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连海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283-284,共2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60例实施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根据选择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方式不同分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21例)和瘢痕子宫剖宫产组(39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分娩的非瘢痕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60例实施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根据选择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方式不同分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21例)和瘢痕子宫剖宫产组(39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妊娠产妇60例,根据选择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为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35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组(25例)。分析四组中阴道分娩相关临床指标(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和剖宫产相关临床指标(产程出血量、产程时间、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及住院时间)。结果瘢痕妊娠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为42%。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相关临床指标和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剖宫产组产时出血量(289±35)ml高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组(202±41)ml、瘢痕子宫剖宫产组产程时间(1.16±0.23)h、住院时间(12.6±2.1)d长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组(0.84±0.14)h和(8.9±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发生率仍较高,此类产妇阴道试产时要掌握好适应证,及时处理产时情况,保证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剖宫产 阴道分娩 阴道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连海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9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100例实施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用缩宫素组,每组50例。联合用药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进行防治,单用缩宫素组...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100例实施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用缩宫素组,每组50例。联合用药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进行防治,单用缩宫素组给予缩宫素进行防治。观察两组剖宫产术后2 h和2~24 h的出血量、出血发生率、输血发生率及应用附加止血措施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剖宫产术后2 h、2~24 h出血量分别为(94.5±12.9)、(61.5±13.8)ml,单用缩宫素组剖宫产术后2 h、2~24 h出血量分别为(158.3±20.3)、(85.1±15.2)ml,联合用药组剖宫产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单用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2.0%、输血发生率4.0%、应用附加止血措施发生率8.0%分别低于单用缩宫素组的30.0%、24.0%、26.0%(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单用缩宫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缩宫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剖宫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缩宫素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连海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9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妈富隆与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对照组给予妈富隆。两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 目的探讨妈富隆与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对照组给予妈富隆。两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均疗效显著,在控制出血时间方面,妈富隆优于米非司酮,但在治愈率和复发率方面,米非司酮优于妈富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过渡期功血 妈富隆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8例早产相关因素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文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5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早产产妇共288例,本组早产患者中,经产妇共82例,初产妇共206例。其中医源性早产共78例,自然早产共210例。分析自然早产和医源性早产产妇中人流史、胎儿畸形、胎膜早破、双胎、臀位、妊娠高血压...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早产产妇共288例,本组早产患者中,经产妇共82例,初产妇共206例。其中医源性早产共78例,自然早产共210例。分析自然早产和医源性早产产妇中人流史、胎儿畸形、胎膜早破、双胎、臀位、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其他不明原因等情况。结果在本组早产产妇中,医源性早产78例,占27.1%(78/288);胎膜早破共102例,占35.4%(102/288);双胎妊娠共48例,占18.6%(48/288)。结论导致早产的前三位因素主要是胎膜早破、医源性早产和双胎妊娠,在妊娠期要加强产前保健,积极预防胎膜早破,控制感染。在孕前要减少人流次数,有助于减少早产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因素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