着体的制作、戴牙及黏固等程序进行操作。结果:60例患者...
目的:探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在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60例,首先做好基牙的选择与预备工作,然后进行取模及灌模、精密附着体的制作、戴牙及黏固等程序进行操作。结果: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对修复后的舒适度、固位效果、咀嚼功能、发音情况满意51例,比较满意7例,不满意2例,1例患者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义齿脱落现象,另1例患者感到不舒适,异样感比较强,满意度96.7%。临床评价效果:修复优48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96.7%。并发症发生情况:出现牙龈红肿3例,经过X线检查未见异常,抗炎治疗后,红肿消失。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黏膜无红肿、无压痛,有良好的弹性。经过1~5年的随访,60例患者有2例患者在2年后出现固定力下降,经修复后恢复,3例治疗失败,成功率95.0%。其余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感到取戴方便,固定好,咀嚼功能、发音均良好,外观美观,X线检查无异常。结论: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扣附着体
牙列游离端缺失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情况及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郭洪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出处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32-3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集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情况。另选取106例非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6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17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7株,革兰阴性菌82株,真菌5株;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高于6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5.0%;主要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均高于7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高于85.0%;两者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偏低,均低于25.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不同病原菌耐药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年龄≥60岁、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Keywords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Pathogenic Bacteria
Drug Resistance
Risk Factors for
分类号
R78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在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东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6期56-57,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在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60例,首先做好基牙的选择与预备工作,然后进行取模及灌模、精密附着体的制作、戴牙及黏固等程序进行操作。结果: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对修复后的舒适度、固位效果、咀嚼功能、发音情况满意51例,比较满意7例,不满意2例,1例患者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义齿脱落现象,另1例患者感到不舒适,异样感比较强,满意度96.7%。临床评价效果:修复优48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96.7%。并发症发生情况:出现牙龈红肿3例,经过X线检查未见异常,抗炎治疗后,红肿消失。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黏膜无红肿、无压痛,有良好的弹性。经过1~5年的随访,60例患者有2例患者在2年后出现固定力下降,经修复后恢复,3例治疗失败,成功率95.0%。其余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感到取戴方便,固定好,咀嚼功能、发音均良好,外观美观,X线检查无异常。结论: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太极扣附着体
牙列游离端缺失
修复
Keywords
Sterngold attachment
Teeth ended free deletion
Repair
分类号
R783.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情况及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郭洪
《罕少疾病杂志》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在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高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