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2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疗效分析
1
作者 杨科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4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手术疗效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收集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行同时性手术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共37例的临床及预后资料,另选取同期内行异时性手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回顾...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手术疗效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收集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行同时性手术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共37例的临床及预后资料,另选取同期内行异时性手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效果和术后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转移瘤直径、转移瘤数目、转移瘤分布、原发肿瘤部位等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性手术组1、3、5年累积生存率为78.4%、37.8%和10.8%;异时性手术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为76.0%、36.0%和1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术后生存率相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对于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尽量考虑同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同时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损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亚东 胡音音 史光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8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损伤的调节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54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AP组、hADSC组,采用L-精氨酸溶液(20g/L)腹腔注射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SAP组...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损伤的调节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54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AP组、hADSC组,采用L-精氨酸溶液(20g/L)腹腔注射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SAP组、hADSC组分别通过尾静脉途径注入等量的PBS或hADSC,采用血清淀粉酶检测试剂盒(碘-淀粉比色法)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病理形态改变;实时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表达情况。结果:SAP组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E染色可见胰腺细胞水肿、坏死,炎性细胞大量浸润;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hADSC组血清学指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可见胰腺组织炎性损伤情况明显改善,Westernbolt及RT-qPCR结果显示NF-κB P65表达较SAP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hADSC能够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反应水平,减轻胰腺炎性损伤,此过程可能与下调NF-κB P65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炎性损伤 免疫调节 细胞核转录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